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陶三圓的五年計劃(1 / 1)

陶三圓的出生,完全是在計劃之外。

當年她大姐陶瀟瀟剛滿三歲,二哥陶之遙出生。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一兒一女,湊了個“好”字,便算的上是圓滿。於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陶媽直接去結了紮,一了百了再無煩惱,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誰想到,在陶瀟瀟十歲那年,陶媽突然胃口不好,嗜睡犯困,她隻當是那段時間農忙,早出晚歸的著了涼,隨便找了點藥改善症狀,實在沒精神就幹脆窩在床上去睡覺。她結紮之後,月事時間一直不準,反正對身體也沒什麼影響,而且她也確定自己不會再懷孕,便沒太在乎。

某天傍晚,家裏吃的是辣椒涼麵。陶媽吃了一口辣下去,就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肚子裏好像有什麼東西輕輕的動了一下,她瞬時後背立直,在一家人詫異的注視之下,她捧著肉乎乎的肚子,好半天都一動不敢動。

但等待的時間裏,肚子還是肚子,能聽見咕嚕嚕的腸鳴,卻是沒有別的特別變化。

家人都覺的是錯覺,連陶媽同樣是這樣認為,於是繼續吃飯。

她咬下第二口涼麵,辣味才在舌苔蔓延開來,陶媽就清晰的感覺到肚子裏有有人踹了她一腳。

這次是清清楚楚,絕對沒錯。

夫妻倆撂下筷子,直接去了醫院。

一通檢查之後,一個足以令人震驚到目瞪口呆的事實擺在了眼前,結紮的陶媽又懷上了,肚子裏的孩子已經成型,看各項指標數據大約五個月,很健康。

雖然孩子的到來不在預期,但夫妻倆也都不忍心流掉這個已經能在親娘肚子裏打拳的孩子。

夫妻倆稍微一合計,這事兒便定下了。

又五個月過去的一個仲夏夜,陶家填了個胖嘟嘟的小丫頭,粉白軟嫩的一張小臉,就像是剝了皮兒的水蜜桃一樣,甭提多喜人了。

陶媽看著小女兒的圓胳膊圓腿圓臉蛋,就給她取了個小名叫三圓,又形象,又好記。以至於,從小到大,村裏村外的親朋好友鄰居長輩,全都集體忘記了她的大名叫陶瑾思,倒是三圓三圓喊的分外順口。

今天是陶三圓的生日,她23歲了。

早起陶媽給她煮了六個雞蛋,午飯是一碗長壽麵,到了晚飯嘛,三圓喜歡的好吃的擺了一大桌,但二老一左一右坐在她麵前,擺開了陣勢,一看就知道不單單是要給她慶祝生日那麼簡單。

“爸,媽,我忽然沒那麼餓了。”她準備開溜。

陶媽沒好氣的一個眼神丟了過來:“躲躲躲,你還能躲多久?都23了,自己不找對象,又不願意去相親,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我也沒想什麼啊。”她好無辜的。

“你不想這事兒就不對?你打開大門出去看看,跟你年齡差不多的女孩,還有哪個沒定人家?你自己的初中同學、高中同學,沒出去讀書的那幾個,生兩個孩子的都有了吧?再看看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天到晚就知道待在家裏,不是抱著手機傻笑,就是看著電腦發呆。你都23了!再耽擱下去,你不怕變成老姑娘,沒人要你嗎?”陶媽是越說氣越大,完全忘了今天是陶三圓的生日,這一大桌菜本來是想要幫她慶祝,但沒說幾句就又舊事重提,陶三圓捧著飯盆,把她看中的好吃的全裝裏,也不與父母爭辯,一溜煙的跑掉了。

“女大當嫁,這就是規矩,你再不上心,同齡的好小夥都被人挑光,就剩下比你大十來歲的二婚茬,到時候我看你怎麼辦。”

這話越說越離譜,陶三圓更不愛聽了。

她走出了老遠,還能聽到陶媽的聲音傳過來,她爸在家庭戰爭當中一貫是充當沉默者的角色,既不偏幫,也不指揮。當然,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錯,陶三圓跑掉,陶媽的火力便直衝他過去:“都是你慣的!”

“咱閨女也不差,肯定能找到可心的男人,你莫急,莫急。”

陶媽急,陶爸急,陶三圓那邊倒真的是不急。

她去年才大專畢業,回家隻待了大半年,隻因為沒跟其他同齡人一樣立刻出去找工作,也暫時沒有繼續讀書的打算,陶媽天天看著她在家裏“無所事事”,就跟著焦慮起來了。

催婚不過是發泄與表達焦慮感的一種方式罷了。

陶三圓懂,她都懂。

捧著飯盆,坐在房頂,陶三圓一邊吃,一邊看著藍色的天空之上,隱在雲霧深處的繁星若隱若現,微涼的夜風徐徐吹拂,花香與草木香混在一起的味道說不出的好聞。仰望遠處,巍峨的嵩山連綿不斷,但與村子視線平行的山體處,有一個巨大的深坑,它破壞了原本和諧的畫麵,那是持續二十年間的開采山石而給嵩山留下來的瘡疤,也是桃源村每位村民心底的意難平。

隔壁鄰居家的兩個小朋友相差兩歲,一時都沒消停,在院子裏跑來跑去,尖叫個不停。這人間煙火氣又將陶三圓的思緒拉了回來,她扒拉幾口飯,默默的祝自己生日快樂。但心底裏總是有種奔騰著的情緒無法讓她平靜,她站起來,雙手卷呈喇叭,對著遠處的嵩山大喊:“要加油啊,陶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