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怎麼找到她(1 / 3)

十幾個郎中在太守府的別院匆忙進出,惶急進去,歎氣出來。

一天一夜,貴人身體不見好轉,情況愈下,灌藥紮針無效。

郎中們在隔壁廳內用早膳,鎮北王大步跨入。

“見過王爺。”眾人起身一禮。

“不必客氣。”鎮北王揮手,整衣危坐,“本王過來,是想問問沈大人的病情。”

郎中們麵麵相覷,躊躇半晌後,一位長臉白須的長者站出,如實道:“大人情況不太好。本就腹中一箭,餘毒未清,現又悲憤交加,氣惱攻心,毒素侵入肺腑,藥石難醫。”頓了頓,歎道,“關鍵醫者難醫不想醫之人啊!”

前幾句鎮北王聽得懂,這後一句模棱兩可。他問,“此話怎講?”

長者坦言,“大人心氣鬱結,求生意誌薄弱。照此下去,神仙難救。”

鎮北王沒想到赫赫有名的酷吏沈階居然是個情種。訝異之餘令人惋歎。

他回想自身,心念一轉,追問,“可有法子使大人暫醒?”

長者疑惑,“王爺……?”

鎮北王肅容,“你且說有沒有法子。”

長者和幾個郎中商量少頃,稟明一策。

火中取針,紮人中、百會、十宣,沈階掙紮片刻,幽幽轉醒。

卻是往漱盂裏又嘔一灘血。

鎮北王看了眉頭直皺。

沈階以白帕拭唇,寂然淡笑,“勞王爺煩憂了。”

鎮北王接口,“你和太子年歲相仿,按輩分本王稱你一聲賢侄。”

他觀沈階容姿,麵色無血,雙頰瘦削,目中沉寂如死水,逃亡加重傷數十日,竟有氣息奄奄之象。

一年前皇帝壽誕,他曾在宮宴上見過沈階,雪裏青鬆,冷肅倨傲,抬袖俯眉間,何等意氣風發。

如今,隻歎:男兒有淚不輕彈,人間自是有情癡。

鎮北王作閑敘狀,“本王如你這般年紀,得一幼女。王妃因產後出血身亡,我深感遺憾,後來向父皇自請鎮守涼川,為的是女兒能常與王妃娘家多走動,我也能多照拂王妃家人。”

他勸道:“你與夫人雖未誕下子女,但想想夫人的家人,她總有沒了的心願。”

沈階垂目,默然不語。

杜窈窈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翠娘,他曾與太子提過此事。哪怕有一天他不在了,太子也會幫忙照料一二。

沈階無法原諒自己。活了半生,費盡機心,爭權奪利,到最後連心愛的女人護不住,害她死得那麼悲慘。

人固有一死,他合該用命償還對她的歉疚。

鎮北王見言語無果,又道:“夫人遇害,除你之外,沒幾人真心想為她報仇,也沒那個能力。此事牽連甚廣,金都山匪,劍南阮護,烏桓王後,賢侄需得保重身體,手刃仇敵,以慰夫人在天之靈。”

沈階掩嘴,重重咳嗽,仿佛要把心肝膽肺全咳出來。唇邊鮮血肆流,眼中卻燃起一簇簇複仇的火焰。

說得沒錯,他縱是死,先替窈窈報仇雪恨不遲。

鎮北王看這形勢,不知沈階能不能活。他以旁觀者的角度揣摩、寬慰。

“聽說夫人是被嚴謹活埋,有沒有一種可能,她昏迷中存在意識,為人所救。醒來誤認是你所為,恨你、怨你,我們看到的那具水泡女屍,說不準是她使的金蟬脫殼之計。”

沈階電光石火一瞬清醒,這真是杜窈窈能想出來的計謀。

屍體隻有衣裳和證物,肉身一點無法辨別。

不完全確定她是真死、假死。

“謝王爺提點。”他心頭升起希望。

他要找到她,不管翻山越海、挖河刨地,活要見人,死……要見到全部麵貌的屍。

憑著這份不死心,沈階的身體一天天好轉。在金都休養數十日後,啟程回京。

他帶回杜窈窈的衣物和證物,把那具女屍,暫且留在了金都。找一處風水寶地厚葬,派官兵日夜把守。

傷勢未愈,餘毒未清,沈階向太子述完職後,楚政命他靜養三月,並遣太醫隨侍沈府。

他養傷期間,隻是不操勞禦史台的公務,對金都截殺一事逐人分析。

先是經楚政的手,問責南詔國王,聯絡烏桓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