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2世紀初,氣候急劇變冷,於是金人南下,占據了中原地區。宋朝都城遷往杭州,史稱南宋。南宋時期是宋元時期最寒冷的時候,這一時期北方的蒙古——就是後來的元朝——逐漸強大,先後滅掉了金與南宋。
難道這個不是杏樹?
明朝中前期氣候冷暖交替,所以政權相對平穩。可是明朝後期,氣候急劇變冷。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淮河等南方水係時常結冰,就連廣東廣西兩廣地區也出現大規模下雪的現象。這時期太陽活動最弱,幾乎沒有黑子出現,全世界都寒冷異常。所以也有人把這一時期叫做“17世紀小冰河時期”。上一課中,我們講到美國人曼恩所抹去的“氣溫穀底”就是這一時期。
此時不僅氣候寒冷,地震、彗星、隕石雨也頻繁出現,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政治局麵的動蕩。來自東北的滿族人經過與南明小朝廷短期對抗後,迅速將勢力推向長江以南,掌握了政權,明朝也就此滅亡,清朝於是誕生了。明亡不久,氣溫開始回升。我們熟知的“康雍乾盛世”除了統治者的功勞外,氣候回暖也有一部分功勞。
在農業時代,氣候變化是極具毀滅性的。因氣候變化導致農作物歉收、糧食產量驟降、各地連年遭災,饑餓的災民在各地揭竿而起,致使王朝統治受到嚴重打擊。而更北的遊牧民族因氣候變化而遭受到牲畜大量死亡的厄運。經濟凋弊使北方遊牧民族不得不向南遷徙,這使得南方王朝的統治雪上加霜。因此社會總是動蕩不安。
這三個時期不難讓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氣候變化與改朝換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改朝換代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特別關注氣候的變化,惟其如此,才能使人類享受和平與安寧。
(執筆戴峰)
結束語
這一單元為我們講述了氣候對人類的重要性。我們的地球並不永遠是這樣,它有時變冷,冷到幾乎整個地球上都布滿了冰川;有時又會變暖,讓冰川融化、海平麵上升、極端氣候不斷。無論哪一種變化,對人類來說都是生態災難。
從我國曆史上三次氣候變化中得出的結論是:氣候變化和王朝興衰、人民生活密切相關。這一點更加深了我們對氣候重要性的理解。但凡氣候不正常的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總是會下降,社會也總是會不安定。因此,隻有保證氣候平穩,才能保住我們現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