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名中外的長安街,有“神州第一街”之稱。它初建於明代,是興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內外城時最主要的道路。據相關資料記載,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它與皇城同時建造,是明代興建北京城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長安街,含長治久安之意,其名取自盛唐時代的大都城——“長安”。

明清之時,長安街僅長七、八裏,有十裏長街之稱。當年從長安左門至東單牌樓,名為東長安街;從長安右門至西單牌樓,稱西長安街。1940年,內城城牆的東西兩側的建國門與複興門被拆開後,成為近代長安街的雛形。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曾是矗立在天安門前東西“橫街”上的兩座“三座門”。新中國成立後人流大增,對來往車輛和行人不太方便,每年都在此處發生數百起車與車相撞或車與人相撞的交通事故。於是在1952年前後,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這兩座“三座門”被拆除。之後,隨著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長安街作為體現首都政治、文化和外交功能的中華大道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如今的長安街以天安門廣場的中軸線為界,分為東、西長安街兩大段,東至通州,西達石景山區,路麵寬度50至100米,總長約94裏,有“百裏長街”之譽。長安街筆直寬敞,橫貫京城的正東正西,正好與縱貫京城南北的中軸線垂直相交於天安門前。有關專家學者認為,這就決定了北京城的中心坐標及其四周大街小巷的走向,使整個北京市區以科學的經緯線、縱橫交錯的格局,展現出“棋盤街”式的市容市貌,恢弘壯觀。

嚴格意義上的長安街,是指東起建國門,西至複興門,全長13.4裏這一段路。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長安街不斷地進行分段改建,長安街的東西兩端逐步向外延伸。即,長安街的延長線,西從公主墳向西又延伸至首鋼東門,東從大北窯向東又延伸至通州運河廣場,總長度達94裏,亦稱百裏長街,也被稱為“神州第一街”。

長安街上有多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古建築名勝。如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始建於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承天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在五洞牌坊後延伸著一條筆直的中央禦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1651年(清順治八年)改建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在明清兩代的500年間,天安門是新帝登基、皇後冊封而頒詔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傳臚、招賢取士的場所,也是皇帝出征或赴太廟祭祖的必經之路。在我國近現代史上,天安門前曾上演過彪炳中國革命史冊的“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等重大曆史事件。新中國成立以後,長安街上的天安門,這座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傑出智慧和血汗的建築,以其特有的巍峨與莊嚴,象征著一個古老文明的新生,並出現在中國的國徽上,成了偉大祖國的象征。

天安門廣場,是明清時代天安門前的一個“T”形宮廷廣場。當初,這個封建皇帝的宮廷廣場封閉而嚴密,沿廣場的邊緣築有紅牆,紅牆內側並建有“連簷通脊”的千步廊,是封建皇帝舉行盛大慶典等重要活動的場所。廣場北至天安門及兩側皇城南牆,天安門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寬敞的“橫街”,該街東西各有一門,即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在民間,東西長安街便以此得名。宮廷廣場南至明代的大明門(清代改稱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叫中華門,後被拆除),出大明門過一條棋盤街(亦稱天街)便直達正陽門。如今,天安門廣場是一個雄偉、莊嚴的人民廣場,並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廣場。

今天的中山公園,是明清時的社稷壇,也是古都北京曆史上的第一座公園,原稱中央公園。是在我國近現代名人、時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兼北京市政督辦朱啟鈐的創意和主持下,將荒廢的明清社稷壇辟為公園的。社稷壇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製度,改建為社稷壇,這裏曾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民國時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於191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