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3)

第七天,劉安定終於打聽到了確切的消息。

這是一處偏遠又坐落於險峰上的寺院,廟宇不算大,香火看起來也不旺。費盡心血力氣爬上來,卻是這麼一個小廟宇。劉安定一肚子失望,但一打聽,卻讓他大喜過望。女尼不但能準確地描述出宋小雅的長相,連宋小雅脖子上那個小黑點的位置,都說得絲毫不差。女尼說宋小雅苦苦要求留下來,但實在是施主太少,沒法養活更多的人,有許多來出家的她們都沒有收留。這樣,宋小雅住了一夜,第二天就下山去了。

庵裏隻有三位老尼,看樣子都有五六十歲,她們確實需要一個年輕點的勞力,但她們不能收留宋小雅,可見確實是經濟困難。當尼姑說宋小雅是昨天下的山時,劉安定後悔得幾乎要跳起來。

老尼打開一間屋,說宋小雅就在這間屋住了一晚。

這是一間小小的木板屋,裏麵有一張黑舊的木板床,上麵鋪了條青色的褥子,一床青色的被子整整齊齊疊放在床頭。劉安定一下感到一切都那麼地親切,一股感情的衝動一下湧了上來,他止不住鼻子發酸,眼睛也濕潤起來。

細看那張木床,希望能夠發現她遺留下點什麼,但什麼也沒有。打開被子,終於發現了一根毛發。是不是宋小雅的他無法肯定,但他還是悄悄撿了起來,裝入衣兜。他想,回去化驗一下就清楚了。

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對妻子還是有感情的。這一發現讓他有點害怕,也有點不知該怎麼辦好。他想,隻要找到她,知道她落腳的地點,對誰都有了個交代,她回不回由她去吧。

好在已經知道了她的行蹤,已經知道了她還活著。這就好。她下了山,一定是再到別的寺院裏去了。但這些天一直沒打聽到她的消息,說明她沒去過他找過的那幾個寺院。既然沒去過,那麼很有可能要去。劉安定覺得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也是科學的。他決定重返去過的那幾個寺院,因為那幾個寺院都知道了這件事,說不定她們會把她留住。

但事實又一次讓劉安定失望,宋小雅仍然沒去那幾個寺院。劉安定估計她很可能是去外省了。再說像這樣捉迷藏一樣找下去,碰麵的幾率微乎其微。劉安定隻好返回學校。

回到學校就接到嶽父的電話,嶽父已經知道了女兒的事,問他找得怎麼樣了。劉安定說打聽到消息了,然後趕到了嶽父家。

嶽父說:“既然已經知道她還活著,就不用找了,遲早會有她的消息。”

嶽父雖然這樣大度寬容,但嶽父還是很傷心,從不信命的他也相信了命運。他流了淚說他命中該有這一劫。劉安定明白嶽父的意思,嶽父隻有這麼一個姑娘,他知道在他死前是見不到自己的女兒了。

嶽父的身體更差了,幾乎不能再進食,隻能靠輸入一些液體維持。自己的病自己當然更清楚,嶽父掙紮了起來,要劉安定和他一起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說有些事情要交代一下。

嶽父的心情很沉痛,他說原以為這輩子可以搞出點成果,得病後,他仍以為堅持一下,可以把牛胃營養情況的實驗搞完,但沒想到病情進展得這樣快。嶽父說:“也許是老天不想讓我再搞,隻能把這項研究交給你了,希望你無論如何把它完成,得出一個結論,然後寫成論文,給我的墳頭燒上一份,我也算看到了結果。”

連同以前的養豬研究,嶽父積累了二十幾本研究資料,這些資料都精心裝訂了,還包了塑料壓膜的封皮。嶽父說:“這些資料也許太落後沒大用,但我還是希望你細心地看看,也許對你能有點啟發。”

劉安定的心一直被沉重壓迫著,大腦也好像冰凍了起來,好像無法運轉。他隻能機械地點頭,機械地動作。最後,劉安定莊重地抱起這些資料,放入了他辦公室的鐵皮櫃裏。

扶嶽父回到家,嶽父要劉安定陪他坐坐。嶽父的話特別多,嶽母許慧說:“還是女婿最親,這些天他很少說話,今天卻說個沒完。”

劉安定知道這是為什麼。嶽父一是把他看成了女婿,二是看成了得意弟子,三是看成了同行知己。正是這多種關係才使嶽父至今沒有罵他,甚至沒有怨他,這種愛,這種情,讓劉安定感動萬分,也羞愧萬分,也難受萬分,覺得今生今世無法報答。

嶽父提出要回老家看看,順便再看看豬場。嶽父的老家就在西台縣,老家的情況劉安定也大致知道一些。舊社會,嶽父的父親是有名的駱駝商,有兩百多峰駱駝,他們的駝隊經絲綢之路常年往來於中亞及歐洲。解放軍經青海入藏時,他家的駝隊被征用,因其一家對人民政府不滿,在祖父的帶領下,舉家經新疆逃往國外,後不知所終。嶽父說很可能死在了戈壁沙漠。嶽父是小老婆生的,當時嶽父的母親隻有二十歲,是第三個老婆,因此嶽父的父親逃走時並沒有帶她。正因為這樣,嶽父在西台實際沒有直係親屬,血緣最近的就是同一曾祖父的堂哥。不管怎麼樣,那總是嶽父的家鄉,此時嶽父想最後看一眼家鄉,劉安定能夠理解。

第二天一早,劉安定就開車帶嶽父嶽母來到西台縣。

豬場的豬大半已經賣掉,現在的存欄數不足過去的三分之一。讓嶽父欣慰的是在豬場後麵的空地上蓋起了大片的牛舍和樓房,胚胎移植出生的小牛也到處亂跑,顯得比從前更有生機。

嶽父說他離開老宅時有七八歲,對老宅還有些記憶。老宅是座大院子,外麵的圍牆像城牆,用青磚砌麵,中間用黃土夯實,上麵能夠跑馬,還有垛口和槍眼,幾百人的土匪都別想打進來。裏麵有三進院子,他記得好像房子特別多,數都數不過來。院子後麵是一個大花園,他記得裏麵有許多果樹,也種甜瓜蔬菜,那時他常跑到園子裏來,摘瓜果,也捉鳥蟲。嶽父說過去老宅所在的巷子叫宋家巷,因後來老宅成了州軍分區,這條巷子也改成了八一路。

老宅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軍營和一片樓房。嶽父下車後辨別半天,也無法準確說出哪裏是過去的什麼。嶽父要到軍營裏麵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當年的一些東西。

和營門口的哨兵說了情況,哨兵請示領導後,他們才得以進去。

裏麵更是嶄新一片,更看不到一點舊的建築。來到後麵的操場,嶽父才感覺出這就是當年的後花園。他說這個花園地勢比別處低一些,當年要下一個坡,現在仍然要比別處低。

有了過去的一點痕跡,嶽父也找到了過去的感覺。嶽父一下顯得很高興,滿操場走了描述當時的情景,說哪裏是樹,哪裏是園,哪裏是澆園的井。可惜這一切劉安定和嶽母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也沒有一點興趣,隻是聽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