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士會沒奈何,扶著他夫人,慢慢地走到那離市街十裏遠的地方的一座破廟裏。夫妻二人,雙雙在神座下席地坐著。一位朝廷命官,一位也是官家小姐,如今弄成這樣的下場頭,豈不可憐?士會怔怔地坐了半天,才想到他此處有一位八拜至交姓吳的朋友,土會興盛的時候,那姓吳的也得他許多好處。如今聽說他甚是得意,何不向他去借貸幾文,充作進京去的路費,找到了他內兄王承升,再從長計議。當下把這個意思,對他夫人說知。可憐他夫人,自出娘胎,從不曾孤淒淒一人住在屋子裏的,何況是在這荒僻冷靜的破廟裏。
元士會便替她把兩扇破廟門關起,搬了一塊石頭,拄著大門,又安慰了他夫人許多話,從那廟的後門出去,元夫人親自去把那後門關閉上,獨自一人,危坐在神座前候著。她心驚膽戰,從辰時直候到午牌時分,還不見他丈夫回來,把個元夫人急得在神座前掩麵痛哭,這一哭,把她滿腹的憂愁心事,都勾引起來了,直哭得淚枯腸斷。正嗚咽時候,他丈夫在外麵打著後門,元夫人去開了進來,那元士會隻是歎氣。元夫人連連問:“可借得銀錢嗎?”
士會道:“這狗賊,他見我失了勢,連見也不見我,隻令他家仆役送了一兩銀子出來,我賭氣丟下銀子出來,一連走了四家,都推說沒有力量幫助。到最後,俺實在無法可想了,去找一個新結識的朋友,倒還是那新朋友,拿出十兩銀子來。”
士會說著,便把這銀子托在手中。這元夫人在家中的時候,原是看慣金銀的,後來進入宮去,立為貴妃,更是看慣了堆天積地的金銀;到如今山窮水盡的時候,可憐她見了這十兩銀子,不由得不和寶貝一般看待。
當下他夫婦二人雇了長行車馬,趕進京去。誰知到了王府一打聽,那王承升已去世了一個多月,就因元夫人不肯安居在宮中做貴妃,使他母家的人,不得倚勢發跡。如今王承升死了,那王夫人卻把這元夫人恨入骨髓。因此哥哥死了,也不曾去通報妹妹。王夫人因丈夫死了,久住在京師地方,也沒有什麼意意,便把一家細軟,和奴仆子女,一齊搬出京城,回家鄉住去。
把京師地方的房屋,賣給了刑部堂官喬琳。這喬琳和元土會素昧平生,兩人相見了,問起王承升夫人的來蹤去跡,那高琳一口回絕他不知道。
這次元土會夫婦二人,到京師地方來,撲了一個空,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回家既無盤費,又無財產,留在京師,也處處招人白眼,官家原是最勢力的地方,如今見元士會失了勢,還有誰肯去招呼他?又因元士會私娶了宮中的退妃,讓萬歲爺知道了,還有罪名,因此元士會夫婦二人,在京師地方,逗留不住,兩口子竟落在乞丐隊中,向外州外縣叫化度日去。
這正合著德宗皇帝所說的窮相女子,注定寒乞,將來必不能安享富貴的這句話了。
這德宗在位,朝廷中罷楊炎的相位,用右仆射侯希逸為司空,前永平軍節度使張鎰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希逸不久便死,張鎰性情迂緩,隻知考察煩瑣,一點沒有宰相的氣度。隻有盧杞,他仗著德宗寵任,在位日久,便乘機攬權,侵軋同僚。當時楊炎權在己上,諸事不便,便決計要排去楊炎。杞府中有一謀士,便想了一條栽害楊炎的計策,擬了一本奏章。
楊炎新立的家廟,靠近曲江離宮;這地方在開元年間,有蕭嵩欲立私祠,玄宗因望其地有王者氣象,便不許蕭嵩之請。如今楊炎膽敢違背祖訓,立家祠於其上,是楊炎顯有謀篡的異誌。這奏章一遞上去,果然不出那謀士所料,德宗看了,不覺大怒,立降楊炎官階為崖州司馬;遣派八個禁兵,押送前去。盧杞用了些銀錢,叮囑那禁兵,在半途上把楊炎縊死。德宗去了楊炎,認盧杞是好人,便拜他為丞相。
獨有郭子儀在軍中,得了這消息,歎著氣道:“此人得誌,吾子孫真無遺類了!”
時在建中二年六月,郭子儀得病回京,滿朝文武,齊往大將軍府中探問病情,盧杞也來候病。郭子儀原是一位風流福將,他平日在軍中,隨帶姬妾甚多,且都是美貌的,每遇子儀見客,那姬妾也便侍立在旁,毫無羞澀之態。
遇到常相見的賓客,那姬妾們也夾在裏麵歌唱談笑,毫不避忌。
惟有此時一聽中軍官報說盧丞相到,便先令房中姬妾悉數避去,然後延盧丞相進見。待盧杞去後,有人問郭子儀:“是何用意?”
子儀說道:“盧杞貌惡心險,若為婦人見之,必致駭笑;盧杞多疑,徒招怨恨。我正恐子孫受其禍害,如何反自招嫌隙呢?”
諸賓客都佩服郭子儀的見識深遠。但此次郭子儀抱病回京,病情卻一天沉重似一天。德宗是十分敬重元老的,便打發皇帝從子舒王謨,齎聖旨省問郭子儀疾病。這時郭子儀病倒在床,不能起坐,隻在床上叩頭謝恩。那舒王轉身出去,郭子儀便死了。年已八十五歲。德宗皇帝得了喪報,甚是悲傷,停止坐朝,下詔令眾臣赴郭府唁吊,喪費全由朝廷支付,追贈太師,配享代宗廟堂。
子儀久為上將,平日為人謙和,更是忠心耿耿,當時朝中無論忠奸,一聞子儀名字,沒有不敬重的。田承嗣是當時第一有威權的大臣了,子儀嚐使人到魏州去,田承嗣聽說郭子儀使至,便不覺向西下拜。當時對那使者說道:“我不向人屈膝已多年矣,今當為汾陽王下拜。”
郭子儀的威德,有叫人如此敬重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