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隻在諸如春節、“八一”節和“慶功宴”這樣的特殊日子才會有限量的供應,尺度由各部隊自己掌握。當兵的喝高了糙事的,也不是沒有,那是極其的罕見。其他時間,普通士兵想喝酒,那得要很費一番心思……
這一次,A國的兵哥們終於又逮著了一次喝酒的機會。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份,多數獨立作戰旅的兄弟們隻能張開鼻孔,幹咽口水,眼巴巴地看著。
中國訪問團,整個一下午,都在聽這裏的幾個軍官講整個部隊光榮的曆史和參觀這裏的訓練設施。那時候,杜超就無意中看到了後勤的兵哥們正在往一起碼酒,像碼啤酒一樣,往一起碼著伏特加。種種跡象表明,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晚上的歡迎宴會安排在一個燈火通明的露天操場上,參加宴會的有一百多個獨立作戰旅的官兵。估摸著,除了軍官們,那些戴士兵銜的家夥都是從各個單位挑出來的猛人,極有可能就是接下來參加對抗的士兵。
晚宴開始前,一直酷得與中國客人刻意保持著距離的新任A國內衛部長,終於笑逐顏開,他眉飛色舞地舉起酒杯熱情洋溢地說道:“我們高加索人有句諺語叫作‘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拳頭!’讓我們一起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朋友!”
中國內衛部隊少將,接過內衛部長的話說道:“中國也有句流傳甚廣的歌曲,其中一句唱道‘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是獵槍!’看來,我們都有著相同的文化嘛。這杯酒,一定要幹!”
別看這幫A國的兄弟們,個個生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還真有那麼幾個人不怎麼愛學知識的,起碼不知道中國才是真正盛產美酒的國度。中國五千年的酒文化,可不是吹出來的。據史料記載,杜康哥造酒的時候到現在也過去了好幾千年。一個文化傳承了幾千年,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沒那個海量,敢吹這個牛皮嗎?所以,這幫時刻都想著跟中國軍人較真的兄弟們,最後仍舊是沒討到半點便宜。
一開始,這幫A國人看上去還挺矜持,集體喝完了第一杯酒後,開始端著盤子四處找食。等到高層們寒暄完,這些家夥就開始“凶相畢露”了……
所謂“擒敵先擒王”,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兒貶意。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有那麼幾個家夥早就編排好了,等到高層們碰完杯,他們就呼拉一下圍住了中國人,都爭先恐後地想與年過半百的中國將軍碰杯。
另外一邊,幾乎每一個中國士兵的身邊都站著三五個人勸酒。中國軍人素以紀律嚴明著稱,尤其是這種涉外場合,一定要量力而行,甚至要有所保留。一旦真的被灌醉了,天知道這群互不服氣的家夥會在一起整出什麼妖蛾子的事出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兵們在國內思想就達成了一致,遇到這種情況,能拒則拒,千萬不可賭氣,失了大節。還好,A國大兵還算比較厚道,不像中國人之間。你不喝他也不強求,歪歪腦袋、聳聳肩,自個兒喝自個兒的。
少將同誌卻是來者不拒,談笑間一人碰完一杯,十來杯伏特加下肚,頭不暈眼不花,還拿眼神阻止了幾個企圖過來救駕的部屬。這種場麵,放在哪個國家都是件極其罕見的事,故且不論官銜的高低,就是在外交禮節上來說,這幫A國的士兵們也顯得太不懂事了。
如果不是被當官的慫恿,估計他們也不敢這麼大膽子,一點兒不把自己當外人,這可是有悖外交常規的。
少將身邊的人越聚越多,小克和幾個擔任高官的同胞卻是視而不見。看來,他們如果再聽之任之,中國的聯絡官同誌就要拉下臉來抗議了。
要知道,這伏特加酒可不是鬧著玩的,跟中國傳統的什麼醬香型、醇香型、濃香型白酒不同,這酒看上去無色無味,喝起來也談不上甘醇。可那個“後座力”堪比四零火箭筒,沒喝慣這酒的人,一般不知道它的厲害,可勁兒往下喝,當時啥事兒沒有,等到後勁一上來,那家夥,真叫個痛不欲生!
關鍵時刻,杜超和歐陽虎挺身而出,他們倆是得到了學院作戰參謀,也就是本次交流活動中方指揮官周中校的授意。杜超徑直走向小克,歐陽虎上前纏住了上校旅長。而那個新任職不到半年的內衛部長,早就被周中校盯上了。
如此一來,中國人便反客為主了。這一招夠狠,即沒有直接去給少將解圍,掃A國人的興,又婉轉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或者說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你不是要拚酒嗎?別玩兒以多欺少,咱們來一對一單挑!
A國人終於意識到中國人的不滿,開始有所收斂。但已經酒到興處,有些事想控製未必就能控製得了。
有兩個哥們,已經喝紅了眼,滿場追著中國人喝酒。這兩哥們疊在一起,估計得有四米長,就是在長人林立的獨立作戰旅兩千多號人中,也顯得鶴立雞群。
估計這倆哥們平常跟杜超和歐陽虎一樣,都是穿一條褲子的。走前麵的那小子,長得像沒進化徹底的非洲巨型馬猴,不僅人瘦毛長,手腳也長得離譜,紅彤彤的臉蛋上,長滿了灰白的汗毛,春風拂麵,還能蕩起波浪。這哥們的尊容,要是半夜在中國逛街,估計整座城市都得轟動。
另一個哥們卻長得無比俊秀,一張粉白的臉蛋能掐出水來。但此人壯得像頭河馬,眉毛胡子全是白的,屬於那種越喝臉越白的人。
一群圍著中國將軍的士兵已經作鳥獸散了,這兩小子卻舉著杯子生生插在內衛部長與中國將軍的中間,要跟將軍碰杯。
周中校一個眼色,杜超心領神會,衝著小克點點頭,然後順手在旁邊的桌子上操起一整瓶伏特加,橫在了“非洲大馬猴”的麵前,仰起頭歪歪腦袋,然後又晃晃手中的酒瓶。
這小子起初還不樂意,壓根就不拿正眼瞧杜超,轉過頭來繼續找已經走開的少將。杜超急中生智,緊跨兩步,站在他的麵前,笑容滿麵地豎起右手食指指向那小子然後又指向自己,接著來回晃動著食指。
這下把那小子給激怒了,放下手中的高腳杯,就拿起了兩個盛湯的碗,擺在一起,瀟灑地用牙齒咬開了瓶蓋,就要往裏倒酒。
喧囂的場麵突然就安靜了下來,一百多號人全圍了上來。
杜超的酒量其實很一般,在國內最多一次也隻喝過半瓶白酒,還是低度的汾酒。近一年內,在特警學院更是滴酒未沾。所有中國士兵都為自己的戰友捏了把汗,一直四平八穩的中國將軍也變得有點緊張起來。
有道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特別是喝酒,要講究個氣氛,一旦拚上了,是個男人都不會當孬種,何況咱中國人向來就有拚酒的傳統。說實話,大兵杜超有點兒悸,但他十分清楚,這時候不僅是喝酒這麼簡單了,嚴格來講,這可是兩國軍人第一次較量。
杜超沒有退縮,更沒有跟著A國人的節奏走,他十分清楚,自己必須得拿出點膽魄,爭取一下震住他,否則,一旦陷入纏鬥,肯定得玩完。
那個名字好像叫作什麼司機的A國大兵,雙手將滿滿一碗伏特加高高舉過頭頂,然後又緩緩地伸向杜超,滿臉盡是挑釁之色。杜超仍舊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不緊不慢地旋開了伏特加的瓶蓋,揚起酒瓶朝著A國人晃了晃,然後湊近嘴邊。
人群中傳來了一陣壓抑不住的驚歎聲。
“咕嚕咕嚕”現場靜得能聽見伏特加在腸胃中滋滋流淌的聲音,所有人都屏氣凝神地盯著這個不要命的中國士兵。
不過兩分鍾,一瓶白酒已經底兒朝天。杜超放下酒瓶,抹了一把嘴唇,一臉意猶未盡地樣子,杜超朝著一旁的歐陽虎招了招手,歐陽虎心領神會地又遞上了一瓶。
這下,現場完全騷動了,有鼓掌的、有跺腳的,還有嚎叫和吹口哨的。要不是穿著軍裝,那場麵,像極了一群落草為蔻的江湖豪俠嘯聚在一起。
“非洲大馬猴”有點兒蒙了,愣在那裏手足無措。他不知道是該和這個瘋狂的中國人一樣,馬上幹掉一整瓶伏特加,還是等著他再幹掉一瓶,然後自己再作打算。杜超已經旋開了酒瓶蓋,他在等著眼前的A國大兵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