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爾的出現,徹底的解決了原料供應的問題。更何況,這個價格實在是太太太低廉了。
香料的確是昂貴的物品,但除了某些種類的香料難以取得,更多的則是運輸成本的附加值。而且香料商人還要從中賺取巨額差價,這也是造成香料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
也有人想過直接和香料供應商合作,但昂貴的香料大多來自於東孟等其他國家。一般的香品的鋪子,可承擔不起這樣巨大的運輸成本。
他們沒有秦湘這樣幸運,能夠直接遇到東孟國的公主。她們直接跨過香料商人,直接的合作省去了被賺取差價的環節。而且‘湘’需要的香料數量龐大,阿娜爾自然是願意給他們一個進貨價。
“隻要等到這些香料抵達,就能讓工廠運作起來了。”
秦湘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就算商隊的速度再快,加上阿娜爾傳遞消息的時間,也要將近四個月。有這四個月的時間,足夠她另起一間工廠了。
如今的府城,已經徹底被秦記籠罩,城外的荒郊野地都成了工廠。
秦湘依托著促進經濟和當地官府良好的關係,大肆的收購了城外不適宜居住的荒地。並派出人手,將這些荒地修整好,隻待使用。
隻要她一聲令下,即刻就有工人入駐。
其實過多的工廠集中在一起,勢必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
不過秦湘倒並沒有太多的擔心,在化學品和人工合成品等產生之前,生產力低下的年代,雖然會產生一定的汙染,卻並不會很嚴重。
她的造紙廠,雖然改良了方法,但如今依舊沿用最原始的辦法進行造紙。而香料用的都是天然植物,並沒有添加什麼化學品。就連製作流程,也不需要動用大型機械,全靠人力。
每到這時,秦湘又是懷念現代的機械化生產,又是感歎這個年代的人工低廉。
府城的經濟繁榮,也促進了周邊村鎮。
農忙時節,農民們會在田地裏勞作,而到農閑時就到附近的工廠打零工。
陳知府甚至親自書信一封感激秦湘,正因為工廠的誕生,讓百姓幾乎都能找到工作,去年府城遭遇嚴寒,竟無一人凍死。就連路邊的乞丐也少了,隻要不是天生懶病,總能找到生存的辦法。
秦湘覺得受之有愧,在開辦工廠前她可沒想過這些。
陳知府的一封信,讓秦湘又堅定了一件事。
華夏有位偉人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再窮不能窮教育。
學習不會讓一人變得聰明,卻會讓他通曉道理,不再愚昧。
知識是不會拋棄你的財富,這一點秦湘深以為然。
在古時候,人們迷信偏方可以治病,甚至祈求神靈的保護而不是選擇就醫。這就是缺乏知識,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誠然有些偏方的確可以治病,但許多方子都是無稽之談。之所以能夠治愈病人,取得大概是幸存者概率。對此,秦湘不做評價。
“該多修幾間技藝堂的。”
要用現代的理解,技藝堂是一所不收學費的技校。無論是什麼身份,都可以在這裏學得一技之長。
在這個時代獲取知識的代價實在是太昂貴了,秦湘的確可以創辦許多不收學費的書院。但這些,並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學習,但一些合適的技能卻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至於那些喜愛學習的孩子,總有辦法獲得更好的教育。這一點和技藝堂的理念是不違背的,隻要你想要念書,並且念的好,秦湘會出錢資助他們。
她要的不是木訥的隻知道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真正能夠通過獲得知識為這個國家做出一些貢獻的人。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多麼偉大,她心想。
隻不過,在看到這個時代想要盡自己的一份努力去做些什麼。
秦湘將契紙收好,對佩佩說:“去一茗居。”
小團子們今天要留在學堂裏,午飯要在學堂吃。至於韓雲霄,他是很少回來吃午飯的。去一茗居有更多的選擇,秦湘一個人也不想折騰家中的廚娘了。
佩佩忙叫人去準備,又為秦湘取來了外出的衣裙。
“今天有風,夫人多穿點兒。”
秦湘看著頭頂的大太陽,在心中感歎:有種冷,叫你家丫鬟覺得你冷。
上周的報紙做了一整麵篇幅的美食攻略,上到酒樓飯莊,小到街邊小吃。其中有一部分是真實的數據,也有夾帶的私貨。登報前,秦湘已經讓人調研過了,絕對不能砸了自家的招牌。
而一茗居和啃吃雞還有三禾記,都上榜了。以前的一茗居隻是一家有名的酒樓,而現在儼然和京城的第一飯莊齊名,來吃飯的食客多了,秦湘這個做老板的每天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