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保健

1什麼是絕經期?絕經期就是更年期嗎

“絕經期”從字麵上理解是指月經停止的時期,但是絕經期不是一個特定的時間點,它實質上指的是一個過渡期,是一個時間段。該時間段可以持續數年,在40~60歲的任一時間發生,我們常稱這一過渡期為圍絕經期。

現實生活當中有不少女性認為更年期就是指絕經期,其實這是含義完全不同的兩個醫學概念。更年期是指婦女從性腺功能衰退開始至完全喪失為止的一個轉變時期;而絕經則僅僅是指月經絕止不行這一時刻。也就是說,雖然絕經是更年期的明確標誌,但它隻是更年期中的一個裏程碑,並不包括更年期的全部過程。

多數女性在絕經之前已存在卵巢逐步衰退的生理表現,據資料顯示,這一過程持續2~4年,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長短不一,這一時期被稱為絕經前期。絕經之後卵巢功能更為低下,但不一定立即完全消失,一般也要經曆2~3年,也有長達6~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更年期是絕經前期、絕經和絕經後期的總和,因此有學者稱之為“圍絕經期”。“圍絕經期”可以短至2~3年,或長達8~12年。更年期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多數婦女的記憶中是模糊的,調查時多數隻能說出何時絕經,往往不記得何時開始有不適,何時症狀消失了。然而未絕經不等於未進入更年期。有的學者提出,為了預防更年期的影響被忽略,以免到了不易處理的地步才求醫,醫務人員和婦女保健工作者有必要為40歲後的婦女進行宣傳教育和谘詢,普及更年期的自我保護知識,使之掌握何時及向誰求治。

全社會都應給予協助,開展一些可行的普查門診或建立機構,為40歲後婦女及早診治更年期綜合征。不要等到絕經後才開始采取保健措施,這時對很多人來說已經過晚了。

2絕經期與女性激素有什麼關係

激素在女性一生中的重要作用是無可置疑的。女性生命過程中的每一項生理過程和病理改變都和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息息相關。女性的卵巢產生兩種重要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這兩種激素主要作用於子宮,以調節月經的周期,除此之外,還作用於腦、心髒、骨骼、乳腺以及其他器官,保障著女性正常生理功能的順利實現。當女性進入絕經期時體內的性激素水平隨著髒器功能的衰老而逐漸下降,變得越來越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當卵巢功能隨時間的延續漸漸衰弱,直至停止產生雌激素、孕激素後,月經就完全停止了。

實際上,女性之所以進入更年期,就是由於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也可以這樣說,雌激素如果能夠保持像青年時期那樣正常分泌,女性就可能推遲衰老來臨,即使進入老年,也不會迎來因雌激素分泌減少而導致的非常煩人的更年期,從而避免該時期內一係列生理功能,如喪失生育能力、皮膚鬆弛、頭發幹枯易斷、骨骼脆弱、體重增加、情緒易波動等一係列症狀的出現。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雌激素起到決定女性老年時期的“命運”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激素在防治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視。

雌激素補充療法便成為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時髦治療方法,成為患者以及醫學和保健的熱門話題。女性既然在絕經期缺乏雌激素需要進行激素補充,那麼補充激素安全嗎?不必擔心的,隻要運用得當,絕經期應用雌激素帶給女性的好處遠遠大於不服用雌激素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在大夫的指導下使用,萬不可自作主張盲目使用。目前使用雌激素的方法繁多,治療效果安全可靠,口服、注射、栓劑、外敷用藥方法等樣樣俱全,完全可以采取不同方式補充“久違”的雌激素,完全可以保持不該早去的“青春魅力”和“青春活力”。

那麼什麼時候補充雌激素最合適呢?當絕經期女性發生或尚未發生絕經期症狀的時候,就應當考慮準備使用雌激素的問題,就應當考慮如何使用雌激素的問題,因為這是大部分老年女性的必經之路、健康之路、瀟灑之路。完全可以相信,隻要堅持科學、適量、準確地使用雌激素,就一定會給服用者帶來福音,就會把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就會使女性擺脫缺乏雌激素的煩惱,走出由此導致的危險境地。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具有滋陰補腎功能的中草藥中具有類激素樣作用,而且中藥取自天然,沒有通過化學合成激素類藥物的毒副作用,如果使用得當,同樣可以用於彌補女性雌激素的分泌不足,諸如仙靈脾、女貞子、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鹿角膠、生地黃、旱蓮草、桑葚、紫河車、山萸肉、仙茅、田大雲、紫石英等具有良好的補充雌激素的效果。臨床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四診合參,運用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方法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運用中醫藥補充雌激素,一般沒有副作用,是非常安全的。

3絕經期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絕經期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時間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女性身體、心理上會出現一些不同於以前的特殊症狀。這些症狀的出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大多數女性是逐漸注意到身體變化的。常見的臨床症狀有:

(1)月經改變:最初的表現是月經開始頻發,常常每21天來潮1次。常伴有經前點滴出血至出血時間延長。其發生原因多為黃體功能不足。月經稀發也是此時期的表現之一,是指月經周期超過35天,常伴經血量減少,甚至有時間隔幾個月不來。這是因為卵巢功能下降,排卵稀少引起的。不規則子宮出血是絕經期的特征之一,這是因為女性體內激素水平改變,排卵逐漸趨於停止而發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閉經的出現是典型的絕經期標誌,其原因為卵巢合成性激素大幅度減少,子宮內膜失去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響而處於靜止狀態,因而不再增殖及脫落,故發生閉經。

(2)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症狀:進入絕經期後,因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紊亂,雌激素對血液內酯類的清除率減弱,血管內皮沉積物增厚,會造成全身血管不穩定收縮和舒張,具體表現為潮熱,如患者感到胸部、頸部及臉部突然有一陣熱浪向上擴展的感覺,常伴有頭漲、頭痛、眩暈、乏力、心慌、胸悶、煩躁等,以上症狀持續數秒至30分鍾不等,症狀消失前常大量出汗或畏寒。症狀因常發生在夜間而影響睡眠,由此又引起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其中潮熱汗出是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婦女所共有的特征性症狀,資料顯示隻有少數婦女(15%~20%)不發生此現象,症狀嚴重者亦占適齡婦女總數的10%~20%。該症狀發生的時間不定,多數(約41%)發生在39歲以後,常與月經紊亂同時出現,在絕經前1~2年最嚴重,少數女性該症狀每日發作,或每日頻繁發作,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苦惱。有少數女性潮熱發生在絕經以後。症狀持續1年以上者約占85%,持續5年者25%~50%,隨著停經時間延長,症狀可減輕或自然消失,但有10%~15%的婦女該症狀可持續10~15年或更長時間。

(3)精神、心理症狀:該症狀表現也是絕經期女性常見的,也是外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常出現煩躁、抑鬱、焦慮、多疑、自信心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情緒多變,嚴重者患者有恐怖感,甚至癔症發作樣症狀。

(4)性欲及性功能的改變:由於圍絕經期中女性性激素分泌減少,婦女常常自述性欲下降,外陰及陰道發幹,或伴瘙癢。嚴重者會出現性交痛及性交困難。婦科檢查可發現外陰、陰道萎縮及子宮頸和子宮變小。個別婦女會出現性欲亢進。

(5)形體改變:激素含量降低,體內脂肪分解速度減慢,這一時期的女性會發現自己正在慢慢變胖,隨著皮下脂肪的堆積,腹部及臀部增大,乳房也變得鬆軟、下垂。

(6)骨骼肌肉係統變化:隨著絕經期的到來,女性體內鈣的流失加快,這會導致骨質疏鬆的出現,會發現肌肉酸脹痛、乏力、關節足跟疼痛、抽筋頻繁、駝背、身高變矮、關節變形、骨骼變脆易折、指甲無光澤容易折斷、脫發等。總之,絕經期中女性身體上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照以上的常見症狀和自己具體的身心感受,大多數婦女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進入了更年期。做好對絕經期的準備,對預防絕經期疾病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4何謂提前絕經?其常見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女性絕經時間為45~55,平均絕經年齡在49歲,如果女性在40歲之前停經則稱為提前絕經。提前絕經往往提示患有某種嚴重性疾病,如果無子宮切除或化療病史而提前絕經的女性應及時檢查就診,以找到絕經的原因以對症治療,防止更為嚴重疾病的出現。造成女性提前閉經的原因有以下方麵:

(1)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代謝和內分泌疾病、腫瘤、結核、嚴重貧血、流行性腮腺炎並發卵巢炎等,均可引起卵巢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甲狀腺、腦下垂體等激素分泌異常而提早絕經。

(2)精神環境因素:外界因素的變化有時可抑製中樞神經係統功能,而引發閉經。若發生閉經時間不長,或偶爾發生,這有可能是受環境變化、精神刺激、過度緊張、過度勞累等因素造成的。

(3)婦科疾病:多種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結核、嚴重附件炎、多次刮宮後引起的宮腔粘連、多囊卵巢、子宮息肉、卵巢早衰等;閉經溢乳綜合征、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等,這些都有可能引起閉經。

(4)特殊治療後:腫瘤患者放療、化療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過早地引起卵巢功能衰退而絕經。

(5)不良生活嗜好:常見的如吸煙。吸煙是絕經年齡提早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香煙中的苯並芘是卵母細胞的致死因子;動物實驗也證明,小劑量苯並芘能破壞約25%卵母細胞,大劑量苯並芘能破壞98%的卵細胞。臨床調查顯示,吸煙婦女較不吸煙的婦女平均提早4年左右進入絕經期。

(6)營養不良:激素的構成主要是蛋白質,長期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衡會導致體內蛋白質、維生素及其他重要營養成分的缺乏,這樣就會造成內分泌腺體功能減弱,垂體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受到抑製,同時還減低靶器官對激素的反應,如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敏感性,從而引起閉經。祖國醫學稱此病為“閉經”,認為其原因在於:

(1)心腎不交:心火不與腎水相交,則腎水得不到心火的溫煦,腎水寒凝不能化為經水形成閉經。

(2)肝陰虧虛。肝火過旺或肝鬱過重,則腎水為滋養肝虛而被耗竭從而斷了經水之源。

(3)脾失運化:脾濕過重則脾運化失司,經水不得運至胞中而成閉經;或脾土過重克製了腎水不能化為經水。

(4)肺失肅降:肺的肅降功能降低則“通調水道”的作用下降,不能把體內的水液補給與腎,腎失水源而慢慢枯竭使經水不可得。絕經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是女性生殖功能下降,進入衰老的標誌。但是如果絕經發生過早則預示著可能存在著某種病理因素,重視提前絕經,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情況是每一個女性朋友應關注的事情。

5女性絕經期中可能會出現哪些疾病

絕經期是女性的一個特殊生理時期,在這期間由於內分泌的變化,會給女性帶來一係列的身體的不適。這個時期被稱為女性一生中的“多事之秋”,伴隨著月經的停止,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一些疾病也會趁機不知不覺地來到我們身邊。絕經期女性容易患上什麼疾病呢?

●首先是心血管疾病的出現,研究表明,絕經後,女性冠心病的發病率會呈直線上升趨勢。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較高,而雌激素有增加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降低血黏度、降脂的作用,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比男性低。絕經之後,女性的代謝出現紊亂,雌激素分泌急劇減少,血液內的脂肪就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凹凸不平,並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繼而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髒病。缺血性心髒病的症狀除了胸痛外,最常見的是呼吸困難及胸悶,其他症狀往往不明顯,或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病,比如頭暈、胃痛、肩部不適、頸部、下頜疼痛等。另外,心肌梗死發作的女性中,70%的患者在1個月前有易感疲勞、失眠、呼吸急促等症狀。所以,當處於絕經期的女性出現了以上症狀時,應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排除心髒病的發生。

●骨質疏鬆是絕經後女性麵臨的另一個常見疾病。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有促進降鈣素分泌的功能,降鈣素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將血液中的鈣質沉積到骨頭裏,這樣就能保障骨骼的結實,當絕經期到來時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含量降低,雌激素缺乏導致鈣質沉積不足,骨頭裏缺乏鈣,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引發骨強度下降,骨折易感性增加,所以,老年女性容易出現骨折就是這個原因。骨質疏鬆一般出現在絕經5年後,判斷骨質是否疏鬆的最簡單方法,是看有無腰、背部的疼痛,服用消炎、止痛藥效果不明顯,且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如久坐、久立時,疼痛症狀加劇。檢查判斷骨質疏鬆的方法也很簡單,做骨密度檢測即可發現。

●絕經期也是女性腫瘤的高發期,研究證明,部分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如乳腺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子宮肉瘤以及部分卵巢癌都與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存在相關性。由於子宮內膜是雌激素、孕激素的主向靶器官,受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周期性、序貫性作用而產生子宮內膜周期性剝脫性出血,即月經來潮,這是對子宮內膜的一種自體保護機製,但是圍絕經期中見到子宮出現異常出血時,反映出來的是體內雌激素平衡失調或子宮已發生病變。

圍絕經期卵巢功能衰退,體內卵泡刺激素應激性上升,促使卵巢有卵泡生長而常無排卵,易產生雌激素,無孕激素產生,雌孕激素靶器官乳腺與子宮則長期在高濃度的雌激素刺激作用下出現乳腺過度增生,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子宮肌瘤迅速增大等,最後有可能發生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等疾病。

6絕經期的女性為什麼要重視乳房的檢查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了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由於癌細胞的生物行為發生了改變,呈現出無序、無限製的惡性增生。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是女性常見腫瘤。我國乳腺癌發病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病年齡和歐美國家恰好相反。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偏低,從30歲開始便有零星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5~55歲,比西方女性一般要早10~15年,患者多於絕經前或圍絕經期前被發現。而歐美國家70%患者都在絕經後發病,以中老年婦女占多數。進入絕經期後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有一個紊亂和重整的過程,雌激素對身體髒器的不良影響逐漸出現,這時就應該密切注意身體上的任何一點不適及異常,以做到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在服用藥物期間更要關注自己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