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家庭背景,不能沒有誌氣(2 / 2)

張居正怎麼和人家王世貞比啊?

豈止如此,在填寫祖父的名諱時,少年時代曾經因為家世貧賤而遭受的刻骨銘心的屈辱,張居正不會忘記。

張居正的祖父在遼王府當“保安”不是嗎?遼王和張居正恰好同歲,這貨比較調皮搗蛋。為了教育他,遼王他媽真是煞費苦心,正好張居正小小年紀就中了舉人了,於是遼王他媽就讓張“保安”帶話給他孫子,請他到府裏吃飯。那時候講究身份地位啊,你一個保安的孫子,和皇家後裔、堂堂藩王能平起平坐嗎?遼王他媽硬要張居正和遼王同席,而且非叫他坐首座,小遼王就不高興了。這還不算,遼王他媽說了一句話,大意是說,甭看你是堂堂藩王,你不爭氣、不學好的話,將來早晚有一天,會被小張牽著你的鼻子走!此言一出,遼王這小子鼻子裏就發出了冷冷的“哼”聲,目光裏充滿殺氣!

果然,有一天,遼王就以祝賀張“保安”的孫子中舉為名,請這位白發蒼蒼的保安吃飯了。估計老頭兒還挺激動的。王府有的是酒,敞開喝吧!左一杯、右一杯,老保安頭暈眼花了,遼王還是不斷勸酒。喝到最後,老保安被人抬回家,嗚呼哀哉了!

張居正實在受不了啊!可是他有什麼辦法呢?自己家裏沒有地位、沒有“人”啊!而人家是什麼身份?況且,人家可以說,我看得起你才請你喝酒,你窮慣了沒出息“我要一次喝個夠”,自己沒把握住,怨誰呀?這讓張居正哪裏說理去啊?!當然年輕氣盛者可以拿著刀去報仇,不要說你殺不了人家,即使你真把仇人殺了,你自己的小命也沒有了!衝動是魔鬼啊!什麼情況下都不能衝動的。那張居正也就隻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了。

可是,張居正咽不下這口氣啊,他一直耿耿於懷,直到多年以後……

現在看來,這樣的家庭背景在張居正心靈深處打上了抹不掉的烙印,甚至導致他身後遭到清算的一個導火索,也和他的這個家庭背景有直接關係。

我推測,張居正在《序齒錄》上提筆寫下自己祖父的名諱時,心情一定不會平靜,憶及曾經遭受的屈辱是很自然的。

當然,曾經的屈辱,張居正會深深地埋在心裏。

或許,這樣的屈辱,刺激他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這是出身貧賤之家的年輕人麵對屈辱最常見也最積極的反應了。

現在,終於進士及第了,在新科進士們歡聚的時候,張居正卻總是沉默寡言。麵對那些官宦家庭出身的同班同學,張居正很可能會生出這樣強烈的念頭:祖上給你們榮耀,我要通過自己的奮鬥,榮耀祖上!不妨說,這樣的念頭像種子一樣早已深深埋在張居正的心中,得到金榜題名的雨露滋潤,現在已然發芽!這樣的一個年輕人,在剛剛認識的一群意氣風發的同學中,不會張狂、輕佻,一定是沉穩老成、沉默寡言。

同學王世貞就總說,哎呀,這位張居正同學,未免太老成了吧!

家庭背景不一樣,人生的經曆有別,還有對未來的預期也大不同啊!世代顯貴的幹部子弟王世貞,少年時代就貪玩,不喜歡讀教科書,卻愛看閑書,寫詩作詞,對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興趣。反正一輩子啥也不幹在家待著也不愁吃喝外帶泡妞——此公有此愛好,如不是他父親強力管束,或許他就不走科舉考試這條路了。

張居正就不同了。他沒有王世貞那樣的條件啊,他一心琢磨著,要改變自己乃至家族的命運,要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