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點鍾,劉亞樓下崗,回住處不一會兒,幾名蘇軍士兵突然闖將進來,強行將他扭送到禁閉室關押。劉亞樓急問為什麼,軍務參謀馬卡維奇上尉惱火地說:“王鬆(劉亞樓在蘇軍的化名),你貽誤軍令,造成我軍重大損失!”劉亞樓對此指責十分詫異。原來,進攻佳木斯外圍據點的蘇軍地麵部隊進展順利,先頭分隊於6時40分便占領了“407”高地。空軍轟炸機6時50分準時將一顆顆炮彈傾瀉在高地上。前線指揮員目睹了部隊在自己飛機轟炸下血肉橫飛的慘劇,惱怒萬分,向上級指揮官告了狀。上峰嚴令追查這起嚴重的失職事故。一查,當天值班參謀正好是王鬆。得知事因,劉亞樓連聲說:“怎麼會有這等差錯?怎麼會呢?\"

“情況屬實,上級已令將你就地槍決!”聽完這話,劉亞樓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在蘇軍生活了這麼多年,他深知下級對上級隻能服從,這是命令。他心中異常難過,不是嗎,在蘇聯好不容易熬過了前後8個年頭,如今已踏上祖國大地,正思為國效力,卻要死於不白之冤。他思前想後,橫下一條心,對馬卡維奇說:“我是中共中央派赴貴國的,請轉告上級,容我在死前給家裏寫一封信,說一說

我這些年在貴國的體會、見聞和經驗,這樣也對黨組織有個交代。”蘇軍同意了劉亞樓的請求,死刑得以延期一天。劉亞樓花了足足一天時間,寫完這封給中共中央的長信,末尾,工工整整地寫上:忠於黨的劉亞樓。他請馬卡維奇在自己死後代為上呈轉交給中共黨組織。上斷頭台的時間眼看就要到了,就在這時,一道“刀下留人”的金牌從天而降:王鬆少校無罪釋放,恢複原職。原來,一位對王鬆少校頗為欣賞的蘇軍軍官經過核實,在報務員記錄上找到了王鬆少校傳達口令的內容和時間,白紙黑字,並無差錯,王鬆少校對這場“失誤”可以不負責任。這位蘇軍軍官將實情向上稟報後,上峰同意不加罪於王鬆少校,而將對方那位接聽電話的值班參謀執行槍斃。

“雷公”劉亞樓

劉亞樓將軍瀟灑英俊,卻性烈如火,人稱“雷公爺”。空軍中曾經流行一個口頭禪:“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劉司令來訓話。”1948年9月25日,解放軍攻打錦州前夕。

時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的劉亞樓將軍忽然接報,國民黨將由沈陽空運49軍增援錦州。將軍急令東北野戰軍八縱炮火封鎖錦州機場,以阻其進。次日,八縱司令、政委回電請示:“錦州有兩個飛機場,東郊機場已幾年無用,西郊機場正在使用,請示應該封鎖哪個機場?”劉亞樓將軍閱報大怒,打電話斥之曰:“兩個機場,一個能用,一個不能用,封鎖哪個,還用請示嗎?\"

又一日,八縱丟失小紫荊山陣地,未報告。劉亞樓將軍即掛電話給前線指揮所,得知情況屬實後,怒而瞪目揮拳,傳令:“不管是‘兩條腿’,還是‘四條腿’(騎馬的),嚴懲不貸。司令員也跑不了。”據劉亞樓將軍令,丟失陣地所在部隊的團長、副團長被撤職,師長、司令員受處分。命令下達後,該部隊官兵知恥而後勇,不久便奪回小紫荊山。

劉亞樓將軍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期間,某戰鬥發起前,將軍與參謀對表,某參謀說:“首長的表慢了。”將軍不信:“我這是蘇聯明斯克名表,怎會慢?”又問另一參謀,答亦然。將軍大怒,脫表砸於地。一參謀急檢視之,表麵四分五裂,時針、分針、秒針“嗒嗒”依然。將軍轉怒為喜,說道:“你們的表都快了,以我的表為準,發起進攻!\"眾參謀無一人敢言。

1964年7月7日,解放軍空軍擊落國民黨U-2型飛機後,劉亞樓代表中央軍委、國防部和空軍首腦機關專程從北京赴漳州參加祝捷大會。主持會議的一位地方領導,講話含糊不清,東拉西扯,劉亞樓當眾奪話筒,怒道:“你不懂,就不要亂彈琴!”

心係空軍文藝事業

劉亞樓將軍能歌善舞,會拉二胡、彈吉他、吹口琴,尤其擅長以彈殼吹奏各種歌曲,如《我是一個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

有一天,劉亞樓將軍率代表團由莫斯科回國經新疆,當地黨政軍舉行聯歡晚會歡迎。一維吾爾族少女表演馬祖卡舞。少女舞姿輕盈,旋轉如飛,跳至代表團成員前,誠請共舞。旋轉一圈,無一人應答。末了,少女跳至劉亞樓將軍前。將軍落落大方而起,鞠躬,伸臂撫胸作恭謙狀;少女鞠躬,伸臂做邀請狀。將軍又鞠躬,繼作恭謙狀;少女又鞠躬,再作邀請狀。如此再三,將軍隨音樂節拍緩步起舞。此時掌聲驟起。將軍掏出一塊手帕,舉過頭頂,時而翹起腳尖,作燕子翻飛狀;時而高高昂頭,作鷹擊長空狀,時而單腿跪少女裙前,手掌擊地“啪啪”響;時而蹲地圍少女旋轉,兩腿交叉踢出,口吹哨音“噓噓”響。舞畢,掌聲經久不息。

劉亞樓在當空軍司令員後,對部隊文藝工作非常重視。劉亞樓說:“空軍除了有一支幾十萬人的作戰部隊外,還應建立一支有幾百人的文藝隊伍。”在劉亞樓的直接關懷下,1950年3月25日,在長春成立了空政文工團。1958年8月,各軍區空軍文工團撤銷,空軍黨委將全空軍文工團的主力集中到空軍,組建空軍文工總團,下設歌劇團、歌舞團、話劇團和軍樂隊,隊伍達500多人。

1960年冬,劉亞樓隨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在訪問朝鮮期間,看到朝鮮方麵由3000多人演出的大型歌舞劇《三千裏江山》,很受震動。回國經沈陽途中,沈陽軍區文工團在晚會上演出了4首革命歌曲。回國後,劉亞樓把空政文工總團的領導找來,提出要以革命歌曲對部隊進行傳統教育。總團黨委為落實劉亞樓的指示,經研究決定搞一台大型歌舞劇,把中國長期革命鬥爭中廣為傳唱的曆史歌曲按時間順序配以舞蹈。在他們排練過程中,劉亞樓經常到現場指導。劉亞樓還請了一些老同誌來指導排練。總政主任譚政大將的夫人王常德,老紅軍、楊尚昆的夫人李伯釗,總政副主任肖華和夫人王新蘭都來現場指導、提意見。

1961年八一建軍節時,《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次公演,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中《十送紅軍》很快在全國廣為傳唱。

劉亞樓對於空軍第一代女飛行員非常重視,指示空政話劇團要拍一部反映女飛行員的話劇。劉亞樓把空政幾位創作員叫到空軍黨委常委會議室,問他們:“這是個碉堡,你們敢不敢攻?”他們回答:“敢攻!”劉亞樓說:“好,大力支持,有求必應!”劉亞樓親自修改他們的提綱。排演後,劉亞樓每天都要了解他們的排演情況。

1965年2月27日,話劇《女飛行員》在首都公演,深受歡迎。對於歌劇《江姐》,劉亞樓傾注了更大的心血。劉亞樓親自抓主題曲《紅梅讚》的創作和修改,經20多次才定稿。對於《江姐》,劉亞樓提出了52次修改意見。1964年9月起,空政的大型歌劇《江姐》在首都公演,一連演了20多場,場場爆滿。1964年10月13日,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觀看了《江姐》。這是毛澤東在建國以後觀看過的唯一一部歌劇。毛澤東對於《江姐》給予很高的評價,在第二天接見空政文工總團的同誌時說:“看了你們的歌劇,劇本改編得不錯嘛!是否可以不要江姐死!我看你們的歌劇打響了,你們可以走遍全國,到處演出了。”此後《江姐》在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公演,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毛澤東觀看《江姐》的第二天,正在南京主持一個會議的劉亞樓派專機將《江姐》劇組的編創人員和主要演員接到南京,表示祝賀。

淡泊名利

大連是工業城市,日軍侵占後,苦心“經營”,把這裏當作侵略中國的橋頭堡之一。到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時,日軍已在大連蓄積了大量軍需戰略物資。1945年冬至1946年間,東北、華北、華東各解放區後勤部門,紛紛派員來大連籌集軍需物資。蘇軍當局為此幾次向大連市委提出:不要把物資都拿去了,以免影響本地恢複生產。

在這個問題上,大連市委也請劉亞樓出麵幫助疏通。劉亞樓找到蘇方領導申述:中國共產黨是堅決執行恢複生產的經濟政策的,各解放區來采辦物資,雖拿走了一些東西,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資金,不會把大連拿垮。何況,中國同誌隻是把這裏作為後方基地來支援前線,沒有要把東西都拿走的意圖。劉亞樓還進一步解釋說,中國同誌對蘇聯是友好的,完全可以信賴。我們中國有句古話,“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東西拿走了,人不是還在這裏?蘇方領導一時語塞,隻好笑了笑。大連市委根據劉亞樓的“摸底”,認清了政治形勢,清除了疑慮,更好地發揮旅大這一後方基地的作用,有力地支援了華東、華北、東北等解放戰場。在複雜的形勢下,劉亞樓巧妙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