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回(2 / 3)

再說豫王多鐸定了江南,聞得吳中美女極多,要想搜羅幾個進京,好供將來自己的受用。於是飭人四下尋找,有和冒辟疆結怨的,暗暗到豫王的行轅中告密,謂冒辟疆家中美姬最多,豫王聽了大喜。但以滿洲親王去強占民間的良家婦女,聲名未免不雅。適巧太湖巢匪作亂,豫王便指冒辟疆私藏巢匪,令官軍往水繪榭去搜捕。早有署中書吏與冒辟疆有交情的飛報辟疆,叫他逃走,辟疆星夜逃到通州,留下眷屬,被豫王捕去。冒辟疆悄悄使人往豫王府中刺探消息,得知豫王要奪他愛姬董小宛,無故陷他罪名。冒辟疆大怒,正要設法挽救,不料豫王忽奉詔進京,調洪承疇來督理兩江,等到冒辟疆趕來,豫王已一葉輕舟,載了美人北去了。

冒辟疆因愛姬被奪,心中不舍,也兼程進京,不日到了都下。好在都中士大夫,半多故交,當即繕成訴狀,赴刑部控豫王霸占有夫之婦。刑部大臣冷僧機,和豫王多鐸本有郎舅關係,聽得外麵風聲不佳,私下報知豫王。豫王也聞漢禦史趙穀臣將上疏劾奏,知道這姓冒的有些來曆,心裏已是膽寒,忙去和謀士商議,被他想出一條惡計來,把那董小宛載入氈車,乘夜獻進宮中。時順治帝年已十六歲,由皇太後指婚,冊立科爾沁克圖親王的女兒董祿氏為皇後。大婚不到一月,皇帝和皇後反目。順治帝正嫌皇後貌寢,心裏萬分的不高興,一見豫王進獻一個美人來,真是體態輕盈,芳姿秀媚,不覺喜出望外。當董小宛進宮的消息傳出去,氣得冒辟疆目瞪口呆,什麼訴狀劾奏都是不中用的了,隻好垂頭喪氣地南歸。

那順治帝得了董小宛,見她媚鎖春山,常常啼哭,玉容雖日漸憔悴,卻不減嬌豔,因此天天去瞧董小宛,呆呆地坐一會兒,就悄然自去。這樣的一天又複一天,朝中忽然攝政王多爾袞薨逝,順治帝也十分震悼,輟朝三日,算是舉哀。這三天中,順治帝足跡不履小宛的那裏,小宛覺得這位皇帝也十分多情,芳心中驀地起了一種感想,以為要替冒公子報仇,非結識皇帝的歡心不可。主意打定,第四天上,順治帝匆匆地來看董小宛,小宛便笑臉承迎,頓改了往日的常度。順治帝自然歡喜,當夜即行召幸,次日便封小宛為董鄂妃,從此寵幸小宛,甚至寸步不離。誰知好事不常,偏偏那皇後董祿氏見順治帝冊封愛妃,棄自己猶如敝履,心裏就起了一種醋意,竟不顧好歹,悄悄地去奏知皇太後,謂皇帝年輕,迷戀漢女,荒廢朝政。皇太後聽了自然大怒起來,立刻召順治進宮,當麵訓責了一頓,順治帝諾諾地退去。太後又把董小宛召到麵前,細細地打量一下,冷笑幾聲道:“好一個狐媚子,你是哪裏來的妖妓,膽敢擾亂宮禁,狐媚皇帝?”董小宛見問,自己原拚著一死、倒也豪不畏懼,把豫王強占,私獻進宮的話,朗朗說了一遍。太後聽罷,心裏越發憤怒,一則憤皇帝擅立妃子,居然獨斷獨行起來;二則恨豫王私進漢女,迷惑皇上。於是下了一道懿旨,宣豫王多鐸進宮,也被太太後痛罵一頓,當即傳諭,將董鄂妃送往玉泉宮去,永遠不得召幸。內監們奉諭,打起一乘軟轎,把董小宛納進轎內,抬往玉泉宮去了。順治帝聽得把董小宛幽禁玉泉宮,心裏異常地懊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