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

1怎樣知道自己懷孕了

懷孕是每一個身體健康的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我們常常在臨床中見到一些年輕女孩因為肚子痛去看急診,結果醫生檢查後發現她們已經懷孕幾個月了。我們在擔心女孩病情的同時也在驚歎她們的無知。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懷孕了呢?懷孕後有什麼表現呢?對於在生育年齡,有性生活的身體健康女性,假若平時月經周期規律,一旦月經延遲10天以上而未至,應該高度警惕懷孕。

停經是妊娠最早出現並是最重要的症狀。但是此現象應該與內分泌紊亂、服用避孕藥導致的閉經相鑒別。懷孕的另一個表現是早孕反應,有50%以上懷孕婦女在停經6周前後會出現乏力、嗜睡、頭暈、食欲不振、喜食酸、厭油膩食物、惡心、嘔吐等神經係統和消化道症狀。其原因與體內激素水平改變,胃腸功能紊亂,胃酸分泌減少等有關。但是早孕反應的程度和持續時間有個體差異,有的人明顯有的人不明顯。尿頻也是早孕的表現之一,是由於妊娠早期子宮增大壓迫膀胱及盆腔充血刺激所致。但此現象應排除尿道及膀胱炎症。

懷孕後身體上的一些變化也會給我們一些提示,首先是生殖器官的變化,妊娠後陰道黏膜和宮頸充血水腫,柔軟而呈紫藍色,子宮增大飽滿呈球形,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子宮增大越發明顯,一般在懷孕3個月時可在下腹(恥骨聯合處)觸及。乳房的變化,懷孕後由於泌乳素、生長激素、胰島素、腎上腺激素等共同作用,在複雜的神經內分泌功能調節下會出現乳房增大,同時伴有乳房腫脹疼痛、乳頭乳暈顏色加深並在乳頭周圍出現小結節。以上是懷孕早期的一些身體上的變化和症狀,如果在生育年齡段的女性朋友出現了以上現象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不加重視,這些往往是懷孕的信號,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證實,以避免出現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

2診斷是否懷孕需要做哪些檢查

假如出現了早孕信號,診斷是否懷孕需要做以下檢查:

(1)妊娠試驗:即檢查尿或血中的HCG含量,該方法較為敏感,一般在受精7天後即可在血清中檢測到HCG。現在有一種早孕試紙即是使用該方法檢查尿中的HCG含量,以色標的出現多少提示是否懷孕,該方法簡單快捷,在家中即可檢測,現在被不少女性作為診斷是否懷孕的首選檢查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雖然簡便,但隻能作為早孕的自我篩查,因為在一定環境下該方法可能出現假陰性,即漏檢現象,所以一旦懷疑懷孕一定要到醫院找專科醫生檢查診斷,醫生會根據臨床表現、體征並結合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以得出正確診斷。

(2)超聲檢查:該方法分B超檢查和超聲多普勒檢查。B超檢查是檢查並確定懷孕和判斷胎齡的最準確、最快速的方法,最早可在懷孕後5周明確診斷是否受孕。該方法可以見到圓形或橢圓形的妊娠囊並可見到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超聲多普勒檢查是檢查懷孕的另一種超聲手段,可以通過此檢查聽到有節律的高調胎心並在懷孕7周時檢測到臍帶雜音以明確診斷。

(3)宮頸黏液檢查:該方法通過使用少量宮頸黏液塗片,顯微鏡下發現排列成行的橢圓體,無羊齒植物狀結晶以判斷是否懷孕。

(4)基礎體溫測定:若基礎體溫呈雙相型並體溫升高持續18天不下降則提示懷孕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體溫持續21天不下降則提示懷孕。

(5)黃體酮試驗:對考慮懷疑可能的女性,每日肌內注射少量黃體酮,連續使用3~5天,停藥後2~7天出現陰道出血則可以排除懷孕;若停藥7天後未出現陰道出血則提示懷孕的可能性很大。使用以上檢查手段可以在早期發現是否懷孕,對懷疑已經懷孕的婦女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使用以上檢查方法以明確診斷。

3什麼是基礎體溫測試?該項測試有什麼臨床意義

基礎體溫是指清晨醒後(睡眠6~8小時),未做任何活動前,機體處於靜息狀態下所測得的人體體溫。具有正常卵巢功能的育齡婦女基礎體溫隨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而呈特征性周期性波動變化。在月經後及卵泡期基礎體溫比較低(一般在36.6℃以下),排卵後體溫上升0.3~0.5℃,一直持續到經前1~2天或月經第一天,體溫又降到原來水平。排卵後的體溫上升是由於卵巢排卵後黃體形成,產生的孕酮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致熱作用而使體溫升高。將每天測量的基礎體溫連接成線,如果連線呈雙相,則提示有排卵;若無排卵則基礎體溫連線無上升改變,而呈單相曲線。基礎體溫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能夠反映卵巢的周期性活動,一般測量2~3個周期,即可推斷排卵規律,預測排卵時間。基礎體溫測定的主要臨床意義有:

●判斷有無排卵。

●預測排卵日期。一般以月經中期體溫最低日或體溫升高的前一日為排卵日。

●指導受孕及避孕。以體溫最低日前後各兩天為最易受孕日,此前為相對安全期,而此後為絕對安全期。

●診斷早孕。高溫相持續達20天以上者可診斷為早孕。

●診斷黃體功能不全。黃體功能不全是不孕的因素之一。假如高溫期短於10天,高溫與低溫之差小於0.3℃,應考慮為黃體功能不全。需要注意的是基礎體溫不能確定排卵的確切時間,而隻能給定一個可能的排卵時間範圍,以用於指導受孕或避孕。雙相體溫不一定都有排卵,如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患者的基礎體溫呈雙相,但無排卵。也有研究表明在測定監測排卵的周期中,基礎體溫呈單相,但有排卵。所以判斷有無排卵,最好用排卵試紙、B超監測等綜合指標。

4孕婦為什麼要檢查血型

小李計劃近期要孩子了,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就來到醫院檢查,醫生把化驗單開好後,小李看到其中一項是血型檢查,感到很不解,孕前還要檢查血型嗎?血型與生孩子有關係嗎?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孕前為什麼要檢查血型呢?血型檢查的意義主要是便於及時發現母嬰血型不合的可能,預防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新生兒溶血症是由於母親與胎兒的血型發生不合,導致胎兒紅細胞被過多破壞,造成胎兒或新生兒黃疸、貧血等並發症的出現。嚴重者可在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並導致腦組織損傷,繼而出現核黃疸、腦癱,造成嬰兒終生殘疾或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女性為O型血或曾有過新生兒溶血史的孕婦均有可能發生母嬰血型不合及新生兒溶血症。因此孕前要驗自己的血型,盡早測定血清抗體效價,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治療措施,對預防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或減小其傷害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另外血型檢查有利於及時進行交叉配血,為分娩時輸血做準備。在孕婦懷孕期間會出現各種並發症,如早孕時的不完全流產,孕末期的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分娩後子宮收縮不良或胎盤剝離異常引起的子宮大量出血,以上情況均需要采用配血和輸血進行搶救,尤其是Rh陰性血型屬於稀有血型,血源尋找困難,需要及早知道並做好應急血源準備。

所以,孕前血型檢查是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不能認為與懷孕無關,它關係到母親和嬰兒的健康和生命,不能忽視這項檢查的重要性。

5什麼是母嬰血型不合和新生兒溶血症

母嬰血型不合是一種嚴重的圍產期疾病,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等疾病的發生。常見的母嬰血型不合主要有ABO血型和Rh型兩種。ABO血型不合見於母親血型為O型,父親血型為A、B或AB型的情況。因為胎兒的血型繼承於父母,如果胎兒的血型與母親相同則胎兒無事,若胎兒血型與父親相同,母體就有可能產生對抗胎兒的抗體,當抗體經過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就會造成胎兒紅細胞被破壞,進而產生溶血發生ABO溶血症。

但並不是所有O型血的準媽媽都會發生此現象,是否出現溶血取決於母體內抗體的水平高低。ABO溶血一般發生於第一胎並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病情逐漸加重。還有一種情況是Rh血型不合,假設父親的血型是Rh陽性,母親的血型為Rh陰性,則胎兒的血型為Rh陽性就有發生Rh血型不合的可能。因為帶有Rh陽性抗原的紅細胞會由胎盤進入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此抗體又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並作用於紅細胞進而產生溶血。多次妊娠的女性容易發生此類溶血,病情嚴重者常常會導致胎兒宮內死亡或新生兒黃疸,造成胎兒神經係統損傷和智力障礙。

所以因母嬰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兒溶血症的原因主要由於母親血型為O型,胎兒血型為A、B或AB型的緣故。故孕前血型檢查對避免此病有著重要意義,需要同時檢查夫婦雙方的血型,不僅要檢查ABO血型還要檢查Rh血型,以避免新生兒溶血的可能。

6發生母嬰血型不合時應該怎麼辦

母嬰血型不合時,胎兒從父方遺傳下來的紅細胞血型抗原是母方體內所缺乏的,一旦少量抗原進入母體後就會刺激母體免疫係統產生相應的抗體,該抗體在母體內長久存在,當再次受孕時在相應的抗原刺激,機體同樣會產生同樣大量的抗體,從而發生新生兒溶血症。所以以前有過不良孕產史,如胎停、流產等,或發生過新生兒溶血症的孕婦需要特別注意,當其再次懷孕時有可能因母嬰血型不合而產生更為嚴重的新生兒溶血症。

該類孕婦需要在孕前和孕期做好檢查,一旦懷疑有母嬰血型不合的可能就要立即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孕前需要測定夫婦雙方的血型及Rh因子,如果女方血型為O型,男方血型為A、B或AB型,則胎兒有可能發生ABO血型不合;如果男女雙方一方Rh血型為陰性,另一方Rh血型為陽性則有可能發生Rh血型不合。這時可采取以下治療措施:

(1)中藥治療: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用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之法治療。

(2)維生素療法:此方法為提高胎兒抵抗力在妊娠24、30、33周時各進行為期10天的綜合治療,每日靜脈注射25%的葡萄糖40毫升,加用維生素C1000毫克,同時口服維生素E30毫克,每日3次。亦可間斷吸氧,每次20分鍾,每日3次。

(3)新生兒溶血症的處理:新生兒溶血症的胎兒在分娩前需要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工作,力爭自然分娩,盡量避免剖宮產和使用麻醉藥及鎮靜藥以免增加新生兒窒息的可能。在胎兒娩出後要及時斷臍,以盡量減少母體抗體進入嬰兒體內的機會,並保留臍帶血以供進行血型檢查。對新生兒溶血症的處理要注意密切觀察小兒黃疸、貧血的程度及進展變化;積極采用血漿、白蛋白、激素、中藥等藥物進行綜合治療以加速膽紅素的排泄和正常代謝;必要時進行光照療法。

7最佳的生育年齡是多大?最好在什麼季節

懷孕每一個計劃懷孕的女性都會提出幾乎相同的問題:什麼年齡要孩子最好?一年中什麼季節懷孕最好?是的,了解掌握最佳的妊娠生育年齡對於優生優育是至關重要的。

從生理、心理及社會學角度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4~28歲。這個年齡段是女性身體素質、生育能力最高階段,能夠勝任妊娠和分娩的任務,早產、難產的發生率最低,而且產後身體恢複時間短。這個年齡段也是夫婦雙方精力最為旺盛的時期,並且生活也較為穩定,已經有了較為穩固的經濟基礎,能夠有足夠的體力和財力去全力以赴照顧下一代。

在這個年齡段之前女性的生殖器官和骨盆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夫婦雙方的生活能力和經濟能力尚未充分建立,此時懷孕、妊娠、分娩造成的生理、心理及生活方麵的額外負擔對母親和嬰兒的健康都會帶來不利影響,而且不良孕產和難產的概率也會增加,甚至會給嬰兒帶來嚴重的並發症。在此年齡段之後生育,尤其是超過30歲以後才考慮生育、妊娠,則增加了受孕、分娩的困難,特別是在分娩時導致的難產和並發症的概率增加。

如果35歲以後計劃生育,那麼以上的風險就更加嚴重了。因為女性在35歲以後卵巢功能逐漸趨向衰退,卵子質量下降,其中的染色體畸變率大,容易造成不孕、流產、胎兒宮內停止發育和胎兒畸形。所以女性24~28歲是較為科學的最符合優生觀點的最佳生育年齡段。了解了最佳生育年齡,那麼一年中什麼時間懷孕最好呢?夫婦雙方在製訂生育計劃時對理想的懷孕月份和懷孕季節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胎兒在懷孕的第3個月和第6個月這兩個時段是大腦生成期和腦細胞分裂期,如果這兩個時期正好處於氣候宜人,瓜果飄香,營養食物充分的時候,那就會有利於胎兒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的概率大大增加。結合我國地域特點和自然特點,一般認為一年中最佳的懷孕月份是4~7月這一時間段。受孕後的第3個月是胎兒大腦皮層開始形成的時間,腦細胞的發育迅速,此時也是胎兒最需要營養物質的時候,而大腦皮層溝紋的多少和深淺決定了今後孩子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在這一時間段懷孕,在胎兒發育到3個月時已經避開高溫季節,此時溫度適宜,蔬菜和水果等營養食物供應充足,孕婦食欲也漸漸增加,有利於母體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非常有益於胎兒大腦的發育和神經係統的健康生長。而且在這幾個月中溫度適中,孕婦不易患感冒等疾病。秋高氣爽,滿樹金黃,自然界的美景給孕婦帶來了愉悅的視覺享受,能夠使其心情舒暢,有利於母體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掌握最佳生育年齡和懷孕季節是優生優育的第一步,但是也不可完全拘泥這些時間段,每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有其各自的具體情況,應在其他條件都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遵照該時間段方是最合理最正確的選擇。

8準媽媽最常見的幾種錯誤行為是什麼

懷孕對一個女性來說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缺乏必要的相關生活常識,一時間容易感到手足無措,也容易犯一些常見的錯誤,資料表明,準媽媽在孕期發生的種種妊娠異常,如流產、胎停、早產、難產等很大程度上與孕婦沒有掌握懷孕後正確的生活保健方式有關,那麼準媽媽在孕期容易出現的常見保健錯誤有哪些呢?

(1)疑似懷孕未及時檢查確認:一些女性在懷孕後出現早孕反應時由於種種原因不予重視,自己不當回事又不主動告知家人,更沒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認,等確認懷孕時已經懷孕好幾個月了,沒有做好孕早期的生活保健,使得不良孕產和胎兒畸形的風險性大大增加,對母嬰健康十分不利。

(2)懷孕後忽視圍產期檢查:準媽媽對孕期檢查認識不足或怕麻煩等原因,沒有進行或不按時進行圍產期檢查。萬事想當然,隻要自己沒什麼不好的感覺就沒什麼大事,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會造成一些胎兒宮內異常、胎位不正、臍繞頸、胎兒畸形、妊娠並發症等不能及時發現,為以後健康分娩造成了影響。

(3)頻繁的人工流產: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意外懷孕率大大增加。不少夫婦在尚未計劃周全的情況下懷孕,其首先就會采用人工流產的方法終止妊娠,人工流產後又不注意采用安全的避孕措施,就陷入了懷孕—人工流產—再懷孕—再人工流產的惡性循環。殊不知如此這樣的反複人工流產對女性身體及生殖能力的傷害是巨大的,頻繁的人工流產會引起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輸卵管積水梗阻症,容易造成習慣性流產、不孕症及月經病。所以盡管目前人工流產很簡單、很安全,也不要把它作為家常便飯似的頻繁使用,要把懷孕當成一項嚴肅的事情來看待,不打無準備之仗,盲目、反複的人工流產會給女性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4)不注重疾病防護:懷孕後女性體內內分泌水平發生變化,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襲和傷害。孕期準媽媽應該注意疾病的防護,根據季節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心態,不接觸動物、盡量不去或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以避免類似風疹、麻疹、肝炎、流感病毒的獲得機會,進而減少以上病毒和微生物對胎兒的影響,避免由此造成的胎兒畸形和不良孕產。

(5)懷孕後濫用藥物:眾所周知“是藥三分毒”,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是嚴重的,尤其是在懷孕的頭3個月內。幾乎所有的西藥像抗生素、激素、解熱鎮痛藥、鎮靜安眠藥、抗結核藥、抗高血壓藥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對胎兒有不良影響。若此期間準媽媽由於某種原因需要服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選擇,絕對杜絕私自做主服用藥物,否則有致畸的風險。中藥因其來源於自然,相對副作用較小,如非迫不得已應盡量拒絕服用西藥,可在醫生監督下選用安全、副作用小的中藥或中成藥替代。

(6)有病不用藥:藥物有副作用,有幹擾胎兒健康發育的可能,但是有病也不能完全拒絕藥物的使用。由於害怕藥物副作用,有病不治療也不是正確之選,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對母嬰的安全還是有保障的,我們並不讚成“諱疾忌醫”。

(7)接觸有害物質:孕期尤其在孕早期(懷孕頭3個月)是胎兒性別、髒器等重要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期間應盡可能遠離有害有毒物質,如農藥、汞、鉛、鎳、苯等化學原料及重金屬物質。另外準媽媽在孕期應注意不要吸煙,禁酒,不接觸毒品。遠離放射性物質,不做X線透視及攝片,盡量避免高電磁輻射,遠離微波爐等。

(8)運動過少:一些準媽媽認為懷孕後應該養胎,不敢活動,唯恐傷了胎氣導致流產;或者認為自己體形發生了變化,不好意思出門,就整天待在家中。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懷孕是人類延續的自然現象,是女性生命活動的必要過程,沒有什麼神秘和特別的,隻要不違背正常生理常規,是允許適當活動的。人類是一種群居的社會性生物,社會交往是其本能和需要,長期封閉在家中不與他人交流會造成心理焦慮甚至導致抑鬱,反而對身體有害。不要認為體形的改變會引來他人的嘲笑,實際上懷孕期間的女性是女人生命中最為美麗的時期,在這時期她盡顯母性的溫柔與恬靜,應該大膽地走出去盡顯母性的柔美。

(9)過度進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前孕期進補的思想需要慢慢改變。不可否認孕期由於準媽媽身體消耗增加,需要吃些好東西以滿足機體需要並為腹中的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但是營養的補充是需要精心安排的,不能盲目地進補,什麼好吃吃什麼,能吃多少吃多少的後果是營養過剩,孕育巨大兒會給分娩帶來困難,營養過剩也會對產後體形恢複造成影響。所以,並不是好東西一定會帶來好結果,關鍵是看你怎樣正確、合理地運用它。

(10)過度節食:不少準媽媽害怕產後發胖,懷孕期間刻意節食,不敢吃肉、雞蛋、牛奶等高蛋白質食物,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孕期是一個特殊時期,在此期間母體的營養對母嬰雙方都是至關重要的,過度節食的後果是營養不良,不僅自身機體營養缺乏,還直接造成胎兒營養不足,胎兒需要的必要營養物質的缺乏對其生長發育具有後天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我們常說:“吃多吃少都不好,重要在於精和巧。”

(11)忽視精神衛生的調護:孕婦由於機體內分泌的變化,加之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容易出現急躁、易怒、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長期處於這種精神狀態下勢必造成不良影響,孕婦容易出現流產和死胎。所以一定要重視孕期的精神衛生,孕婦的家人也應充分理解孕婦在這一時期的情緒變化,盡量關心愛護,保證準媽媽的心情舒暢,否則將不利於優生。

9孕期檢查為什麼很重要

妊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在此期間孕婦容易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影響進而對自身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傷害,因此懷孕婦女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以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在生育年齡段的女性一旦出現月經停止即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確認是否懷孕。一經確認懷孕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孕期檢查、產前檢查,一旦發現胎兒畸形或有嚴重遺傳性疾病可能就要及時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