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懶螞蟻效應(1 / 2)

重視企業中勤於思考的“懶螞蟻”

生物學家在長期的研究之後發現,在一群螞蟻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螞蟻十分忙碌,這些螞蟻在尋找、搬運食物的時候總是很勤勞、爭先恐後;但是,也有少數螞蟻總是東張西望,就是不幹活。當沒有食物來源或者蟻窩遭到破壞的時候,那些勤快的螞蟻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原先那些不幹活的“懶螞蟻”就會挺身而出,帶領其他螞蟻轉移到它們早就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頭。原來“懶螞蟻”們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對蟻群整體薄弱環節的“偵察”上了。“懶螞蟻”可以敏銳地察覺到蟻群的薄弱之處,也可以保持對食物來源的探索狀態,從而可以保證整個蟻群的生存。

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鄭學益在闡述自己對市場營銷理念的觀點時,就引用這個事例對比:“懶螞蟻”對於蟻群來講更重要,相對而言,在企業中注意觀察市場需求、研究市場規律、把握市場脈搏的員工對於企業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

在工作生活中,勤與懶隻是相對而言。“勤”不一定可以讓自己在社會上很好地生存,“懶”也未必不是一種個人的生存智慧。有句話說得好:“懶於雜務,勤於思考。”現在,社會發展很快,每個人都希望追上時代的步伐,社會上不乏一些勤奮之士。但是,真正成為社會精英的並不一定都是這些人。有很多都是那些善於思考和發現的人,而這些人平時並不見得是大家眼中的“勤人”。

企業要想長久地占領市場,“勤勞的螞蟻”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對企業發展起影響作用的還是那些“懶螞蟻”,他們可以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為企業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他們使企業的視野更開闊。

在一個企業之中,“勤螞蟻”是企業成長的基礎,但是,“懶螞蟻”是企業成長的必要條件和催化劑。隻有“懶螞蟻”的計劃、創新、組織,才能使“勤螞蟻”按部就班地工作。否則,在一個企業中,“勤螞蟻”就會變得無所適從、一籌莫展,隻能做一些無用之功。

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很重要。員工素質的好壞,關鍵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畢竟公司的員工還是由管理者選拔並安排的。所以,在對公司人才的合理運用中,一定要讓自己的員工成為勤於思考的人。不懂思考的員工和機器又有什麼區別呢?隻有勤於思考的“懶螞蟻”才會確保企業的安全、穩固、快速發展。

“懶螞蟻效應”說明,一個企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需要重用,但是,更要任用那些運籌帷幄、對企業的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隻有這些“懶螞蟻”才可以不被雜務纏身而明辨前進的方向,才能夠幫助管理者從大局考慮,著眼於企業的未來。

華陽公司是一家生產燈具的公司。幾年來,由於公司的生產效益並不好,公司老板決定裁員。這天,老板走進車間,看見大家都在忙著自己手中的工作。在車間轉了一圈,隻有王明、徐剛……四五個人一直在說話,看見老板來了也不知道收斂。

一怒之下,王明、徐剛……幾個人就被解雇了。盡管王明跟老板解釋說他們是在討論如何才能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可是老板就是不聽,還諷刺他們:“要是能想出來,你們就不會在我手下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