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國人的歡迎儀式簡單而又活潑,不如中國部隊那麼嚴謹。整個儀式隻進行了不到半個小時,這一切,兵們在來之前就已經作好了心理準備。
與中國人的習慣不同,他們致“歡迎詞”的並不是在場的最高長官,而是獨立旅的旅長,一個長得很A國的上校中年人。幾乎無法確定這位上校到底有多大年紀,看上去他甚至比這裏有些普通的作戰隊員還要年輕,但與站在他身後的新任內衛部長相比較,他好像也不會更年輕。
這的確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我在想,很多中國人第一眼看到外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特別是中年的外國人,三十來歲到五十歲之間,似乎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按照資曆來推算,這位上校同誌當在四十歲上下。
上校的講話隻有五分鍾,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少將同誌致“答謝詞”。少將沒有帶發言稿,幾乎可以肯定他是臨時改變了策略,將原來滿腹的客套之詞化作了幾句言簡意賅的外交辭令。
接下來的活動就有點讓人始料未及了。盡管臨行前曾經數度與A國軍隊打過交道的少將同誌,再三叮囑兵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沉住氣,要表現出一個真正的中國軍人應有的大氣和無畏的精神。但兵們還是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因為這個國家的人經常是不按常理出牌,特別是對待外族人更是如此,常有驚人之舉,尤其是擅長惡作劇,讓人防不勝防。
我來講一個故事,通過這件事,列位看官便可感受A國軍人的大膽和獨辟蹊徑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在世界反恐史上有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經典案例,始作俑者便是A國的內衛部隊,準確地說,就是這支聲名遠播的獨立作戰旅幹的。
幾年前,有三個恐怖分子攜帶烈性炸藥和AK47步槍挾持了一個幼兒園兩百多名孩子。警匪雙方在對峙了十多個小時未果後,兩個身材相對瘦小的反恐隊員,男扮女裝,扮作護士,隨同一個醫生進入幼兒園救治幾個驚恐過度的小孩。
為了不暴露目標,這兩個隊員隻攜帶了一把微型手槍,而且直接把槍藏在了內褲裏。結果順利地瞞過了恐怖分子,不緊不慢地協助醫生給兩個小孩服了地西泮(安定片)並將之轉移以後,一個隊員成功吸引了兩名恐怖分子,從裙底掏出微型手槍迅速將之擊斃。另外一個隊員,靠近守在門口的那個恐怖分子後,直接用匕首割斷了他的喉嚨……
這一戰,讓他們毀譽參半。持不同意見的各類媒體,整整打了一個星期的嘴仗,好不熱鬧。支持者將他們奉為國家英雄,而那些反對的人,卻公開呼籲總統嚴懲這群不負責任的國家精英,在他們看來,這群當兵的草菅人命,拿兩百多個孩子的生命去冒險,還讓這群孩子們看到了無比血腥的場麵。最後,處在風口浪尖的內衛部長小克,不得不親自出馬,向反對者鞠躬道歉,總統甚至在國家電台為此事公開講話,才算平息了這場紛爭。
最讓人頭痛的是,A國軍隊從高層到一般士兵,普遍對中國軍人不服氣。在愛沙尼亞,A國的特種兵精英從來沒有在中國軍人身上討到過好處,幾乎每次對抗都大敗而歸。這些從未跟中國特警交過手的內衛部隊精英們,早就憋了一股勁,要好好為本國的特種兵兄弟們出一口惡氣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整體上對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因為中國人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兄弟之一。沒有中國,A國在這個世界上的處境將會變得無比險惡,至少山姆大叔是不會讓他們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的。
這是一個由整整一百二十人組成的方隊,從身高上去看,顯然是刻意挑選出來的。他們在二十多個中國人麵前,顯得格外地沉著而冷靜。
在一名中校的帶領下,方隊突然呼啦一下散開,將一群中國人圍在了中間。接著響起了音樂聲,一百二十名清一色一米九左右個頭,穿著作訓服的獨立作戰旅的士兵,隨著音樂跳起了民族舞蹈。平步、彈簧步、馬步、小跑步、吸跳步、長跑步、踏步、進退馬步、搖籃馬步、滑緊馬步……讓人眼花繚亂。
起初,被他們圍住的時候,中國軍人還以為這幫家夥要以眾欺寡,打群架。俱都神色突變,差點兒就拉開了格鬥的架勢。同樣被圍在中間的少將同誌,估計也沒見過這樣的場麵,但他神態安然、處變不驚。這也直接影響了二十多名中軍士兵,等到音樂響起的時候,兵們才鬆弛了下來。
這幫A國兵就這樣不知疲憊地“嗷嗷”叫著,陶醉在這場沒有互動的狂歡之中,他們將遠道而來的中國人裏三層外三層地圍在中間,舞動著這個民族特有的舞蹈。
有一個膽大的士兵,試圖上來將中國少將一起卷入他們的隊伍,但少將還是巧妙地劃步而過,拒絕了他們帶有善意的惡作劇。與其被動卷入其中,笨拙地讓他們看笑話,還不如暫時得罪一下他們。
整整十分鍾過後,音樂嘎然而止,這群人才消停了下來,接著恢複了原來的隊形。
少將同誌第一個鼓起了掌,接著二十多個中國軍人為這幫異國兄弟獨特的歡迎儀式報以了雷鳴般的掌聲。
小克不知何時擠到了中國少將的身邊,然後輕聲地向他訴說著什麼,少將仰起頭來報以了爽朗的笑聲。然後,少將親自走向了自己隊伍的前列,舉起右手大聲說道:“兄弟們,克勞夫將軍跟我說,剛剛他們士兵的表演本來是要安排在晚上的,但士兵們按耐不住、等不及了。克勞夫將軍問我們有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一起拿出來分享一下!”
中國軍人心領神會,一直和兵們站在一起的中校指揮官,跑步上前,立定轉後,麵對隊伍命令道:“呈一字隊形,散開!”
兵們迅速站成一列,然後正步向左、向右散開。
沒有音樂,也沒有有節奏的掌聲,二十多個中國軍人,將臨行前幾天才學來的藏族和蒙古族舞蹈,舞得是風聲水起。雖然沒有穿著民族服裝,但這群訓練有素的中國軍人,還是將中國這兩個剽悍的民族獨具風格的舞蹈演繹得淋漓盡致。
和A國軍人隨意性很強的舞姿不同的是,中國士兵的舞蹈,就像他們平常操練的正步,整齊劃一、無懈可擊,從側麵看去,猶如一個人。
單就舞蹈本身來講,雖然難度甚至觀賞性都有點不及A國人,但從一個整體看去,雖然隻有二十多個人,但中國人的氣勢毫不遜色。如果從軍隊的視覺去看,事實上,精神麵貌與訓練素養,兩國軍人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當然了,這種比較對A國人來講有點兒不公平,因為中國軍隊向來以嚴謹著稱,隻要關係到國家榮譽,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緊緊團結在一起,向世人展示整體的力量。而A國軍人,顯然是更具娛樂精神。
幸虧我們的精英們高瞻遠矚,早就預留了這一手,否則這一次突如其來的“襲擊”肯定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A國人拍腫了手,雖然他們還是不服氣。這一次,他們真的是處心積慮地想出中國人的洋相。因為在他們的眼裏,中國軍人死氣沉沉,除了訓練就隻會訓練。殊不知中國人今兒個不同往日了,好多當兵的,都是在部隊學會了交際舞。
文藝活動早就成了士兵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部隊甚至寓教於樂,將很多流行的元素融入了教學當中。比如我們的“戰狼”大隊副大隊長駱敏同誌,三四年前,就獨創了一個“的士高熱身法”……
全世界人都知道A國人嗜酒,尤其是烈酒。聽說這個國家七個男人中就有一個是酒鬼,過去的幾十年裏,這個國家多次發出“禁酒令”,但最後終究敵不過百姓的反抗,以失敗告終。
A國軍隊也有飲酒的傳統。這裏流傳一個說法:“如果沒有烈酒,A國的軍人就無法在嚴寒的地帶完成艱苦的訓練,酒就是他們的生命之水。”在A國軍隊中,因為酗酒誤事的情形是層出不窮的,幾乎超過一半的違紀和事故都是因酒而起。
當然了,A國軍人也不會天天有酒喝,否則整個國家就得亂套。和中國軍隊一樣,喝酒也得講個理由。隻是他們的理由太多了,隻要趕上周末都有酒喝,平常看當官的高興,隨時都會找個理由,並且是放開供應。那些當官的更是百無禁忌,幾乎每個人的口袋裏都能搜到一小瓶伏特加、威士忌、鬆子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