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媽媽的故事》序引(1 / 2)

我很猜得到,小朋友們從書鋪子裏買到了這本小書之後,是急於翻開第一篇《林中睡美人》或其他題目最稱心的故事來看。因此之故,我又何嚐不明白,在這樣一本趣味豐富的童話集上加一篇序引,雖然是短短的,也終於是一樁虛費的事。

但是,我想,這樣一個享受了三百年大名的童話作家和他的最使全世界的兒童眉飛色舞的《鵝媽媽的故事》,到如今,完完全全的介紹給我國的小朋友,那麼在這時候,略為寫一些介紹的話,似乎也不能算是多事。況且,我又想,雖然名為序引,我卻希望小朋友們在這小書中所包含的八篇故事都看完之後,重又翻轉書來,讀這小引:那麼,既可以不先阻了小朋友們的興趣,又可以使這故事的閱讀或聽講者,對於這講故事的人,有一些較密切的認識,不也是一個較妥善的辦法嗎?

為了上麵的原故,這篇小引便如是寫著:這一本美麗的故事集的作者,沙爾·貝洛爾(charles perrault),是法國人;一千六百二十八年生於巴黎。他的父親比哀爾·貝洛爾(pierre perrault)是一位辯護士。他有三個哥哥,都是很出名的人,尤其是他的二哥,格洛特(claude),始習物理學,繼業建築,所享聲名,卻也不亞於他。

在幼年時候,八歲零六個月,他被送到波凡學院(collège beauvais)去讀書,但因為他有過人的天才,求知欲的異常的發達,讀書的不肯含混,所以曾經與他的教師起了劇烈的辯論。後來,因為過分的厭棄學校生活,他的固執的、自信甚強的癖性,幫助他居然爭到了父親的允許,任他退出學校,自由研究學問。

既放任了他的自由意誌,聽他精進地獨自采索著博大宏深的知識,他的過人的成績使他在一千六百五十一年,在奧萊盎,得了法學碩士的學位。他便回到那濃雲密霧的巴黎,執行律師業務。但這時期並不長久。

從一千六百五十四年起,他父親也在巴黎得了一個較大的官職,他便不再出庭,而改充他父親的書記。在這時期中,他一方麵從事於職務,一方麵卻依舊沉溺於文學,藝術和其他學問。在一千六百五十七年,他曾用他藝術的素養,幫助他二哥格洛特建築了一所精美絕倫的屋子。這種天才的表現,當時就受知於總理大臣高爾培爾(colbert)。一千六百六十三年,他受聘為這位總理的秘書,讚襄一切科學,文學,藝術事項。

高爾培爾很欽佩他的才能和人格,很看重他;在一千六百七十一年,高爾培爾便推舉他為法蘭西學院(l'''' académie francaise)的會員。在這個光榮的學術團體中,他盡力地秉著他的才幹,把它好好的整頓了一番,使法蘭西學院樹立了永久的基礎。

但是,因為他是一個富有進取精神的人,他要革除舊的,建設新的;他要推倒傳統思想,樹立自由的意誌,所以當他有一次在學院中宣讀例課的時候,他讀了他的一首詩《路易十四時代》(lesiècle de louis ⅪⅤ),其中有幾句話盛讚現代遠勝古代。這些詩句,當下引起了文壇的一場論戰,尤其是詩人薄阿洛(boileau),為了袒護古典的光榮起見,在盛怒之下,竟用許多粗暴的辭句來抨擊他。他雖然是一個有好脾氣,好品格的人,但為了他自己的意誌和思想,在一六八八至一六九六年之內便長長地寫了一首《古今較》(le paralèlle des anciensetd es modernes),在這首詩中,他更詳細地闡發他的今優於古的見解。於是兩方麵便旗鼓相當地互施掊擊,同時又有許多文人加入了戰團,各為自己所信仰的一方麵援助。這次論戰,雖然並沒有顯明的勝負分出,但其影響後來卻竟波及英國文壇。

一千六百八十三年,他的知遇者高爾培爾死了,他也便結束了他的政務生涯,從此息影家園,笑弄孺子,以了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