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年假後,曉潔和母親去趕集那是她第一次見叫賣的哥哥,哥哥熱情的叫賣吸引了很多趕集的父老鄉親,透過圍觀的人群曉潔看到哥哥那張被寒風吹皺的臉,原本英俊的臉上布滿了雞皮疙瘩,性感的嘴唇也是鐵青色的,哥哥的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血口子。
每每伸出都在顫抖,說話的聲音也不再連貫,可是他還是開心的忙碌著,眼裏始終充滿了笑,自豪的笑。
哥哥發現了躲在人群後麵的曉潔和母親,他高興地叫著:“進來呀!小妹我給你錢你和咱娘去買年貨!”說完抓了一把錢放到曉潔的手裏,“去吧!想要啥?買啥!”
曉潔始終不能忘記哥哥說話是的神情,多少年後她還是不時的想起哥哥的話:“去吧想要啥?買啥!”每當想起這句話淚水會不自主的流下來,曉潔不是那種喜歡流淚的女孩,她還是不能克製,那是哥哥的愛呀!
那年的年夜飯是曉潔八年來最豐盛的年夜飯,有雞有魚,還有好大的一盤紅燒肉,足足的八大盤菜擺滿了餐桌,可是他們全家誰也不願動筷子。春節一個團圓的日子,餐桌上缺少了父親。平時寂靜的山村隻有這是是最熱鬧的,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引得沉靜的雞鳴犬吠,還有不知誰家的收音機唱著動聽的歌曲。
曉潔最喜歡過春節了,每年父親總是早早的買好多的鞭炮,假小子一樣的曉潔總是把正掛的鞭炮拆成一一的,裝在口袋裏,手上點上一枝香,和小夥伴們在村子裏燃放,他們調皮的把鞭炮放在土堆上用土掩住隻露出鞭炮的芯子,鞭炮爆炸時會帶起漫天的塵土,甚是好玩。他們還會把鞭炮放在殘缺的瓦片下把瓦片炸起。
曉潔最喜歡把鞭炮放在姐姐的跟前點燃,然後嚇得膽小的姐姐抱頭而逃,鞭炮響了,姐姐會嬌聲的喋怪著:“壞丫頭!”可是今年她什麼也不能幹,父親沒了按著村裏的習俗她家不能燃放鞭炮。不但不能燃放鞭炮也不能貼對聯,她也喜歡歡天喜地的貼對聯,每當那時她都會遠遠站在正對大門的地方。
指揮哥哥,這邊的對聯靠上了在向下點,那邊的對聯不在門中央了,看著門上大紅的對聯,春節的味道更濃了。可是,今日的年為什麼會如此的淒涼。震耳欲聾的鞭炮,豐盛的年夜飯為什麼會讓家人不滿憂傷?
“我們不能傷心,今天除夕,我們要高興,隻有這樣父親的在天之靈才會欣慰!吃,我們都吃!”哥哥首先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全家人都舉起了筷子,曉潔第一次吃魚,那是她吃的最美的魚,那麼細膩的魚肉,好好吃。
父親沒了家並沒有倒,房並沒有塌,哥哥成了家裏的頂梁柱,他用自己那寬闊的肩頭擔起了一家的重任,嗬護妹妹,孝順母親,母親也一改過去的愁眉苦臉,喜悅總是不自然的爬上眉梢。哥哥是曉潔眼裏的神,是家不倒的神話。
哥哥永遠都那麼快樂,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在哥哥的辛苦下,家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曉潔從沒感到自己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從沒有比任何小朋友不幸,她喜歡每天等外出幹活的哥哥,因為哥哥總會給她帶回她最愛的糖塊,哥哥買回來的糖好甜,每次吃都會從嘴裏甜到心裏,那甜絲絲的味道久久的留在心底。
那是村裏唯一的那家代銷店買的糖塊不能比的。因為有個好哥哥她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小朋友羨慕的目光,她是那麼的沾沾自喜。
努力就會有收獲,曉潔上初一的那年,哥哥把老房子拆了蓋起了五間磚瓦房,高大明亮的磚瓦房成了村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哥哥也因此成了三裏村五裏莊的名人,又加上哥哥長的高大帥氣是妙齡少女暗戀的對象,因此說媒的踏破了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