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普呂當大叔和菲爾·埃文思依然不肯信服 Page 1(3 / 3)

事實上,飛行器的速度還可再提高一倍,可以超過地球上最快的動力機器前進的速度。

大家可以想一想嘛!魚雷可以達到的速度是每小時22海裏,即40公裏;英、法鐵路的火車的時速為100公裏;美國冰河上的冰橇時速為115公裏;帕特森工廠製造的一個用齒輪轉動的機車,在伊利湖線路上的速度是每小時130公裏;特倫頓與澤西城之間的機車的時速是137公裏。

而如果“信天翁號”的螺旋槳推進器達到最大功率,它可以以每小時200公裏,即接近每秒50米的速度飛行。

這個速度相當於能把大樹連根拔起的颶風的速度,相當於1881年9月21日卡奧爾①的那場風暴中每小時194公裏的大風的速度,和信鴿的飛行速度相當,隻有燕子(每秒可飛67米)和雨燕(每秒可飛米)的飛行速度超過它。

①卡奧爾(Cahors),法國南部小城。

就是說,正如羅比爾所言,要是“信天翁號”發揮出它的螺旋槳的全部潛力,它可以在200小時,也就是八天之內環繞地球。

地球上當時鐵路的長度是45萬公裏——相當於沿赤道繞地球11周的長度——但是,管它多長,這跟飛行機器有什麼關係呢?整個大氣層就是它的支撐!

現在,還有必要再多說嗎?那個曾經使新、舊大陸的公眾們大為迷惑不解的奇異現象,就是工程師羅比爾的飛行器;那個響徹雲霄的喇叭,就是工頭湯姆·特納的喇叭;那些插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重要建築上的旗幟,就是征服者羅比爾和他的“信天翁號”的旗幟。

以前,為了不讓人認出來,工程師采取了一些謹慎的措施:盡量在夜間航行,偶爾才用舷燈照一下路;到了白天,便隱跡於雲層之上。現在,他好像不再想嚴守自己的成功的秘密了。他到費城來,在韋爾頓學會的會議廳露麵,如果不是為了將他的驚人發明公之於眾,以事實本身來說服那些最不信服的人,又是什麼?

大家已經知道他受到了怎樣的待,現在我們來看看他會怎樣報複韋爾頓學會的主席和秘書。

羅比爾走近兩位同行。兩位都裝出一副對自己所見到的和身不由己地體驗到的一切毫不吃驚的樣子。顯然,這兩個盎格魯一撒克遜腦殼裏依然是那麼根深蒂固的頑固。

羅比爾根本不讓自己流露出一點有所察覺的神色。雖然他們的談話已中斷兩個多小時了,他好像在繼續一場從未中斷的談話一樣,說道。

“先生們,你們肯定在想,這個如此善於空中飛行的機器,是否能經受得住更高的速度?要是它啃不動空間,它就不配征服空間了。我曾希望大氣層是一個牢固的支點,事實也確實如此。我明白,要和風作鬥爭,就隻有比風更強大才行,我做到了。我不需要任何風帆推動,也不需借助木槳或車輪,更不需要鋪設鐵軌來讓自己跑得更快。有大氣就足夠了。我周圍的大氣就如同包圍在潛水艇周圍的水,我的推進器在空氣中的旋轉和汽船的螺旋槳在水中旋轉是一個道理。這就是我解決飛行問題的辦法。這是氣球或別的比空氣輕的裝置永遠無法做到的。”

兩位同行一言不發。工程師並不在意,他隻是微微笑了笑,接著又問道:

“你們也許在想,‘信天翁號’除了這種水平移動的能力以外,是否在垂直移動方麵具備同樣的能力?也就是說,到了高層大氣時,它還能不能和飛艇進行較量?這個嘛,我可不勸你們拿‘前進號’來和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