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我的童年(1 / 2)

夢裏,出現了舒克和貝塔。當看見兩隻可愛的小老鼠順著繩子從飛機上滑下來的那一刻,我的眼眶被湧上的淚水打濕。

啊,童年!

童年對我來說既遙遠又鄰近。說遙遠,是因為我已到了而立之年,隨著日子一天天的流淌,那段單純美好的歲月已與我漸行漸遠。說鄰近,是因為我的記憶力驚人,很多往事至今仍曆曆在目,仿若昨天般清晰。時間這東西就是這麼奇怪。小時候總覺得時間就像蝸牛一樣,過的很慢很慢,仿佛自己永遠都長不大,那時經常聽電視上說到了2000年會怎麼樣。我就想,2000年,這該多麼遙遠啊,可轉眼間現在已經是2015年了,想來真是不可思議。但如今呢,卻總感覺光陰似箭,一晃兒幾年就過去了,似乎沒什麼東西值得細細回味,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迷茫——懷念過去,幻想未來,但卻把握不好現在!或許,正是由於我們受困於當下的種種壓力,而未來的生活又觸摸不到,所以才會在心底泛起對童年那段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生活的懷念和追憶。

正是由於對美好童年的懷念驅動我下定決心寫了這部小說,並在心中信念的支撐下堅持了下來。

這部小說是一個講述童年時期親情和友情的故事。我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藍天,出生在1984年12月,按現在的定義就是80後,盡管我並不喜歡這種叫法。我的父親叫藍星光,母親叫童金芝,都是善良老實的普通人。我還有一個姐姐,名叫藍梅,是一個聰穎、獨立、正直、有愛心的女孩。相對於大多數屬獨生子女的同齡人,我的童年在物質條件上是要貧乏一些的,當時我甚至盼著生病,因為生病就能有好吃的,雖然如此,我仍然感到很幸福很滿足,並不覺得自己虧了什麼。父母之間的愛,骨肉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這些點點滴滴的親情使我們這個四口之家充滿了溫馨和陽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廈門上大學的姐姐每次假期回家之前,明明這一天還沒過去,媽媽就等不及似的把日曆又翻過去了一頁。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緊緊維係在紐帶上的愛,才激勵和促使我們全家攜手跨越了生活中的溝溝坎坎。

小說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友誼。我總覺得,童年時期與小夥伴的交往是單純不含雜質的,隻要能湊到一塊兒就可以玩耍了,不管之前認不認識,不管你家有錢沒錢,不管你長得好看賴看。不像成人世界的某些交際,出於金錢、權力、地位、利益、輿論等種種世俗因素的考量。我的小夥伴陳子強,他家正風光時,他也願意跟我這個連變形金剛都沒有的人交朋友;而在他父親淪為階下囚,家境逆轉的時候,我和另一個好友常贏也沒有嫌棄他,依然把他當做最好的朋友。那個時候,即便打架了,也不記仇,打完了就好,還是朋友,還可以延續友誼,不會像大人那樣耿耿於懷,在心裏留下疙瘩。記得我們學校曾組織過一場郊遊,在隊伍行進中,我的鞋帶開了,我蹲下來把它係好,然後就跑上前回到隊伍裏,在這過程當中,我不小心把一名同學的食品包裝盒撞壞了,當時他很生氣,衝著我就喊:“看著點兒,長點眼睛好不好!”我回頭一看,隻見他對我怒目而視,樣子可怕極了。可就隔了短短兩三分鍾,我講了個笑話,把周圍的同學都逗樂了,而剛才還被我激怒的那名同學的笑聲在這裏麵恰恰是最響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