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被太陽曬蔫的狗(1 / 2)

陳經綸、陳世元緩緩進入大殿,眾臣見到兩個身穿青布直身寬大長衣的百姓,頓時就傻眼了。

不是官身?

這是不是有點荒唐?

看到滿朝身著青緣赤羅裳的文武大臣,陳經綸一點都不慌張。

陛下看重的是他父子在農事上的本事,又非身份。

你們當官是為造福百姓,我搞農事也為造福百姓,我這個還更直接。

皇帝都說了,職業無貴賤之分,我何必自慚形穢。

因此陳經綸進殿顯得信心十足。

“草民陳經綸(陳世元)參見陛下!”

父子二人跪拜見禮。

“起來說話!”

看到群臣不解和疑惑的眼神,崇禎緩緩道:“諸位愛卿,陳經綸父子二人就是朕說過,可以解決問題的人。陳經綸,朕問你,假如未來有陝西一樣的大災,受災百姓一千萬,災情可能會持續數年,你如何解決災民吃飯問題?”

“陛下,草民認為推廣百姓種植番薯,便可解決口糧問題。前期朝廷賑災,後期百姓靠收獲的番薯充饑······”

群臣中有人點了點頭,他們聽過這件事。

福建巡撫金曾學曾上過奏疏,說福建大旱,番薯救人無數,還特意提起陳振龍,想來這兩個人就是陳振龍的後代。,

“番薯不挑地,耐旱,據草民統計,下等地可產三到五石,中等地六到十石,上地十到十五石······這幾年草民經過不懈研究,如今好多地的畝產有大幅度增產,上等地畝產接近二十石······”

“什麼?”

“這麼高?”

“怎麼可能?”

群臣驚呼,不信似的盯著陳經綸父子看,唯恐是騙子。

“諸位大人,這並非番薯產量的極限,草民研究發現番薯還可以大幅度增產。”

陳經綸信心十足道,“番薯種子需要我們不斷馴化,不斷培育和改良,合理種植,肥料上足,雜草除盡,及時侍弄,絕對能達到二十五石······”

“天呐!”

群臣立刻驚呼起來,實在是陳經綸說的這個產量過於嚇人,有水稻和小麥的五到六倍。

“諸位大人,草民這幾天又研究了另一種高產作物,它叫馬鈴薯,通過和菜農討論,草民覺得,馬鈴薯產量應該能超過番薯,很容易達到二十石······”

“轟······”

大殿內炸了。

馬鈴薯大家都熟悉,皇宮中就有,也沒聽菜農說有這麼高產量。

這人就是個騙子。

“陳經綸,你種過馬鈴薯嗎?”

禦史向來不怕得罪人,司徒瑾率先發問。

“草民沒有種過?”

“沒有種過,你怎能妄言?”

禦史善於扣帽子,司徒瑾張口就道,“你這是欺君之罪?”

“這位大人,草民沒種過,卻在田間研究過。皇室田間的馬鈴薯產量低,與菜農種植技術和態度有關。灌溉、壟的高度、寬度、施肥等方麵都不過關,尤其他們懶惰,覺得馬鈴薯就是個稀罕物,能種出來讓皇室人員嚐個鮮就是大功一件,根本就沒有把心思放在增高產量上······”

陳經綸說了半晌,從懷裏掏出來一個本子道,“諸位大人請看,這是這幾天草民父子的心得,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這位大人疑惑多,你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