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我親熱的跟這家夥打招呼,“莊子上除了種地,還有多少剩餘勞動力?”
“剩餘勞動力?”他沒聽說過這個詞,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這個名詞,“哦,莊子上的青壯年勞動力共有四百餘人,連同他們的家小還有不小於兩千餘人。”
“這些人平時不幹活了?”我心理有點不舒服,在一名稱職的資本家思維裏,任何一名勞動力的一分一秒都應該為自己創造利潤,想想現在還有那麼多的勞動力閑置著,這是多大的一筆錢啊?
“幹活?”他一臉的驚訝,“上次建鏢行公所的時候就是他們幫著建的,主家出了什麼事情,也都是他們幫著忙活的,府裏又有什麼勞役需要人手了麼?”
我一聽就知道他理解錯了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他們除了種地以外有沒有從事一些別的生產活動,比如養雞養魚什麼的,”
“啊,”他的腦袋一愣,“那些啊,還是真沒有。”
“沒有?”我想起了一句很經典的台詞,“這些可以有。”
“可是沒銀子啊,”他很無奈,“前幾年東頭的吳婆婆拿了家裏攢了好幾年的幾兩銀子出來買了幾隻雞回來,結果沒幾天就全死了,吳婆婆差點沒咽過氣,幸虧她兒媳婦發現的早,還有他們家隔壁的王伯,本來想養一頭老牛,一頭牛犢來著,不過想了想,家裏還是養不起,結果就隻能算了。”
“哦,這樣啊,”我摸了摸沒有胡須的下巴,“你覺得我要是借錢給他們,他們會不會辦起來?”
“借錢?”他一臉的驚訝,“這些人一拿到錢要不就藏在地窖裏在也不拿出來,要不就當下買了酒肉吃個幹幹淨淨。他們哪知道什麼叫還錢啊。”
“哦,這樣啊,這還真是個問題。”我陷入了沉思,借錢給這些農民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可是不借給他們錢又怎麼讓他們做出更多的勞動呢?我覺得我陷入了一個兩難的選擇,該死的西方國家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算了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吧,我拉過來這個趙管事,“附近幾個莊子裏都有集市吧?”
他點了點頭。
想起了法國的香檳集市,十二世紀初法國香檳公爵的領地內全年都有集市,集市中往往第一周商人沿街擺攤,接下來十天布匹呢絨交易和十一天皮革交易,再接下去是十九天天其他各種雜貨的交易,最後有幾天用於結賬,那些意大利商人將自己買到的債條合到一起抵賬,進行最後結算。宋代我國的草市,墟等集市也很繁榮,不過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沒有足夠的通貨工具幫助完成交易,因此有人甚至會用雞蛋充當交易工具,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我該怎麼借鑒一下西方人的經驗呢?
“趙老,我會讓威遠鏢局在集市附近設置一個分支網點,”我打定了注意,“在那裏,如果哪家商戶有剩餘物資沒有賣掉的話,我們可以完全收購。”
他想了想,“回少爺,這樣的剩餘物資可是不多,不過也需要一大筆銀子,還需要有經驗豐富的讓你坐鎮,當然,這個場地什麼的怎麼算。”
“銀子?哦,我們可以自己也拿出一部分商品,如獸皮、山參什麼的在集市上賣出去,然後再去收購鄉鄰們手中的剩餘物資,這樣一來,銀子也費不了多少,至於經驗的豐富的人麼。”我不禁一陣頭疼,經驗豐富的人鏢局那邊還急著用呢,老趙管家已經跟我提了好幾次了,要識字的、要身體強壯的、要膽大的。忽然感到一陣異樣,往四周一看,這個趙管事正熱切的眼光看著我,見我抬頭趕緊把腦袋低下去,不讓我看到什麼。
這個老狐狸,還想跟我玩三顧茅廬,半推半就才肯接手麼,我心裏暗罵一句,臉上卻不覺莞爾,“還有找什麼經驗豐富的人,我看你就不錯,剩下的這些瑣事就全由你接手了!”
“謝謝少爺,我一定能把這件事做好的,”他一臉兢兢業業的表情向我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