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見肅宗皇帝病勢一天重似一天,那李輔國的勢力也一天逼迫一天。張皇後便想起他昔日同心合意的越王係,悄悄地打發人去催越王進京來,又許他到京之日,便立他為太子,將來同居深宮,共享快樂。越王得了這個消息,既可得皇帝位,又可與心愛的張皇後聚首,他如何不願意。當即星夜起程,從南陽城趕向京師來。
那太子在西京地方,一麵與李夫人恩愛相守,一麵監督兵馬,征討史思明。正十分勝利的時候,忽然接到李輔國和李揆二人送來的表文,說聖上病將垂危,請太子趕速回京,主持朝政。這太子是十分孝順父皇的,一聽說父皇病危,便把兵權交與郭子儀,自己帶了李夫人星夜趕回京師。太子進宮之日,那越王還不曾到京師。張皇後見太子先到,便和顏悅色地迎接著太子,與從前那副驕傲神氣,大不相同。太子也沒有心思去對付張皇後,隻問:“父皇病情如何?”
張皇後領著太子到寢宮裏去一看,那肅宗皇帝緊閉著雙眼,睡在床上;太子上前連喚幾聲,肅宗已開不得口了,隻是微微點著頭兒。太子一陣心酸,幾乎要哭出聲來。
張皇後邀太子到一間密室裏去,悄悄地訴說近日李輔國如何跋扈;他久掌禁兵,朝廷製敕,皆從彼出;往日擅自逼遷上皇,為罪尤大。他心中所忌,隻有我與太子二人;如今主上病勢危急,李輔國接連他的死黨程元振一班奸臣,陰謀作亂。太子為將來自身威權計,不可不速將李輔國奸賊拿下殺死。太子這時見父皇病勢危急,五心已亂;聽了張皇後這一番話,更急得流下淚來道:“如今父皇抱病甚劇,不便把此事入告;若驟殺李輔國,萬一事機不密,必至震驚宮廷,此事隻得從緩商議。”
正說話的時候,忽見一個心腹宮女,進室中來向張皇後耳邊低低地訴說了幾句,張皇後聽了麵帶微笑。太子見了,正是莫名其妙,隻見張皇後忽然變了一種懶懶的神情,對太子說道:“太子遠路奔波,想已疲倦,且回東宮,待以後再商量。”
太子聽了,也隻得告辭出來。
這邊太子前腳才出得宮門,那後腳越王便鑽進這密室裏來了。當時越王見了這張皇後久別重逢,自有一番迷戀;他二人明欺著肅宗皇帝在昏沉的時候,便盡情風流了一回。事過以後,張皇後便說起李輔國謀反的事體;又說太子生性軟弱,不能誅賊臣。汝若能行大事,不愁大位不落汝手。這時越王一心隻迷戀著張皇後,凡事也不計利害,便拍著自己的胸脯,滿口答應了下來。
越王在京的時候,與內監總管段恒俊甚是親近;那段恒俊,原也是一個有大誌的人,他見李輔國的權威一天大似一天,心中原也有些不甘。如今見越王回京,他知道越王是和張皇後是聯通一氣的,自己可得一個大大的幫手。當即連夜去拜見越王,告以李輔國謀變之事;越王在日間張皇後跟前誇下海口,但一時還想不出一個辦法來。如今見段恒俊說了一大套話,又見他滿臉憤怒之色;自己往日也與他很有交情,便想把這樁大事托付在段恒俊身上。當下他二人計議了半夜,段恒俊便擔承回宮去,挑選二百名精壯太監,授以兵器,埋伏在後殿。一麵矯詔把太子、李輔國二人召進宮來,乘其不備,伏兵齊起,把二人殺死,豈不幹淨。
越王和段恒俊二人計議的時候,左右隻有一個俊俏婢女,在一旁伺候茶湯。這婢女小名秋葵,麵貌長得絕頂美麗;越王愛上了她,私地裏和她勾搭上手。從此行坐不能離她,越王早願把秋葵封做第十二王妃,但這婢女,卻有特異的心思。他與越王約定,眼前甘願做一個貼身婢女;一旦第一王妃去世,便須把她升做第一王妃。若第一王妃一輩子不死,她便甘心守著一輩子不受封號。她又與越王私地裏設下一個密誓,須終身安於王位,不做篡逆之事,更不得再與張皇後發生曖昧情事。
這女孩兒智慮原是十分周密的,他怕越王篡得了帝位,自己便無皇後之分;又越王若再與張皇後重拾了舊歡,自己的勢力決敵不過張皇後,難免不把自己的寵愛奪了去。當時越王迷戀了秋葵的姿色,一一答應著。到後來事過景遷,越王肚子裏早已把秋葵的說話忘了,盡和段恒俊商量謀害太子的事體。秋葵婢女在左右伺候著,聽在耳中,叫她如何忍耐得住;她又從小廝嘴裏打聽出越王進宮去,又與張皇後做了暖昧事情。從來女子的妒念最毒,她聽了這個話氣得把個越王恨入心骨。
卻巧這個小廝也長得眉清目秀,知情識趣。他心目中早已看上了這秋葵,隻因秋葵已攀上了高枝兒,幾次向她調戲,秋葵隻是不從;如今這小廝在屋外,秋葵在屋內,兩人伺候著主人。到夜靜更深,秋葵偶然到屋外來坐著歇歇力,那小廝又上來向她糾纏;秋葵這時聽了越王密議的話,已變了心,見小廝的麵貌也長得不錯,年紀又輕,便也甘心情願地把這個小廝多年的相思醫好了。事過之後,便勸他早圖個出身之計。悄悄地唆使他到李輔國府中去告密,說越王和段恒俊如何勾通,欲謀殺太子和李輔國、程元振一幹人,保你可得了富貴,可是得了富貴以後,卻莫忘記俺二人今日的恩愛。那小廝聽了,便指天立誓。當夜悄悄地偷出了越王府,奔向李輔國府第中告密去了。
那李輔國正欲就寢,忽家人進來報說:“府門口來了一個告密的人。”
李輔國吩咐傳進來回話,那小廝便把秋葵教唆他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出來。李輔國聽了不覺大驚;連夜去把程元振、李揆二人邀進府來,密議對付的方法。還是李揆說道:“此事俺們雖不可不信,卻也不可全信;明日俺們不如派少數飛龍廄兵役,到淩霄門口去探聽虛實。”
隨後由程元振帶領大隊人馬在後接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