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徜徉其中(1 / 2)

西麵不過三四百米遠的地方就是他曾經住過的東關頭,當然不知道在唐朝有沒有這地名。

李複還清楚的記得,從桃葉渡往北不遠處就是白鷺洲公園,在那裏曾經跟某一位南城小姐姐徜徉其中。

來到南城的第一晚照例是不會客的,李複隨著許心素住在了秦淮河畔的大宅子裏,跟幾個掌櫃說話。

生絲漲價了,原來20兩銀子一石現在要25兩才能收到,關鍵還收不到大宗貨物。

南直隸和江南的商人把持著生絲、絲綢的貨源,當然漲價也有氣候的原因,小冰河期的氣候對生絲的生產也有不小的影響。

但漲價主要的原因還是南直隸、江南的商人在和閩粵的海商爭奪生絲貿易的控製權。

生絲漲價了,相應的瓷器、漆器、茶葉、藥材……都漲價了,而這些商品幾乎都控製在地主士紳手中。

據掌櫃們的說法,現在能收到的貨物大多來自湖廣、江北、川蜀等地,連北方的西安、晉城、中原的黃絲現在都不好收了。

收不到大宗的貨物,隻能收購內陸中小地主家裏的零散貨物,成本也大大的增加了。

許心素聽著聽著就皺起了眉頭,東瀛的價格雖然也可以相應的上漲,但那裏的民生情況比大唐要差,這樣一漲價會讓一部分消費被直接抑製住。

“定之,這樣的情況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許叔父,辦法倒是有的,但都不是什麼立竿見影的法子,還是得慢慢布局。”

李複聽到這種情形也覺得有些麻煩,渠道沒有完全掌控,貨源也沒有保障,要想獲得海貿的的控製權無非兩條路。

一是另外組織貨源,二是壟斷渠道,但重新組織貨源也不安穩,因為大士紳、官僚集團在反應過來後一定會動用公權力去打擊中小士紳。

那麼留給李旦集團的路就隻有一條,壟斷渠道。

第二天下午,許心素帶著李複和一群侍衛、仆從又從桃葉渡上船了,說是要見一位豪商,江北、江淮鹽商的代表人物,程璧。

連許心素都認為的豪商,那一定也是富可敵國的,看著岸邊的風景,李複漸漸認出來了,這大概是龍蟠路附近,繼續往北走大約是中央飯店了。

但這年頭哪來的中央飯店呢?

船走了大概隻有十幾分鍾就靠岸了,一處自建的泊位,用石條壘出的台階,門裏的影壁上寫了兩個字“梅園”。

李複又是一陣恍惚,梅園飯店嗎?好像不在這個方位啊?看著門前迎客的架勢,又不象是私宅,會所?

真的是會所。

船上搭了跳板,幾個護衛先下了船,李複跟在許心素的身後走了下去。

“許老爺安泰。”

一個看著20多歲樣子的清麗女人微笑著對許心素行禮、問好,邊上兩個男仆跪在地上叩頭。

“有勞施媽媽了。這位是我的侄兒,姓李。”許心素也微笑著拱了拱手,並介紹了李複。

“李公子富貴。”

喲,這每人的問候話語還不同呢。李複聽到剛才問候許心素這女子說的是“安泰”,到自己這就是“富貴”了。看來年齡不同問候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