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課 動植物多樣性的意義(1 / 2)

曾經的物種大滅絕

46億年前,地球誕生。

40億年前,原始生命開始在地球上出現。

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登上曆史舞台。

從此生物演化進程加快,生物多樣性愈加豐富。然而,自多細胞生物誕生以來,地球上物種大滅絕現象已經發生過5次。

距今約4.4億年前,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大約有85%的物種消失。

距今3.65億年前,泥盆紀後期,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距今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第三次物種大滅絕。約有96%的物種滅絕,包括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是地球上最嚴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

距今1.85億年前,第四次物種大滅絕。80%的爬行動物消失。

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消失。

正在消失的物種

白駒過隙,時間的列車轉瞬間走到了今天。我們正在經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這次,我們人類將是罪魁禍首!

據報道,在過去40年中,英國本土的鳥類種類減少了54%,本土野生植物種類減少了28%,本土蝴蝶的種類更是驚人地減少了71%。種類和數量眾多並且有很強繁殖能力的昆蟲也開始麵臨滅絕的命運。

在澳大利亞,被納入研究的24種蝴蝶中,有一半將在未來的歲月中永遠消失。

在南非主要生物保護區內,受保護的60%的生物物種有滅絕的危險。

而在我國,物種滅絕同樣相當嚴峻。

1996年,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自1990年以來,中國再也沒有在野外發現華南虎的實體。動物學家稱,作為中國獨有的物種,野生華南虎可能已經滅絕。2007年10月12日,陝西省林業廳宣布陝西發現野生華南虎,稱有照片為證。消息一經公布,即刻引起社會熱議。世界頂級權威科學雜誌《科學》對此事多次關注。然而,事件調查的結果不出意外地令人失望,這張照片裏的老虎不過是年畫而已。華南虎,你還能回來嗎?

2002年,人工飼養23年的白鰭豚“淇淇”離開了人類,在場的很多人黯然落淚。這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活體白鰭豚。從此,“水中大熊貓”不複存在。2006年夏天,中、美、日等6個國家的鯨類權威組成國際聯合考察組,耗時一個多月,從湖北宜昌到上海,往返行程三千多公裏,尋找白鰭豚的蹤跡,沒有任何發現。此次考察成就了《紐約時報》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至高的榮譽卻反過來印證就剩下我自己了。

著這是一趟多麼令人傷心的探索之旅。如今,它們的“姐妹”江豚也麵臨著同樣的命運。

沉默的植物朋友們處境也不容樂觀。CCTV-10曾經播放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200萬年前,她們曾經是那麼繁茂,而現在整個地球上隻剩下5株了。將來,也許你隻能從我的畫紙上,才能看到她真實的模樣了。”這裏說的是百山祖冷杉,我國特有物種,世界極其瀕危植物之一,如今世上僅存5株,在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自然保護區。

公益廣告的結尾處這樣說:“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植物正在消失,但我知道,這樣的悲劇,還在上演。”現在,地球一個物種的滅絕速度要比自然滅絕速度快50倍到100倍。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