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
兩位對手幾乎同時開槍。50米開外,一頭從那裏經過的母牛脊梁上白白地挨了一槍。它與事情毫不相幹。
兩位對手都沒有擊中對方。
這兩位決鬥的紳士是誰?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話,說不定他們的名字從此就會留傳後世呢。唯一知道的是,他們中年紀較大的那位是英國人,年紀較輕的那位是美國人。不過,如果需要把那頭無辜的反芻動物剛才吃最後一簇青草的地點標出來,這倒是容易,就在尼亞加拉瀑布的右岸,離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那座懸索橋不遠,在瀑布下遊3英裏①的地方。
①1英裏=1.609公裏。
那英國人朝美國人走過去,說:
“我還是認為那是《大英之治》①。”
①英國歌曲。
“不!是《楊基歌》①!”對方反駁說。
①美國流行歌曲。
眼看一場爭吵又將發生,有位決鬥證人,或許是為了牲口的安全吧,忙插話:
“就算是《之治歌》和《大英楊基》好了,吃我們的午飯去吧。”
這種把美國和大不列顛兩國歌曲的歌名攪和到一起的法,大家都一致表示願意接受。於是美國人和英國人又回到尼亞加拉瀑布的左岸,到位於兩段瀑布之間的中立地帶的山羊島①上的一家飯店去共進午餐。他們麵前已經擺好了傳統的煮雞蛋、火腿肉、用味道鮮美的泡菜調味的冷烤牛肉。香茶也都一一地擺上了他們的餐桌,香茶濃鬱的飄香連飛流直下的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會嫉妒。既然如此,我們就別去打攪他們了。再說,本故事中,再談及他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①瀑布中一小島,分瀑布為兩段:左屬加拿大,稱馬蹄瀑布;右屬美國,稱亞美利加瀑布。
是那個英國人得對,還是那個美國人說得對?很難說。無論怎樣,這場決鬥表明:無論是新大陸的人,還是舊大陸的人,對那個難以釋然的現象都感到著迷。差不多一個月了,它已弄得所有的人神魂顛倒,就像奧維德①讚頌人類的那句話所說的:“抬起臉來望著天。”是的,自從地球上出現人類以來,人們可能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仔細地去觀察過天空。
①奧維德(約前43—17或18),古羅馬詩人。
前一天的夜裏,位於安大略湖與伊利湖之間的這片加拿大土地的上空,確實有過一支銅號演奏的樂曲回蕩。那些聽到樂曲的人有的說是《楊基歌》,有的是《大英之治》。前麵盎格魯一撒克遜人①的爭吵正是由此引起的。也許它根本就不是這兩首愛國歌曲中的任何一首,可是竟沒有一個人對這種奇怪聲音的那不合常理之處表示懷疑:它怎麼像是從大上傳到地上來的?
①盎格魯和撒克遜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兩個部落集團,7—10世紀期間結合成為盎格魯—撒克遜人。近代常用來泛指英吉利人、蘇格蘭人以及他們在北美、澳大利亞、南非等地的移民。
是不是某個小天使或大大使在吹奏一隻天堂的號角?……該不會是某個快樂的氣球飛行家在吹奏那種被名聲女神①吹得那麼響的聲音洪亮的樂器吧?
①法國寓意畫中象征名聲的人物,肋生雙翼,口吹銅號。
不可能!當時天上既沒有氣球,也沒有氣球飛行家。蒼穹下出現的是一個異乎尋常的現象,人們既不了解其性質,也不知道其源。今天它出現在美洲上空,48小時後它又飛到了歐洲上空,再過八天,它又飛到亞洲,飛到了中國天朝的上空。這隻走到哪裏吹到哪裏的銅號,如果吹的不是最後審判日的號角,又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