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後和李輔國內外勾通了,招權納賄的事體,也不知做了多少,叫這性情暴烈的建寧王,在一旁如何看得過。他幾次要去麵奏父皇,每次都被太子攔阻住的。勸他說:“事不幹己,徒然招人怨恨。”
建寧王勉強把性子按捺下去,如今聽說他們要謀死太子,另立皇子佋為太子,他與太子手足之情甚厚,不由他不惱怒起來。怒氣衝衝地趕進宮來,打聽得父皇在禦苑中向陽。肅宗身體一天衰弱似一天,每天冬令,太醫奏勸皇上每日須向陽一個時辰,得些天地之和氣;每遇肅宗皇帝在禦花園中向陽,那張皇後總陪侍在一旁。今日建寧王進宮來,見有張皇後坐在一旁,他上去依禮朝見了父皇,也不便說什麼。
這張皇後是何等機警的人,她見建寧王滿麵怒色,心知有異,便假托更衣,退出園來;一麵便指使她的心腹,去躲在禦苑走廊深處,偷聽他父子說話。誰知這建寧王,是一個率直的人,竟不曾預料到此;他見張皇後退去了,便把張皇後如何與李輔國勾通,招權納賄,現在又如何密謀陷害太子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末後,他又懇懇切切地說道:“陛下若再聽信婦人小於,那天下雖由陛下得之,亦將由陛下失之!其有何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乎?”
幾句話,說得肅宗皇帝不覺勃然大怒起來。況且張皇後和李輔國二人,每日不離肅宗左右,時進讒言;肅宗正親信張皇後和李輔國二人的時候,如何肯聽建寧王的一番忠言?早已忍不住一疊連聲地喝罵:“逆子有意離間骨肉!”
也不聽建寧王話說完,便喚內侍把建寧王逐出禦花園去。
建寧王懷了一肚子冤屈,來見太子;弟兄二人一見麵,便抱頭大哭了一場。太子勸住了建寧王的哭,建寧王便把方才進諫父皇的話,和被父皇申斥的話說了。太子聽了,不覺大驚,說:“我的弟弟,你這事不是闖下禍來了嗎!”
建寧王問:“怎見得這事闖了禍?”
太子說道:“吾弟今天受父皇一番訓斥,卻還是小事;隻怕父皇回宮去,對張皇後說了,再經張皇後一番讒言,又經李輔國一番搬弄,他二人見吾弟揭穿了他的奸謀,他們非置吾弟於死地不可。依愚兄之見,吾弟連晚速速逃命,逃出京城去,躲在民間,這是最妥的法兒。”
建寧王聽了太子一番說話,細心一想,覺得自己的身體果然危險;但事已至此,懼怕也是無益。便慨然對太子說道:“從來說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話,人子獲罪於父,不得骨肉的原諒,便活在世上,也毫無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罷了!”
建寧王說罷,站起身來便走;這太子如何舍得,便上去一把拉住他,又苦苦地勸他出京去躲避幾時再作道理。那建寧王隻是搖著頭嗚咽著出去了。
這裏太子究竟放心不下,便偷偷地來見李夫人;因為李夫人是張皇後親信的人,又是李輔國的妻子,自然不疑心她的。
便和李夫人商量,求她到張皇後跟前去探聽消息。這李夫人愛上了太子,豈有不願意的,當晚便假定省為由,去朝見皇後。
那皇後已由她派去偷聽說話的心腹人,把建寧王在皇帝跟前的說話偷聽來,統統告訴皇後。張皇後立刻去把李輔國宣進宮來,商量對付建寧王的法子;李輔國便勸張皇後在皇帝跟前,竭力進讒,務要取了建寧王的性命才罷。又勸皇後這機密事既被建寧王在萬歲跟前說破了,俺們須索一不做二不休;趁此機會,便說是建寧王是太子指使他來離間骨肉的,便求萬歲爺廢去了太子,立皇子佋為太子,這便是一勞永逸之計。張皇後認李夫人是自己的心腹,便把她和李輔國二人商量的話,仔細仔細地告訴她。李夫人聽說取建寧王的性命,卻也不動心;後來聽說要廢去皇太子,不覺動了她的私情,十分慌張起來,便急急回自己院子去。
那太子正躲在自己房中候著信,李夫人把探聽得來的話說了。那太子手足情深,聽說要廢去自己太子的位,卻也不動心;隻聽說要取建寧王的性命,卻便十分慌張起來。急欲打發一個人去建寧王府中報一個信,其時已是深夜,左右又沒人可以遣使;這一夜工夫,急得這位皇太子隻是在屋子中間打著旋兒。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又怕打發別人去走漏了消息,便自己喬扮作內侍模樣,混出宮去。
趕到建寧王府中,一腳跨進門去,隻聽得人聲鼎沸,趕進內院去一看,隻見合府中男女都圍定了建寧王,齊聲哭喊著。
大家見太子進來了,隻得住了哭聲,讓太子擠進人叢中來。太子抬眼一看,隻見那建寧王直挺挺躺在逍遙椅上,滿臉鐵青,兩眼翻白。太子隻喚得一聲“弟弟”,撲上身去,抱頭大哭。
可憐這建寧王,便在太子的一陣哭聲裏死去了!許多王妃姬妾,圍著屍身,大哭一場。哭罷了,太子問起情由。原來昨夜建寧王從宮中回府,便在自己書房裏,長籲短歎;直到天明,還不見王爺回內院來,是王妃情急了,急急走進書房去一看,原來王爺早已服了毒,隻剩了一絲氣息,急傳府中大夫施救已是來不及了。皇太子聽這情形十分淒慘,由不得又摟著建寧王的屍身哭了一場。還是王妃上去勸住,又勸太子快回宮去。
隻因太子和建寧王手足情重,如今私自出宮來探望建寧王,給張皇後知道了,又要無事生非,在皇帝跟前搬弄許多閑話,於太子實在有大不利的地方。皇太子聽了眾妃嬪的勸,便也隻得含著一肚子悲哀,悄悄地回宮去。這裏建寧王死去,不上兩三個時辰,果然肅宗皇帝的聖旨下來,賜建寧王自盡,這原是張皇後在皇帝跟前進了讒言,才有這骨肉間的慘禍。
從此張皇後便派了幾個心腹宮婢,在東宮裏留心太子的舉動。李夫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又暗暗地去對太子說知,勸他平日在宮中一切言語舉動要謹慎些;便是兩下裏的私情,也須少來往為是,免得破了這風流案,把好事弄壞了。太子聽了李夫人的話,嚇得在宮中也不敢胡行,也不敢亂道。看看半年下來,甚是苦悶。
便是那李輔國娶了這位李夫人,如今久住在宮中,夫妻不得親近,雖說家中不少婢妾姬妓,可以供他的玩弄,但如何趕得上李夫人這般美貌,這般白膩。愈是太監不講床笫之私的,愈是愛賞鑒美麗的女人;愈是不在淫欲上用工夫的,愈是玩弄得婦女厲害。這一年多下來,李輔國和府中的婢妾,也被他玩弄得人人害怕,個個叫苦了。那李輔國也玩厭了,便又想起他宮中的這位夫人;在李夫人住在宮中的意思,一半也要避著李輔國玩弄她身體的災難,一半也是迷戀著太子的癡情。因此李輔國幾次進宮來接李夫人回府去,這李夫人總推著皇後不許,李輔國也沒得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