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長教育2(2 / 3)

孩子在沒受挫折前,要讓孩子有遭受挫折的心理準備,當孩子受了挫折,就要給孩子鼓勁,讓孩子鼓起勇氣,看到希望。因此,那天家長會回來,我表揚了女兒分析報告寫得好,思想狀況也讓我滿意,這樣平靜地對待成績,平靜地繼續努力,終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獨生子女在愛護和被捧的環境中長大,不僅沒有受挫折的心理準備,而且以我為中心的習慣心理還會導致盲目地自高自大,具體表現就是什麼事都是自己做得對,遇到困難便抱怨他人,也抱怨所處的環境和條件。

有一個朋友在縣裏當領導,他兒子髙考後他給我打來了電話,說他的兒子考得不好,隻能上我們學校了,要我給幫忙選擇一個專業。開學時,他領了兒子來報到,中午吃飯時,他不停地為兒子惋惜,說兒子很聰明,學習也不錯,就是一遇考試就考不好。然後又說孩子一直不願意上這所學校,說要補習一年再考某大學,但他考慮到孩子已經補習一年了,再補習孩子的年齡就大了。他的想法是本科就讓孩子在一般大學讀,考研究生時再考一所名牌大學。他說這些的時候,他的兒子一直惱著個臉,一副受了委屈苦大仇深的樣子坐在那裏一言不發。我當時就覺得他的看法想法有點不切實際。孩子第一年高考不上線,補習一年後又考了這麼個成績,就應該多從孩子的身上找找原因,盲目地吹捧孩子,很可能讓孩子更認不清自己。以後我們便沒什麼聯係。大概三年後他突然給我打來了電話,說兒子所在的學院通知了他,說他的兒子累計已經有六門課程不及格,但這事他一點都不知道,他一直以為兒子的學習很好,兒子也是這麼告訴他的。第二天一早我們還沒起床,我的電話就響了,他說他已經來到了學校。因還不到上班時間,我便領他來家裏。談話中我才得知,他的兒子一直在努力學習英語,而且要考某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所以平日學習時,他兒子根本不用心學現在的專業課程,意思是專業課程學一點能畢業就行,其餘時間都用到了英語的學習上。可他兒子現在的專業是生物技術,雖說他兒子的英語學得還不錯,已經過了四級,但我覺得跨專業考名校的研究生,那也是個問題。他告訴我,他原來也不同意兒子的想法,但兒子非要這樣做,而且決心很大,學習的熱情也高,他也就同意了。讓他想不到的是兒子這麼多的課程不及格,學院通知說按規定學士學位證是拿不上了,如果補考再有不及格的,連畢業證都拿不上了。我帶他到學院後,負責人說他的兒子雖然不搗亂,但常常不來上課,除了外語好一點,其餘課程的成績都很差。但此時他的兒子仍然覺得沒什麼,也拒絕現在就補考,說馬上要研究生考試了,等考完研究生再說補考的事,而且還說他考上那所大學的研究生後,本科畢業證就不要了。我們雖然知道沒有本科畢業證,即使考上研究生,最後人家也不會錄取他,但大考在即,我們也隻能讓他先考研究生,等考完了再說。最後考研究生的結果不說大家也猜到了,他的考試成績連最低控製錄取線都沒達到。這樣一下又把孩子從心理上擊垮了,補考的信心也沒有了,甚至想棄學去經商。這樣他的父親又來到學校。這回我覺得應該給孩子一點挫折教育,應該告訴他挫折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關鍵是你怎麼對待。這時他的父親也清醒了許多,覺得孩子確實有點言過其實,以前有點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孩子。那天我和他的父親對他說了許多,我們告訴他人生的艱難,也告訴了他做事要腳踏實地,要一步一步地來,即使踏踏實實地去做,也不會一帆風順,人生總是有低穀有髙潮,在低穀時,不要氣餒,在高潮時,不要驕傲等。在我們的開導下,他雖然態度有所改變,也同意好好複習爭取補考及格。但我們給孩子的挫折教育還是晚了一點,讓孩子付出的代價也大了一點。

挫折教育並不是事情發生了才教育孩子,而是平日就應該給孩子多講一些這方麵的事情,否則很可能出現麻煩,因為這方麵出的問題已經屢見不鮮,前不久本市一個平日學習很好的初中女生,偶然被老師批評了幾句,回家竟然跳樓自殺了。我們學校也有一個大學生,高中時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後,竟然一下精神失常,然後便杳無音信,至今四五年過去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幾年來把父母折磨得痛不欲生。可見挫折教育也不是可有可無,正確的方法是,我們既要給孩子鼓勁,也要提醒孩子,萬一遇到不順利和挫折,該如何對待。

6讓孩子既要有遠大的理想,又要腳踏實地

沒有遠大的理想,孩子就沒有前進的目標和動力;沒有目標,孩子就會無所事事不知該幹什麼。但有了遠大的理想,就要指導孩子去一步一步地走。

但孩子的理想是在學習中一步步確立的,也是容易變化和動搖的,但學習期間,孩子的理想應該是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然後才能談具體的理想。如果不好好學習,不掌握基本的知識就談具體的理想,理想就很可能是一句空話,也很可能誤了孩子。

我的女兒很小的時候,當問她長大了要幹什麼時,她回答說要當醫生。問她為什麼,她說要給人打針。這當然是因為她那時特別容易感冒,因而經常去醫院打針。再後來問她長大了想幹什麼,她回答說要收報紙。這話讓我們沒想到,我們大笑一場。再問她為什麼,她說收報紙能給人好多的錢。這讓我們一下明白了。因為我們那時住房緊張,根本沒地方放書和報紙,過一段時間就要賣報紙和書,而且還頻繁搬家,每次搬家都要賣很多書報雜誌,在女兒看來,收報紙雜誌的會給我們錢,我們能從收廢報紙的人手裏拿到錢,收報紙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了。再後來我們給她講的故事多了,她自己也能看書了,這時她的理想就慢慢變成了當科學家、當作家。這時我們告訴她,當科學家、當作家,都要有很多的知識,而且要上到大學,還可能讀到研究生,而且要讀很多的書,然後再告訴她要好好學習。這樣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心裏慢慢就會有一個理想,那就是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才能當上科學家作家。有件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年孩子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因妻子的侄女要考大學,要妻子幫助選擇報考誌願,妻子便從學校招生辦借來了一本全國大學招生文件彙編。我女兒在翻看這本彙編時,問我哪所大學最好。我隨口告訴她北大清華最好。晚飯後妻子翻看那本彙編時,發現女兒把北大清華兩所學校用鋼筆給圈了起來。問女兒為什麼要圈起來,女兒說我就要考這兩所好大學。這樣我們當然很高興,也好好把她鼓勵了一番。過後我覺得女兒有這個決心很好,於是我便有意識地把北大清華的輝煌曆史和名人趣事講了許多,以後如果話題說到這兩所大學,我就盡量多講一些,讓她有更多的向往。但理想終歸是理想,那時我們當然不敢真的當成現實,甚至想都不敢真這樣想,之所以鼓勵女兒,隻是讓她好好學習罷了。可對我的女兒來說,這真的成了她奮鬥努力的目標。

女兒雖然有這樣高遠的目標,但我和妻子還是冷靜的,覺得隻有目標不行,有目標如果認不清實現目標的艱難,女兒就會盲目地樂觀,就不會認真地腳踏實地地去做。這時我們便給女兒有意識地講這兩所學校的招生名額很少,我們周圍的人還沒有考上這兩所大學的等等。這樣說的目的,一是讓孩子踏實努力,二是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因為即使到了高中階段學習特別優秀,也不能保證就能考入這兩所大學,如果沒有心理準備,孩子會出現思想問題。因為我們教育孩子,既要讓孩子有遠大的理想,又不能盲目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的理想隻能是幻想,把幻想當成現實,對孩子的危害更大。正因為采取了這樣理想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我的女兒到了初中階段,就對自己考什麼樣的大學有了個冷靜的定位,每年高考結束,她更多地關注人大複旦的錄取分數線,有次女兒問我,說按目前的情況,她能不能考上人大。我告訴她,你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北大,但到時考上什麼學校就上什麼學校,不要定具體的學校,上什麼學校都一樣,因為大學隻有四年,在人生中隻是很短的一段,條條大路通羅馬,許多有建樹的人,並不一定是名校畢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她減壓,因為隻有沒有壓力,才能輕鬆愉快地學習。

但我這裏重點強調的是,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理想目標,但不能給孩子定死任務,比如必須要考上什麼學校,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學習壓力,很可能會事與願違,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在這方麵我也是有教訓的。

那年去北大參加自主招生的筆試麵試後,女兒當然要遊覽校園,更主要的是看看她報考的那個係。當看到那座古樸典雅的小褸時,我女兒說一下就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感覺這就是她心目中的那個係,幽靜典雅寬鬆自然,和她的理想是那麼地默契,仿佛這座建築這個係早就存在於她的心中。於是女兒拍了許多照片。女兒剛回來時是興奮的,但很快便轉人了憂慮,然後又是焦急憂愁,時不時就不由得說萬一預錄不上怎麼辦。煎熬了兩個多月終於拿到了高考加二十分預錄的通知,但女兒高興了幾天便又開始焦慮,而且這次比等待預錄結果更讓女兒心神不寧,時間也更加漫長一些,因為這次已經離目標更近了一步,眼看到手了當然不能失去。這時的女兒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我無法描述,但晚上學習時,她經常會過來說萬一考不上怎麼辦的話。有天過來抱住我的胳膊說她怕。我問怕什麼,她說萬一考不上,她該怎麼辦。我告訴她考不上就考不上,考不上還可以上別的大學,但她立即說不。其實我和妻子的心情也比女兒好不到哪裏去,我知道,雖然高考要加二十分,但一道大題分值二十分的考題也有,如果一念之差或者剛好是她不熟悉的,那麼失去二十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她的心情這樣緊張,肯定要影響高考。這時本來應該好好給女兒減壓,但當時我們也急昏了頭,當然也是一定要考上的心理作怪,我卻采取了給孩子鼓勁的做法,我告訴女兒一定能考上,因為加二十分不是個小數目,往往一分都要壓好多人,二十分至少可以壓過幾百人。其實這種必勝的鼓勁,就是在增加孩子的壓力,因為孩子清楚,二十分在五門課程的考試中得到和失去都是很輕易的,而且北大在全省就招十名文科生,全省考進前十談何容易。我這樣空洞又不切實際的盲目鼓勁,當然不可能讓孩子輕鬆放心,隻能更加重孩子必須要考上的心理負擔。我現在想,如果當時很輕鬆地告訴孩子考上考不上無所謂,然後給孩子減壓,讓她多想想別的學校,情況就會好一些。可我們始終沒有這樣做,導致孩子在考試前煩躁,學習時也不是踏實輕鬆地認真全麵複習,而是看那些往年的考卷,甚至有猜題押題的僥幸心理。到臨考前,孩子更是如履薄冰,甚至緊張到了失眠的程度,而且幾次問我是用藍色墨水答題好還是用黑色筆答題好,然後反複試是藍色好看還是黑色好看,她想的是墨水顏色好看閱卷老師可能會舒服一點,然後給分可能會好一點。以這樣的心態考試,結果當然不會理想,他們班有兩名學生高考分數進了全省文科前十名,她卻比平時要少考二三十分,幸虧有加的二十分,才沒有落榜北大。

現在有不少家長領孩子去北大清華參觀,這當然也是教育孩子樹立遠大目標的一個辦法,但我覺得如果去參觀,最好是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就去,如果孩子大了,去參觀效果就不會太好,因為這時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學習成績和辨別能力。如果孩子學習不太好,那麼孩子參觀後就會產生自卑心理甚至更沒有努力的信心。如果孩子學習成繢好,那麼參觀後很可能有思想包袱,越想得到,就越怕失去,從而影響孩子輕鬆愉快的學習,也影響孩子高考的發揮。

我的女兒因為是學中文,她前幾年並沒有出國的打算,覺得中文在中國學就可以了。去年大學畢業時,我想讓她出國去看看,因我姐姐的女兒在英國,便讓她去探親。她去後遊覽最多的地方就是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而且拍回來很多照片,她覺得那些大學確實不同一般,也不愧是幾百年的大學。這樣她也有了出去的想法,她覺得多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使自己的眼界更寬廣、思想更深刻。

孩子沒有理想和目標就沒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但如果把理想目標定得很高而且又當成一定要實現的理想,那麼這個理想就很可能會變成負擔。事物中充滿了辯證法,遠大的理想也是一把雙刃劍,掌握得好,就是有力的武器?,掌握不好,就是捆綁手腳的繩索。

我熟悉的一對夫妻,兩人都是博士。正因為兩人學曆都高,便認為自己的孩子的智商也高,而且還常開玩笑把自己的孩子稱為“博士後”。我的女兒考上重點髙中的奧數班後,這位博士母親便來問奧數班的一些情況。閑談中我說這個班都是全省的尖子生,省城以外的學生占很大的比例,考這個班除了學習好,也得碰點運氣,稍不留神可能就考不上。誰知我認為很真誠的話,她卻一下半玩笑半認真地說:“你的女兒能考上,我的兒子肯定能考上,我們兩個的智商,怎麼也比你們兩口子的智商髙,我的兒子靠遺傳,也不應該在你女兒之下。”我當時再不好說什麼,因為她把學曆髙當成了智商髙,也把遺傳看得太重。她兒子考高中時,隻考了一所一般的高中,但她卻不檢討自己,更不客觀公正地全麵考查自己的孩子,而是幾次在眾人麵前批評考試的那套試題,說那套試題有多少漏洞,有多少東西不科學。我的女兒考上北大後,她又來問北大的情況,問哪個專業最好,言談中給人的感覺好像不但進北大沒問題,專業也任由她選。那天她也帶了她的兒子,我隨便問了幾個問題,感覺她的兒子讀的書並不多,言談也有點輕浮,不如我的女兒沉穩。高考時,她的兒子隻考了所一般的部屬大學。這本來也正常,但她卻一下失望痛心得不能自拔,而且更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一下氣得病了一場,而且一年多沒心思幹什麼事情,從此母子之間的關係也有了隔閡。這位母親有時會對人說她想想兒子就來氣,兒子有點命不好。至於兒子,更是一下沒有了信心,見了人也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