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轉換的話。這樣一來,實際上情節必然不再單純。
因此,這不是什麼兩個問題。也絕非什麼“情節密度高”。你之所以會認為是兩個問題,是基於“情節密度高”這個表象。而你之所以會認為情節密度高和樓主所謂的“情節單純說”是兩個問題,是建立在你完全忽略了討論的大前提:長篇小說這個最關鍵的基礎。你舉個長篇小說卻極快速的從開頭進展到結局的“情節單純”的例子。舉不出是不是?正常。因為這樣就肯定不是長篇小說了。既然長篇小說絕不可能通篇結構都如此簡單,那麼肯定是一種各種節奏相結合的複合結構。那麼如同音樂一樣。如果以高地音符落差為5作為一個節奏點(這樣討論其實沒意義,但是作為比喻無妨)。一種是八小節隻有一個節奏點,這八小節中,音樂不斷的在兩三個音符中循環——旋律當然必一下跳躍五個音符的更為複雜。但是縱觀整個八小節,這個旋律無疑是舒緩的,是慢節奏。而反過來,一個小節就跳躍5音節。這一個小節作為一個節奏點,自然比剛才八個小節要單純的多。但是八個小節組合起來就完全不同,這是一種高地欺負劇烈的複雜旋律,是典型的快節奏。
小說節奏也是同一個道理。作為快節奏,樓主的基礎定義式:前後兩個節奏點所構成的節奏單位,其中情節單純,進展快。這就好比是一個小節一個節奏點的旋律。單純看似乎很簡單。但是八個小節複合起來就一點也不簡單。因為在小說中,這樣一個節奏單位,實際上就是一段敘事線——至少是一個“節”單位。表達的是一個完整的事件。事件越快,一段固定字數的文字中,事件就越密集。那麼表達的總體事件就越複雜——這往往出現在多線並進,或者情節轉折極為劇烈,情節大起大落的階段。這一階段——由快節奏的節奏單位組成的情節——究竟是複雜還是單純,不用我多說了吧。
呼,累死我了。那麼簡單的道理要說成這樣……
所以,即便是理論的探討,也不能脫離前提。前提是一切討論的基礎。這一個討論中,一個大前提是:這篇文章是寫給網文寫手看的。網文通常是大長篇——至少是標準長篇。而一個長篇,絕無可能簡簡單單的就從最低級迅速提升至最頂級結束了事——這種長篇絕無可能存在。
我理解你的意思。前一種快節奏,常用於快速交代某事的場合。快速的交代前因後果,一語帶過。不錯,這的確是有的。這一種手法,我習慣稱之為“概括敘事”。與之相應,則是“展開敘事”。如果說這是兩個相應的節奏,那麼一快一慢,沒有問題。但是這與情節單純與否沒有關係。最多隻能說前者簡略、後者豐富。而不能簡單的說“快節奏的行文方式情節單純”——這樣說略顯武斷,可以商榷(簡略隻是“略”,實際上就事情而言未必簡單;豐富隻是細節詳實豐滿,與事情而言未必複雜。前者對於小說人物表達、事件鋪墊幫助不大,因此從簡;後者因為對人物表達關係密切,或是對事件鋪墊有某種價值,因此詳細敘述)。而且,也不可忽視另一種節奏:就是所謂的密度節奏。前一種節奏是從事件的展開與否加以討論的;而後一種節奏是從小說結構的複雜程度加以討論的。所以,樓主敘述之中容易引起誤解之處,我加以補充和指正,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麵麵觀的分法分析劇情比較好,討論節奏不太合適。情節複雜了,單元事件必須更加細分,也就是所謂的展開敘述等等等等,單提情節密度片麵了。節奏總歸是敘述層的事,所以還要依據具體作品的敘事特點來講。
早期的網文結構往往是簡單的,比如飄渺之旅,主角不過是不斷的打怪、探險、升級,煉器等等等,主角遊曆了很多“星球”甚至不同“界麵”,地圖換了很多,但是每個地圖的設定都很簡單,幾個人物,一點不複雜的矛盾關係而已。當然飄渺另有優點,這裏沒提而已。
後來有些小白文的結構更加簡單,甚至公式化,打怪、練級、煉器,123123的不斷進行下去,其他劇情少的可憐的網文,我見過也不隻一篇了。
此類文的讀者關注的大概也隻是新怪物、新功法、新境界、新裝備這些,所以作者的任務也就是在敘述中盡量以這些內容為主,並設法保持新鮮感與連續性,其他都是調節用的,鋪陳太多,自然被指為拖節奏。
蛤蟆的文在前一種類型的基礎上,加入了少許劇情。然而蛤蟆所能把握的人物情節隻能支撐起兩三個地圖,超出了以後,要麼蛤蟆沒靈感,要麼寫出讀者不愛看。所以仙葫在開頭部分還有點像傳統武俠的路子,後來就類似飄渺了。
換地圖,飆級別這些,本就是網文慣用的,現下比最初稍微複雜些了而已。
前段流行的爽文,大概是番茄開始的,他的文我沒看過,不過曾聽他評價別人的文開頭過慢,我想就是指的沒有直接進入爽點。而已製造爽點為中心的敘述,如果爽點來的慢了,稀疏了,自然被讀者指為節奏慢的,其他都是浮雲呀。
節奏是一種速度感,根據場合、目的,隻有“合適”與“不合適”。而“不合適”一般會表現為“快”“慢”“混亂”三種情況。而同樣的文本,針對不同的讀者,可能得到的關於節奏的評價是不一樣的。
什麼是合適的節奏感?在一定的篇幅內,清晰、精彩的將情節、過程或某一場景展現給讀者,並能充分的調動並滿足讀者對下文的閱讀衝動。一般的感覺是,前文鋪墊的恰當、正文表現的豐富、後文收束的幹淨,就會感覺節奏感很好。
張無忌決鬥光明頂、令狐衝獨闖梅莊,就是很好的局部節奏出色的例子。
這兩年看過的網文中,《間客》裏許樂和施公子行刺和施公子之死這兩段,我覺得節奏相當出色。
全文節奏方麵,最近看的大長篇中,對我的口味而言,《間客》的節奏感相對最好。《贅婿》雖然陷入困局,但情節到目前為止節奏感也很好。《永生》雖然在龍空評價不很高,但相比《龍蛇》和《陽神》,節奏感都要合適很多。蛤蟆的《仙葫》《焚天》與之前的作品相比,在主線上的節奏感的控製也要出色一些。《梟臣》《宰執天下》整體節奏偏慢,但一以貫之,對我來說,也比大部分忽快忽慢的曆史小說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