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楊漣上疏(1 / 2)

朱由校從皇莊回來之後,在乾清宮吃了午飯稍微休息了下之後,就開始批閱因為上午去皇莊查看莊稼而耽誤沒有批閱的奏折。依然是曹化淳念奏折,朱由校聽說過批閱。朱由校深深感到這種方式太沒效率了,每天他花到到批閱日常奏折的事件最少也要一個時辰。就這還是絕大多數的奏折都是日常政務性的,並且由內閣票擬過的。

他有時候真想拿起來自己直接看,可是一想到奏折中沒有句讀過,一坨坨的文字就忍住了。看來全國的夏糧的確已經都是收割完畢了,今天各地關於夏糧的收成和收取賦稅的奏折大了大多數。這些奏折都經過內閣中規中矩的票擬了意見,他也沒啥好意見,都是直接讓照著內閣的票擬辦理。

今天的奏折明顯的比較多,光政務性奏折花了都一個半時辰。朱由校喝了一口甘霖酒後站起來對曹化淳吩咐道,“再念一本,朕出去走一會,再回來繼續。”

曹化淳答應一聲後,拿起來一本奏折打開之後,他就是眉頭一皺。是兵科給事中楊漣的奏折,而且反對重開皇店的奏折。重開皇店這件事是前幾天皇上親自定下來,並交代司禮監全力支持盡快開張的,沒有想到高時明那邊皇店還沒開張,這邊已經有言官告狀了。

曹化淳皺眉頭的原因還在於這個兵部給事中雖然才七品的言官,但是這個楊漣可不是一般的言官。當初朱由校的父親的朱常洛剛登基,就被楊漣上疏直接罵。還好朱常洛為人比較厚道,不但不懲罰楊漣,反而臨終之時專門把楊漣這個七品芝麻官叫去,和當時的內閣輔臣方從哲劉一燝韓爌成為托孤之臣。而後楊漣在移宮案中更是出了大力,所以別看楊漣隻是個七品言官,影響缺不小,而且是出了名的硬骨頭。

因為王安的關係,曹化淳和東林黨也不陌生,曹化淳對東林黨卻是敬而遠之的。就如同楊漣一樣,曹化淳很敬重其為人,不過對其和其他一樣東林黨有時候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對皇上都咄咄逼人,曹化淳覺得很過分,就如這到奏折反對重開皇店一樣。

曹化淳雖然心理一直在活動,不過嘴上卻沒停,開始念楊鏈的奏折,“臣楊漣今有一本啟奏:臣近聞,內廷欲重開皇店,此乃禍國殃民的之策。先前正是因為京城內外的皇店,騷擾百姓,一些皇店的主持之人依仗身份無法無天,尤以京城之外的皇店為重。正介於此先皇登基之後,即連同礦監稅使一起關停所有皇店。今必是小人在陛下之前巧言令色,欲重開皇店。臣請陛下將此小人充軍,以絕後患。臣乞陛下能親賢臣遠小人,臣誠惶誠恐,兵部給事中楊漣上。”

朱由校一聽到楊漣的名字就是精神一震,因為曆史上的楊漣名氣很大。他不光曾經上疏罵過剛登基的朱常洛,還參與了移宮案。更重要的是曆史上,他做東林六君子被閹黨迫害之時所表現出來的錚錚鐵骨。隻是當他沒想到的他穿越以來楊漣第一次給他上疏竟然就是反對重開皇店的,而且還要他親賢臣遠小人。

他聽完楊漣的奏折頓時沒了出去走走的心情,重開皇店雖然是鄒義提出來了,可鄒義在自己之前給其暗示的情況下才在商議之時提出重開皇店的建議的。按照的楊漣的說法,小人表麵是指的鄒義,實際自己這個皇上才是主謀。而且重開皇店關乎著盈利監幾個工廠的產品的銷售大計,也是直接影響著他這個皇帝私人錢包內帑的進項。

重開皇店這件事楊漣上疏反對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更有可能隻是一個打頭陣的先鋒而已。朱由校對之前他爺爺萬曆皇帝開設的皇帝,也專門進行了係統的了解。萬曆後期很多皇店,尤其京城之外的皇帝,的確影響比較惡劣。有些皇店的人依仗身份也的確做了不少如強買強賣、欺行霸市、敲詐勒索過往其他客商等等擾民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