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四種理論之外,我國古籍《禮記·中庸》上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是說,廣泛地學習,詳盡地研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誠地執行。這說明,兩千年前,我國古人對學習的五個環節,就簡明地提了出來。
有人還提出了學習的“四步曲”。一是消化,即深刻理解,不能死記硬背;二是簡化,即把獲得的大量信息、知識,進行濃縮、概括、簡化;三是序化,即把大腦裏的信息、知識優化組合,使之條理化;四是網絡化,即把新舊知識串聯、融會貫通,編織成新的知識網絡結構,這有利於捕捉、理解、運用新的信息、知識。
第四節精讀與速讀
如何閱讀,方法很多,一部63萬字的《閱讀辭典》中,闡述了50多種閱讀的方法,如精讀、速讀、泛讀、筆讀、研讀、宣讀、瀏覽、默讀、略讀、誦讀,等等。根據基層領導幹部的特點,下麵僅對前兩種閱讀方法進行說明。
一、精讀
這種閱讀方式要求認真、精確地研讀讀物,以便完全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見解,即全神貫注、專心致誌地逐節、逐段、逐詞、逐字地一絲不苟地閱讀。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對本專業的經典著作和教科書,都應當精讀。“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我們就應當有這種窮根究底的精神。
1.“吃書”與“煮書”
“吃書”、“煮書”是有來曆的,它反映了精讀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先說說“吃書”的故事:
數學家張廣厚年輕時曾看到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研讀。他說:“這篇論文一共20多麵,我反反複複地念了半年多。因為老用手摸這幾頁,白白的書邊上,留下了一條明顯的黑線。這樣的反複學習,對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的愛人開玩笑說:‘這哪裏叫念書啊,簡直像吃書一樣’。”
我國近代有個著名學者兼翻譯家林紓,他花了八年時間讀《漢書》,用八年時間啃《史記》,而對韓愈的文章則反複品味了40年。他讀書時,常常是把一篇文章鋪在桌上,每天打開讀一遍,讀了又蓋住,探求精蘊達數月,直到裝入腦海才另換一篇,所以人們都說他是“吃書”。
在中國曆史上,曾傳說過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北宋人,史書上說他“曆相兩朝,決事如流”,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一生反複研讀的書就隻有《論語》。有一次,他曾對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趙普死後,翻檢他的書箱,果然隻有一部翻爛了的《論語》。可見趙普對《論語》達到了“吃”的程度。
現代還有“煮書”一說:
著名女作家茹誌鵑的家中掛著一幀條幅,上寫“煮書”兩個大字。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讀,讀就仔細多了。然而讀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爛熟、透徹,不是一遍兩遍就可成的。”
我們要真正把書讀精讀好,就要有這種“吃書”、“煮書”的精神,舍得下大氣力,用真功夫。
當然,精讀也不是不分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應該深入進去,去皮見肉,去肉見骨;抓住精髓,把其餘無關緊要的東西拋掉。精讀不是死記硬背,死讀隻求字麵上的了解,而不管自己記住的東西有什麼用處。應該活讀,活讀則要透過字麵看到它的精神實質,精通讀物內容的意義,並在實踐中運用自如。
2.對精讀的要求
(1)在認讀方麵,應按照順序,仔細地看清每一個字,不允許錯認、漏認。
(2)在理解方麵,要求對文章的詞、句、段、篇都要進行深入地分析、思考。對於詞,不僅要弄懂它的表麵意義,還要理解它表達的作用和感情色彩;對於句子,不僅要了解它表達的直接意思,還要領會它的深刻含義;對於段落,不僅要會概括它的大意,還要懂得它在全篇中的地位和自身的結構;對於全篇,不僅能歸納出它的中心思想,還要明了它的結構方式和作者的思路。
(3)在聯想和想象方麵,要求把文章所闡述的思想道理與其他事物廣泛聯係,特別是多想想如何完善自身,如何做好工作。
(4)在評價方麵,應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表達方式作出客觀的衡量、評價。
精讀的過程,是在瀏覽的基礎上,要經過提問、細讀、思考和複述或背誦這四個環節。前麵已經詳述,不必再敘。
二、速讀
“一目十行”、“過目成誦”,這些成語不是無中生有的。中外的例子不勝枚舉。傳說唐代詩人李賀能“一覽十餘行”;《梁書》稱讚簡文帝有“讀書十行俱下”之才。有的書記載,印度一個叫辛格的大學生九分鍾就看完《聖經》,並能倒背如流。
速讀即快速閱讀,是從文字材料中迅速接受有用的信息(知識)的閱讀方法。速讀絕對不是一無所獲的“跑馬”式的閱讀,而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目的的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理解過程。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包括閱讀經驗)越豐富,理解能力越強,速讀的能力就越強。
1.速讀流行於西方一些國家
一般人每分鍾讀200字左右,據說通過訓練,可提高到800字以上。許多學者、政治活動家每分鍾可讀一千多字(單詞)。
俄羅斯的哈爾科夫師範學院的研究表明,閱讀速度快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優秀和良好的占53%;在閱讀速度慢的學生中,優秀和良好的還不到4%。
快速閱讀在世界一些國家很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速讀在美國迅速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就有50萬人畢業於快速閱讀學校。美國曾確定全國統一的閱讀速度標準:低年級學生的讀書速度為每分鍾80~158個單詞;中年級學生為175~204個單詞;高年級學生為214~250個單詞。在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曾給成年人舉辦多期速讀訓練班;在法國,1966年就曾把出版的《快速閱讀課本》作為教科書發行。
2.快速閱讀是可能的
《閱讀辭典》講了以下三條理由:
(1)人的視覺有很強的信息傳遞能力。人的眼睛大約有108個光感受器,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視網膜每分鍾能傳遞1010個字節,而且人的大腦的語言分析中樞,能將視覺器官接受的信息敏捷地鑒別、編碼處理,也就是說,眼、腦能直接反映文字的意思。
(2)一般文字材料所負載的信息,對於不同的閱讀目的而言,大致可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多餘信息。大腦對信息的理解有選擇性,它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對文字材料的信息作不同的選擇,隻要在閱讀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技巧就能選擇那些符合讀者需要的主要信息進行理解。
(3)文字材料一般都要按照語義的規則組合,隻要具備了相應的知識模式,在閱讀中就能抓住模式的特點很快地判斷其知識範圍,從而從整體上理解,無須逐字逐句地一一識別。
3.快速閱讀的具體方法
(1)閱讀時不出聲。學習心理學家認為,閱讀過程有兩種:一種是看到文字先發出聲音,再由聲音在人腦中喚出意思;另一種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腦中喚起意思。後者不經過聽覺而直接由視覺吸收信號、理解意思,其速度大大高於前者。以中文來說,朗讀每分鍾最快200字,而默讀每分鍾最快可達到600字。漢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表義文字,字形與字義的聯接比字形與字音的聯接更為緊密,一些難讀的漢字人們雖然忘了它的讀音,但往往還能記住它的意思。漢字的這種表義性質為看書創造了天然有利的條件。要想提高閱讀速度,不必逐字朗讀,而可以無聲閱書。
(2)擴大視覺廣度。據研究,閱讀中對文字的認知方式分兩種:一種是合成式認知,即逐個辨認每一個字,再循序合成詞和句子,從而理解其意義。另一種是整體式認知,即一次辨認一個詞組、一個句子,甚至一個自然段,整體地理解它的意思。很顯然,整體式認知的速度比前者快得多。
(3)學會迅速篩選所需知識。利用自己已具備的知識、經驗、能力,從整體上理解材料的內容。閱讀時抓住文中的思路,選取主要的(或關鍵的)信息(知識)供大腦編碼,而次要的無關緊要的信息不必費時,這也是“跳讀法”。
(4)集中注意力。有的學者說:“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個大門,如果沒有它,外部世界的所有東西都無法進入人的心靈。高度控製注意力,是快速閱讀的前提條件。
(5)速讀法的練習。有兩種方法:一是遮蓋閱讀法,用一張白紙放在書的上端,讀完一行,就把白紙往下移,使眼睛不能回視。隨著練習的進展,紙移動的速度逐漸地不斷加快。二是限量速度,確定一定數量的文字資料,限時間讀完。隨著練習的進展,逐漸加大閱讀的數量。
閱讀是閱讀者的生理性外部視線(注視點)同心理性內部視線(意識點)相互交融的過程,也就是說,既要用眼去看又要用腦思考、理解、記憶。在閱讀過程中,要想既達到深刻地理解,又擁有較高的速度,非得把外部視線功能與內部視線功能緊密結合起來。
三、閱讀測量方法
下麵兩個有關閱讀的公式,供參考:
1.閱讀效率
美國閱讀學家施道弗提出“E=R×C”公式。式中,“E”表示效率;“R”表示速度,即每分鍾所閱讀詞數;“C”表示理解率。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製約的,速度較快,理解率就會下降;反之,過高追求理解率,則速度會放慢。在閱讀中,根據文中內容難易和主觀水平,可隨時調整速度。如果理解率在70%以下,說明讀得過快了。
2.閱讀理解度
也叫閱讀理解率,指讀者對讀物實際理解的程度大小,是閱讀水平測量的指標。用公式表示:C=P/Q。式中,“C”表示理解度;“P”表示實際已理解了的課題數;“Q”表示事先規定應懂得的課題數。
當P=0時,C=0,即讀者完全沒有理解讀物的內容;當P=Q時,C=1,即讀者完全理解了讀物的內容。有的讀物,百分之百地理解、懂透也不一定必要。閱讀理解度取值範圍往往是:0<C<1,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的理解度,應盡量高,應達到百分之百。
第五節讀書方法選要
讀書方法非常多,下麵選上幾種與讀者共享:
一、提綱挈領法
“綱”,漁網的總繩;“挈”,提、帶的意思;“領”,衣領。這句成語表麵理解,提起網繩,拎起衣領。這裏是比喻讀書抓住要領,領會精要。這種讀書方法要求對讀物的內容要點,用簡明語言加以概括,按邏輯順序排列起來。具體做到三點:能準確反映讀物的主要內容;按其行文次序編寫,條理清楚;語言準確、簡明,有助於對原文進一步理解,更好地把握全文。
“提要鉤玄法”與“提綱挈領法”相近。“鉤玄”,即鉤取精微的道理、探索幽深的含義。提要鉤玄,是通過深入鑽研,提出要點,抓住精神實質。
唐代文學家韓愈寫道:讀書時,應“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就是說,對兩類不同讀物的摘要,提出了兩種不同方法:記載事情的讀物,往往錯綜複雜、曲折有致,可把主要情節、人物、中心思想,用幾十乃至幾百字加以概括,簡明扼要,就能牽住“牛鼻子”;闡述理論的書則多深奧艱深,不易理解,可把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記下來,勾勒要旨,就抓住它的本質。這樣抓住重點、難點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學有所得。如果不分主次,盲目閱讀,勢必“閉卷茫然”,收不到好的閱讀效果。
讀書似同煉鐳,科學家居裏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當年在一座破舊的木棚子裏,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從八噸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了一克重的銀白色結晶體。這便是第一次被人類提取出來的新元素——鐳。這一克重的鐳是八噸礦渣中的精華。
提綱挈領,也就是要求我們像“煉鐳”那樣,在大量的信息(材料)中,提取精髓,尋找要點,探求實質。
二、“從厚到薄”法
這種方法為數學家華羅庚提出的。下麵是他的《學·思·鍥而不舍》的文章摘要:
“一個青年即使大學畢業,甚至出過洋,拜過名師,得過博士,如果他沒有學會自己學習,自己鑽研,則一定還是在老師所劃定的圈子裏團團轉,知識領域不能擴大,更不要說科學研究上有所創造發明了。
“對書中每一個問題,都要經過細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後,就需要進一步把全書各部分內容連串起來理解,加以融會貫通,從而弄清楚什麼是書中的主要問題,以及各個問題之間的關聯。這樣我們就能掌握全書的線索,貫串全書的精神實質。我常常把這種讀書的過程,叫做‘從厚到薄’的過程。一本書,當未讀之前,你會感到,書是那麼厚,在讀的過程中,如果你對各章各節又作深入地探討,在每頁上加添注解,補充參考材料,那就會覺得更厚了。但是,當我們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以後,就會感到書本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這樣,並不是學得知識變少了,而是把知識消化了。”
三、“牛食鯨吞法”
老牛吃草料大吞大咽,吃得很多、很粗,待閑下來又悠然自得地動著嘴巴,把吞咽的東西再次“反芻”,細細咀嚼起來。對於應該精讀的東西,學習老牛的方法,把它反複地咀嚼,那麼,難消化的東西也會變得容易消化了,難吸收的東西也容易吸收了。對價值大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以及精深的科學理論,應采用這種讀書的方法。
鯨類中的須鯨,那麼大的龐然大物,吃的竟都是小魚小蝦。小生物怎麼能填滿長鯨的巨胃呢?鯨張開大口地遊著,小魚小蝦隨著海水進入它的巨口,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從鯨須的縫隙處溜走,小魚蝦留下,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吃,整噸整噸的小魚蝦就進入它的胃袋了。有些材料、刊物、書籍,價值不大,或囉囉嗦嗦、反反複複,“水分”很大,即可采用泛讀、略讀的“鯨吞法”。
四、循序漸進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認識發展規律和知識結構體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係統閱讀的方法。戰國末期的思想家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求學問如同蓋房子,必須從基礎知識學起。不學加法,就學不會乘法;不學加減乘除,就不能學代數、微積分。
事物一般由量變發展到質變,也可以說是循序漸進的。飛機起飛,它先是在跑道上慢慢滑行,再後是速度逐漸加快。這是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速度,飛機離開跑道,飛上天空。學習要想“起飛”,必須先要打好基礎。
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諄諄告誡青年人:“卓著成效的科學工作應具備的條件是: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再循序漸進……要養成嚴格的循序漸進的習慣。”數學家華羅庚為了說明循序漸進的道理,打了個比喻說:“學習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來,你要想快些,一腳跨四、五步,非摔下來不可。”
知識是互相銜接、互相滲透的。一門知識有如一株大樹,基礎知識就像樹根,要想開花結果,還有待於樹的成長,要有樹身、樹幹、樹枝。不打好基礎,好高騖遠,必然是“欲速則不達”。
運用循序漸進法讀書,首先,要製訂計劃,遵循讀書的程序,這容易理解、容易深入、容易掌握;第二,對自己的知識、潛力正確估價,從實際出發,不能貪多求快、操之過急;第三,注意知識積累,有廣博的知識基礎,才能深入下去。
五、八麵受敵法
我國傳統的一種讀書方法。宋朝文學家蘇軾提出:“八麵受敵,一意求之。”這種方法也稱為“求一法”。他主張,經典書要讀數百遍。每一遍都要圍繞一個中心,解決一個問題。求一,就是每讀一遍都求得一個問題的解決。每讀一遍,就圍繞一個中心,側重一個問題,抓住一個要點,解決一個疑難。與此無關的,一律不加涉及。一次攻破一麵“敵”,日積月累,長此以往,一麵麵“敵”就全被攻破了。這種方法,看似笨拙,實則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