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衛家遺孀
連綿的秋雨接連下了數天,致使黃河河水上漲,往來河東郡渡口的船隻得停岸暫行,船渡的停運,從而使得往來河東河西的行人商販,因無法渡河,紛紛在渡口碼頭的集市內住了下來。
此刻黃河碼頭邊上,撐著一把油傘的劉顯,望著奔流不絕,氣勢洶湧的黃河之水,這讓原本情緒鬱結的他,渾然之間一掃胸中鬱悶之氣,當下他一把扔掉手中的油傘,仰天長唱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一首詩歌唱罷,身心舒暢的劉顯,回想起三天前自己一覺醒來時的情景,他到現在都還有種恍然如夢的感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劉顯,高中畢業後,由於沒有考上大學,十八歲時就去部隊當了兩年兵。
身處和平年代的劉顯,參軍之時雖然也抱著雄心壯誌,希望自己的軍旅生涯,能夠轟轟烈烈一番,然現實的結果卻是他在部隊兩年下來,別說立功上戰場,就是連射擊的子彈,加起來也不過三十發。
部隊兩年之中,劉顯唯一學會的一門技術,就是養豬,也就是因為劉顯學會了這樣一門技術,最後他在轉業之後,於是選擇了在家鄉城市的鄉下,找戰友合夥湊了點錢,開了一家養殖場。
起初兩年由於劉顯他們技術還行,他和幾個合夥的戰友都賺了一些錢,但隨後一場突發的疫病暴發,他們養的豬一夜之間,全部染病而死,從而導致了他們徹底的破產,最後把原先賺的錢全部賠了精光不說,而且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
可就在這個時候,原本準備跟劉顯結婚的未婚妻,也拋棄她獨自跑了,一貧如洗的劉顯,並沒有就此頹廢,反而勇敢的承擔了所有的債務,隨後又經過十年的努力,劉顯的養殖場從原來的負債經營,到最後成了遠近聞名的生豬加工基地,年產近千萬元。
然而就在劉顯努力,終於獲得回報之時,三天前的夜裏,突然發生的大地震,把正在家中睡覺的劉顯,徹底的埋在了地底之下,原本以為必死無疑的劉顯,醒來之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東漢末年。
並且占據了這個也叫劉憲(主角名字劉憲)的少年的身體,雖然來到古代已經三天了,可是劉憲每次回想起來,都還有些不真實的夢幻感覺。
這時站在黃河邊上的劉憲,麵對著這洶湧的黃河之水,心知自己再也沒有回頭之路的他,現在唯一能選擇的就是在這個即將來臨的三國時代,好好的活下去。
不過讓劉憲欣慰的是,通過從腦海中殘存的的記憶,他獲悉了目前自己的身份是,兗州刺史劉岱之子,姓劉名憲,字子陵,今年十七歲的他,按照漢代二十歲行冠禮的規矩,原本是無法取字的,但由於一年前,劉憲的祖父在世之前,由於牽掛著他這個劉氏長孫,所以先行給他取了子陵二字,意思是希望他能夠像山嶽一般,撐起他們劉家的家業。
劉憲對於三國的曆史名人,知道的雖然不少,但對於這個並不是很有名氣的劉岱,他還真是所知甚少,不過憑著後世的知識認知,劉憲還是知道兗州刺史,是一個不小的官職了,想著有這樣一個老爹,他相信自己未來的生活問題,應該是不用發愁了。
此刻作為一個現代人的劉憲,卻並沒有真正明白,東漢末年是個亂世,而且是個大亂世,在這樣的一個亂世中,一切的幻想無疑都會是空的。
因為此時正是曆史上的漢獻帝初平三年九月下旬(既公元192年9月末),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兗州製下的東平國境內,剛結束了一場戰事。
號稱百萬的黃巾軍日前剛與劉岱率領的兩萬漢軍兵馬,在東平國城下進行了一場殊死決戰,兒身為兗州刺史的劉岱,也在這一場戰役中,被黃巾兵馬斬殺。
同樣曆史上這一年冬天,也正是因為劉岱的戰死,讓兗州轄製下的東郡太守曹操,在濟北相鮑超的擁戴下,正式取代了劉岱的兗州刺史職位,從而開始了屬於曹操的輝煌的人生時代。
遠在東平國發生的戰事,對於身在河東郡黃河碼頭上的劉憲來說,自然是無法預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