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亭橋位於江蘇省揚州的瘦西湖畔,是瘦西湖的標誌之一,因其橋上建有五亭而得名。又因建築於蓮花堤上,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又稱蓮花橋。它是一座風格獨特的石拱橋,也是中國風景名勝中獨一無二的景觀。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當時揚州的巡鹽禦史高恒,迎奉乾隆皇帝到揚州,為了討皇帝歡心,特雇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這座“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側凡十有五”的風格特殊的石拱橋。
建橋之初,高恒本想借鑒北京北海之景的形態建造,欲將北京北海大橋、五龍亭和白塔三景集於一處。五龍亭五亭臨水而建,可是瘦西湖太窄,沒有北海水麵開闊,無法將五龍亭依樣興建,工匠別出心裁,構思巧妙的將亭與橋合而為一,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於一橋之上,亭與亭之間以廊連接,形成完整的屋麵。
在這座長達55米的石拱橋二三丈寬的橋身上,矗立著五座亭子。橋與亭巧妙的和諧配置。中間一亭最高,為“重簷四角攢尖亭”建築式,南北各二亭分列四翼,互相對稱,拱襯出主亭,均為“單簷攢尖亭”。
五亭都是黃瓦、青脊、朱柱、白欄,飛簷下畫棟雕梁,卷角飛甍,彩繪典麗,金碧輝煌。亭內天花板上有彩繪藻井,周圍石欄的柱端皆有雕鑿精巧的獅形,橋下有由大青石砌成的四翼,分置15個卷洞,洞洞相通,皆能行船。造橋者將橋身建成由三種共15個不同的卷洞聯係,而形成空靈的拱卷形,橋正中的橋孔最大,跨度為7.13米,呈大的半圓形,直貫東西。兩旁的12個橋孔亦呈小的半圓形,布置在橋礎三麵,可通南北,橋階洞則為貫通東西的扇形。拱腳兩側各以三麵有小半圓券的墩台。由正麵望去,連同倒影,形成大小不一、形狀各殊的5個橋孔,石橋平麵為工字形,在直線的轉角中安置了曲線的橋洞,橋與亭自然就配置和諧了。橋基雄威,橋亭秀美,整體造型纖巧、比例適當,集穩重大方與玲瓏剔透於一體。
五亭橋造型和結構,在工程技術上是比較複雜的,在保存下來的古橋中,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後人把橋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橋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是力與美、壯與秀的和諧。建築風格精巧的將園林設計和橋梁工程結合。特點是陰柔陽剛、南秀北雄。成為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如果以一個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來形容瘦西湖,那麼五亭橋就像一條五朵蓮花組成的腰帶,緊束著瘦美人的腰肢,更顯出迷人的風姿。
每當滿月之夜,各個卷洞都銜一水月,眾月爭輝,在銀光蕩漾的美景,泛舟穿梭於橋洞間,別具情趣,令人心醉不已。
瘦西湖位於江蘇揚州市西郊,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時,因繞長春嶺而北,又稱長春湖。因湖身曲長,兩岸花木疏秀,風景纖麗,與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種清瘦秀麗的特色,故稱瘦西湖。
安平橋位於福建晉江市的安海鎮,離泉州城大約30千米。安海古稱安平,因此,此橋又稱“安平橋”,由於橋長有五華裏(即2.5千米)人們便稱它為“五裏橋”;位於安海鎮西畔,俗稱“西橋”。是國家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安平橋為石頭結構,是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橋,橫跨於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前後曆經13年告成,後經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依舊重修保留原狀,聞名天下。據《晉江縣誌》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目前修繕後橋全長為2070米,橋麵寬3~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麵,兩側設有欄杆。橋板又闊又厚,最長者可達十餘米,每間用板石七八條,皆是堅實的花崗岩石。而這些橋板石從哪裏開采而來的,應該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運。據說有私家族譜記載,這樣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門島開采海運而來的。橋墩築法,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讚。此外,長橋的兩旁,還置有形式古樸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欄杆柱頭還雕刻著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以誇張的手法,雕刻表現得非常別致,皆為南來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