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天安門城樓東側的太廟,原是明清兩代皇家的祖廟。太廟始建於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改建。此後於清朝順治八年、乾隆四年屢次修葺與擴建,太廟麵積約為13.9萬平方米,太廟的主體建築為三大殿,大殿對麵是大戟門。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這裏曾是皇帝舉行大祀之處。在明朝時太廟歸內府神宮,清朝時歸太常寺。明清兩代每逢新皇帝登基,或有親政、大婚、上尊號、徽號、萬壽、冊立、凱旋、獻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及歲暮大袷等等,均需告祭太廟。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於1926年將其命名為和平公園對公眾開放,兩年後歸內政部。1932年(民國20年)改為故宮博物院分院,次年8月對外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毛澤東主席同意,周恩來總理將太廟劃撥給了北京市總工會,太廟從此成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西單和東單是原西單牌樓和東單牌樓的簡稱。西單在曆史上曾存在過多處著名的文化場所和大型寺廟。現北京圖書大廈與民航大樓一帶即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雙塔慶壽寺的原址。1954年,雙塔慶壽寺(原西長安街28號),在擴建西長安街時被拆除。據有關史料記載,雙塔慶壽寺,金代初始建,稱大慶壽寺,元初重建。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重修,改稱大興隆寺,又名慈恩寺。1535年(嘉靖十四年)毀於大火。1536年(嘉靖十五年)改為講武堂、演象所。當時的雙塔位於寺的西側。一座塔有9級,稱“天光普照佛日圓明海雲佑聖國師之塔”,另一塔為7級,稱“佛日圓照大禪師可庵之靈塔”。
西單商業區的曆史可追溯到明代。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這裏是通往京城西南廣安門的主要路口,從西南各省陸路而來的商旅和貨物,都要由盧溝橋至東到外城廣安門,經菜市口向北進入內城宣武門,再經過西單進入內城各處。由此,西單一帶興建起了各種店鋪、飯館、酒鋪、文化場所等。明清之際,西長安街附近的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刑部、都察院、鑾儀衛等衙署多到西單周圍采辦購物,推動了這裏的商業發展,促使西單成為長安街上的一處熱鬧的商業中心。
我國近現代名人朱啟鈐是中國現代市政建設的創始人之一。清末曾任京師內外城巡警廳廳丞、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監督等,後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代理國務總理、內務總長等。在其任上,為了便利北京的交通,他力排眾議,打通了京城的東西南北中軸線,為今天的長安街和北京城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當時的大總統府曾設在中南海,朱啟鈐把中南海南側的寶月樓下層改建為“新華門”,拆除內側的皇城牆,使大門直通長安街。此外,他還主持打通了府右街、南長街與北長街、南池子與北池子等,使之與長安街相連,開通了京城南北方。
知識鏈接
天安門:中國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位於北京市區中心。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改稱天安門。在約2000平方米的城台上,聳立著重簷歇山式屋頂的木結構城樓,麵寬9間、進深5間,圍以欞花格扇。磚砌城台下部有南北貫通的5條筒狀通道。城台、城樓通高33.7米,城樓下是金水河,河上有5座漢白玉的金水橋。城樓前兩對石獅與華表巧妙配合,使天安門成為具有完善藝術風格的莊嚴、雄偉的建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天安門又經過多次修葺,並改建了天安門廣場,成為全國人民政治活動的中心。天安門已成為中國的象征,它的圖形是中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王府井大街,全長約1.5公裏,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
遼、金時代,王府井還隻是一個不出名的小村落,元代以後,人煙逐漸稠密,當時稱之為丁字街。
明代,這裏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規模,改稱十王府街。清代廢十王,改稱王府街或王府大街。
1915年,北洋政府繪製《北京四郊詳圖》時,把這條街劃分為三段:北段稱王府大街,中段稱八麵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與王府合稱,就成了王府井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