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的人是人人敬佩的人,也是人人喜愛的人。
我剛結婚那年,因母親生病,我去老家接母親來我這裏。因母親不喜歡吃方便麵,而且有病,我便帶母親去火車的餐車去吃飯。那天餐車供應炸雞塊和米飯,我便給母親要了一份。那時雖然已經不再挨餓,但吃肉還算是奢侈。我坐在旁邊看著母親吃飯時,服務員感覺我是錢少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份,便問我為什麼不吃。其實我已經吃過了方便麵,我也有暈車的毛病,不想吃東西。當我說我已經吃過了時,服務員有點感動,她認為我是個孝子,自己舍不得吃肉,給老母親吃肉。剛好有幾位列車員也在一邊吃飯,服務員便過去對那幾個列車員小聲說我。我聽到一個列車員說我們不是母子,而是嶽母和女婿,是沒過門的女婿巴結未來的老嶽母。一會兒服務員又過來了,問我母親喝不喝湯,湯可以免費。然後服務員乘機問我們是什麼關係,得知是母子時,連說我是大孝子。我急忙解釋不吃的原因,她還是稱讚我孝順,然後問我在哪裏工作,有沒有對象,如果沒有,她給我介紹一個。
勤勞是有責任心的表現,古代人特別強調勤勞,當然,勤勞多數情況下也是生活所逼。今天孩子已經沒有了吃穿的壓力,但今天的競爭卻比過去更加激烈。過去一般來說足不出戶,吃飽穿暖就無所求了,今天麵對這麼多的誘惑,如果孩子不勤奮學習,進入社會就會感覺壓力很大,這個壓力當然不是吃穿的壓力,而是精神的壓力。最近報載自殺率上升,基本都不是生活貧困,而是感覺人家有那麼強的工作能力,人家工作生活都那麼地輕鬆,相比之下就感覺自己吃力,就感到自己沒有前途,因而就畏縮放棄努力。如果有了勤勞的思想和性格,就不會那麼悲觀,也不會懼怕困難,當然就更不會去自殺。
培養孩子勤勞勤奮,也要從小做起,具體的辦法就是從小給孩子訂立規矩和製度,比如幾點起床,沒有特殊原因,到點就必須要求孩子起來,訂立幾點看書幾點玩耍幾點回來,就必須要讓孩子做到。如果孩子能遵守規定按時作息按時完成任務,那麼我們就說孩子是勤勞勤奮的,因為孩子把應該做的都圓滿地做了,這當然就是勤奮。可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孩子會提出要求,比如媽媽我多睡一會兒,爸爸我再多玩一會兒。每當這時,父母一般都會遷就孩子,如果是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以為父母的話是可聽可不聽的,是可以靈活多變的,訂立的製度,也是可遵守可不遵守的。有了這樣的思想,父母的話不僅越來越不算數,孩子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偷懶思想,今天多睡十分鍾,明天多玩一個小時,後天又會草草完成作業。這樣當然會養成偷懶耍滑的習慣,這當然是和勤勞相悖了。
勤勞並不等同於吃苦,勤勞是按時按需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但人們往往認為勤勞就是幹活時間長,這當然不完全正確,如果需要幹活時間長,那麼你長時間幹活這是勤勞,如果不需要長時間地幹活,你仍然長時間幹活那就不是勤勞而是徒勞。如果你幹完活後有空餘時間,那麼你出去打打球放鬆放鬆,讓生活很有節奏,這也是勤奮這也是勤勞。
有父母會說,這樣精心去培養孩子,也確實太累了。可是我要說的是,培養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得用畢生的精力去培養,也值得用畢生的精力去培養,培養的成果也會讓你得益一生。如果父母怕吃苦或者不願意吃苦,那麼父母本身就不是一個勤勞的人。
勤勞和節儉是密不可分的,勤勞的人往往也是節儉的人,因為他知道一切都來之不易。勤勞的人是有責任心的人,節儉的人同樣也是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我要說,節儉不是窮富的問題,節儉是一種品德和責任心。
這些年在學校工作,便很注意觀察學生,發現有的學生家庭情況很差,自己卻穿戴得特別講究,而且人家穿啥他也穿啥,人家玩啥他也玩啥。如果家裏的父母來,走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出極大的反差。有一位同學的父親來學校看望兒子,發現兒子要扔掉軍訓時穿的那套衣服時,便急忙自己穿上,而且說很好,於是同宿舍的人便把自己的軍訓服也給了這位父親。這時,兒子卻當場斥責父親,說父親給他丟了臉,結果是父子兩人大吵了一場。我聽到這件事心裏不是滋味,我知道,這位學生愛好輪滑,也常看到他穿著七八百塊錢的旱冰鞋在馬路上滑來滑去。我想,如果這位同學節儉一點,如果這位同學有點孝心,他用買旱冰鞋的錢不知能給父母買幾件衣服,而且軍訓服也不會扔掉,自己幹活兒時也可以當勞動服穿。
節儉和小氣不同,節儉是不浪費,節儉是該花的錢花,不該花的錢不花。小氣是不管該不該花都不願意花,而且是隻給自己花而不給別人花。我們要孩子節儉,但也要孩子大方不小氣。
我的女兒從小就比較節儉,除了她的興趣都放在了看書學習上外,也和我們對她的節儉教育密不可分。我們除了教育她金錢來之不易,在具體的穿戴打扮上,也注重實際,從不把她打扮得過於顯眼,也不讓她感覺出她的穿著與眾不同,在生活上,就讓她感覺到普普通通。女兒上大學後,怎麼花錢完全由她,而且我們是一次給她的存折上打夠花一年的錢,但她總是花不完,再給她的存折上打錢時,她總是說有,這讓我不由得想到那些按月給孩子打錢,按月控製孩子花錢的父母。其實你本來應該完全放心地把花錢的權利交給孩子,而且告訴孩子家裏的經濟情況,這樣孩子自己就會有一個花錢的計劃,自己也會約束自己,就像承包責任製一樣。如果總是控製孩子花錢,孩子就會有一種反控製的心理,也有一種不被信任的心理,也有一種自己是局外人的心理。這種心理會導致逆反,會自覺不自覺地覺得他花的不是父母的血汗錢,好像是包工頭應該給他的打工錢,其結果就會導致花錢不心疼,也不節製,沒有了隻知伸手要,甚至想辦法哄騙父母的錢。
但小氣自私的孩子是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我們要孩子做到的是又節儉又大氣。在這方麵我也常這樣教育我的女兒,她在這方麵做得也讓我滿意,到現在,我的女兒依然衣著樸素,不僅不讓我們給她買那些很貴的名牌衣服,而且也不穿那些很張揚很暴露的衣服,平日也不化妝,隻抹些常用的潤膚油。我們有時勸她買點名貴化妝品,她會開玩笑說她是天生麗質,許多人見了她已經說她像大S了,再打扮得太惹眼,會影響她的學習和生活的。但她卻舍得給我們買東西,去年從英國探親回來,就給我用英鎊買了一雙皮鞋,折合成人民幣當然就很貴了。今年春節回來,又給我買了一條很貴的皮爾?卡丹皮帶。如果我的妻子和女兒走在一起,你會明顯地感到,我的妻子穿得比女兒好,衣服的價錢也比女兒的高。
不少父母溺愛孩子也表現在給孩子的吃穿上。如果你在大街上看看孩子身上的衣服,你就會發現,有不少十幾歲的孩子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有父母說不給買不行呀,孩子間互相攀比,人家的孩子穿什麼牌子的,他回來也要。但父母很少考慮這樣攀比的原因和後果。其實原因很簡單,之所以攀比吃穿,主要是一個興趣和注意力的問題,孩子把興趣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吃穿方麵,孩子當然會攀比和追求這些東西。如果孩子把興趣和注意力放在學習方麵,孩子就沒興趣也沒精力去考慮吃穿。追求穿戴名牌的後果會嚴重地影響學習,穿不上名牌時孩子會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穿戴上名牌後,孩子又會有一種心理優越,而且時時注意自己的穿戴,時時在人前表現自己的穿戴。如果穿戴很貴,孩子的心裏更是會時時注意在自己的身上,久而久之,心理的優越就會變成一種傲慢和輕浮,不僅不會腳踏實地努力學習,還會生出一些更不切實際的想法。另一方麵,追求穿戴名牌的孩子容易發生早戀,因為穿戴名牌,就往往會有一種給異性看,從而吸引異性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是早戀的開始。
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努力學習的學生,有其他愛好的學生,穿戴就會很隨便。
孩子的主要任務畢竟是學習,如果孩子注意力放在奢侈品的消費上,就應該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追求奢侈品,是孩子精神不充實的表現,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禮貌是一個人綜合素養和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我們培養孩子,當然是要孩子全麵發展,孩子的學習好隻是一個方麵,而外在的表現往往更加重要,這些外在表現的重要體現,當然就是禮貌禮儀。
禮貌就是對別人的尊敬。你尊敬別人,別人才會尊敬你。禮貌也是謙虛,謙虛的人才懂得尊敬別人。禮貌的具體要求,大致就是品行端正、舉止大方、言談得體、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等等。如果一個孩子很有禮貌,即使小的時候學習成績差一點,將來進人社會,情況也會大不一樣,不僅會受人歡迎,工作起來也會如魚得水。
我工作快三十個年頭了,每當和同學們聚在一起談論這麼些年來的得失時,大家總會感慨說命運就是性格,就是為人處世,然後總要回憶上學時的一些人和事,也總要談論我們的一位同學。在學校時,這位同學學習並不出眾,給人的感覺是不喜歡拋頭露麵,也不和人爭論爭執,別人說,感覺他是在靜靜地聽,別人如果說他的壞話,他也不會很生氣,感覺很沉穩老練。但這位同學卻和誰都能合得來,而且幹活也很積極,打掃宿舍提水倒垃圾,他都默默地去幹,如果宿舍裏來了誰的家長親戚,他都能像對待自己的親戚一樣跑前跑後熱情招待,當時我們就覺得他是最有禮貌最有修養的一個人,而且如果選舉什麼,大家也願意選舉他。畢業分配時,他分配得並不好,但十多年下來,他就突出了起來,特別是進入政界後,優勢就更加明顯,職務也越來越高。
現在不少家長隻注意孩子的學習,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性格培養,特別是缺少對孩子進行一些傳統美德的教育,這不能不說是教育孩子的一大失誤。因為既然是傳統美德,而且千百年來流傳公認,那麼肯定就是做人的經典的東西,如果對孩子進行傳統美德的教育,而且孩子身上具有了更多的傳統美德,那麼孩子也就是大家公認的好孩子,公認的好孩子,當然就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相反,如果隻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忽略孩子的品德培養,孩子雖然學習很好,但待人傲慢,誇誇其談,舉止粗俗,那麼這個孩子也不會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而且這樣的孩子前途也不會太好,孩子進入社會,就沒有後勁,就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甚至為社會所不容,因為人是社會的產物,現代化大生產更需要密切的合作,進人社會工作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顯得更為重要,這時處理社會關係方麵的能力往往比學到的書本知識更為重要,如果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當然就會處處碰壁。
我知道的一個孩子,在小學中學時學習一直特別地出眾,而且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因為學習好受到了眾人的寵愛,父母也隻看到了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思想品德方麵的教育,孩子的表現就是特別地傲慢自大。大學畢業時本可以讀研究生,但孩子說研究生沒什麼讀頭,導師也就那麼點水平,他的水平也可以了,他還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家長也覺得孩子的話有道理,便同意孩子進人一家大公司工作。現在孩子工作已經快十年了,仍然還是個小職員,而且三十出頭了,也沒結婚成家,他母親說兒子說了:看不上他的女孩是沒認識到他的價值,而認識到他的價值又看不上他的女孩,那麼她的審美水平就太差,審美水平這麼差的女孩,他當然也看不上。其實,如此自大傲慢的人,就是沒禮貌的表現,禮貌的核心就是謙虛、友愛和尊敬,不懂得謙虛和尊敬別人,別人當然也不會喜歡他。別人不喜歡的人,不僅女孩看不上他,領導也看不上他。
傳統美德是千百年來被實踐證明了的道德標準,符合這個標準,就是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要求,就會受到大家的喜歡。培養大家喜歡的人,才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隻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不重視孩子的道德性格培養,這樣的做法,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且孩子有了好的道德修養和性格,就會特別地懂事,會特別努力去學習,也會各方麵嚴格要求自己,更會讓父母感到特別地輕鬆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