在外科危重病中,休克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病征之一。其概念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環障礙,使重要生命器官組織(腦、心、肺、肝、腎)得不到氧合血流供給,致細胞代謝障礙而形成的臨床綜合病征。
一、休克的原因和分類
(一)廉因嚴重創傷、急性大出血,嚴重脫水,嚴重感染,心源性、祌經性和過敏性等原因所致的休克之共同中心環節都是微循環功能障礙,引起組織細胞血液灌流減少,導致缺血缺氧,酸中毒,丟失及器官的代謝與功能障礙。
(二)分類在外科臨床工作中最常見的休克為:①失血性休克;②創傷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
二、休克的診斷與監測
(一)休克的診斷依據
1.神誌淡漠腦微循環—不足。
2.四肢潮濕、冷汗為末梢微循環供血不足、汗液粘稠。
3.尿量減少尿量外,此為腎微循環供血不足。但早期休克不出現上述典型症狀,是因為體內大量釋放兒茶酚胺(腎上腺素為正常的200倍,升壓素為正常的3倍等隻有脈搏增快、蒼白和少尿。該例說明休克早期僅有脈搏增快而被忽略,以致延誤造成慘重教訓。
對失血性休克的診斷除上述5條依據外,在積極抗休克的前提下,還應詳問病史,結合休克指數綜合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休克指數:脈率收縮壓指數為0.5表示血容量正常。
(二)休克的監測要求①簡便易行;②安全有效;③有報警裝置;④對高頻電流可抗幹擾;⑤耐用易維修;⑥要經濟、合理等。
2.基本監測項目
循環:①心電圖;②動脈壓有間接和直接穿刺測壓兩種③中心靜脈壓有間接和直接測壓直接;體外測量尺應用。
呼吸:①頻率、潮氣量和通氣量;②氣道阻力;③血氣分析。
神經係統:①意識;②瞳孔;③神經係統檢查;領體溫。
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①尿量;②血鉀、鈉、氯、鈣;③動脈血氧分壓等。
3.特殊監測項
微循環的觀察,血流變學的觀察。
漂浮導管的監測。
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最新為光導管,置入肺小動脈抽混合靜脈血。
呼氣末二氧化碳濃度測定:適應於:①呼吸抑製,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②觀察心排血量,心搏驟停,低血容量性休克,肺動脈栓塞等;③呼吸道阻塞、肺水腫和阻塞性肺部疾患;④代謝監測:二氧化碳產生過多或過少;⑤吸入氣體氧濃度的監測。
各種休克循環動力和血氧監測變化。
顱內壓與腦電圖監測。
必須結合臨床收集多種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才比較準確。
4.臨床上監測的意義①及時監測重要器官的功能,以正確估價休克時各髒器的損害程度;②鑒別是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是心衰;③指導治療,製定治療方案;④監測治療效果;⑤通過監測了解是一個或多個器宮功能障礙,從而了解並發症發生率和病人預後。
5.監測時錯誤的判斷和失誤
左心衰竭肺水腫時?人評?明顯升高;病人肺水腫時正常。
右心室功能不全時升高;左心室功能不全時反映不出左室充盈壓情況。
交流電幹擾:心電圖受幹擾後影響頻率和波形;國產生理多高頻電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