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雲煙縹緲天子求仙 粉黛連翩學士承寵(2 / 3)

其中樓台瓦木丹青,以及真人衣服簪帔,無一不精細完美,裏外通澈,好似隔水視物;神錦衾,是用冰蠶的絲織成,方二丈,厚一寸,上有龍文鳳彩,精細非人工能成,在大軫國中,用五色石砌成一池塘,采大柘葉飼蠶在池中。初生時,細才如蚊蠛,遊泳於水中,待長成,長有五六寸。池中種荷,荷葉茂盛。荷幹挺直,雖大風暴雨不能吹折。葉大有三四尺,蠶經十五日後,便跳入荷葉中,吐絲成繭,形如方鬥,自成五色。大軫國人取其絲織成神錦,又稱靈泉絲。

憲宗初見此神錦衾,與妃嬪觀之,不禁大笑說道:“此區區不足以被嬰兒,豈能被朕體耶?”

大軫國使臣在一旁奏道:“此錦是織水繭所吐之絲而成,若噴以水,則能倍寬,遇火則縮。”

便命四太監各執一衾角,力拽之,又使人在衾麵上噴以水,立刻寬至二丈,五色光彩,愈覺鮮明。憲宗歎道:“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此言信不虛也!”

便又令以火薰,立即縮小如舊時;綠色麥粒,粗於中國之麥子,裏外通明,顏色深綠,氣息芬芳如粳米。人食之,體量漸輕,可以乘風飛行;紫色米,則如巨藤,炊米一升,可得飯一斛,人食之須發衰白的可變黑色,顏色不老,憲宗十分寶貴。在中元日祭祀玄元皇帝,煮碧麥、紫米以薦。祭畢,與宮中道人分食之。

接著,又有吳明國進貢常燃鼎、鸞蜂蜜二種。吳明國,離東海數萬裏,須經過挹婁、沃沮等國才到。吳明國中土地,宜種五穀,出產珍珠、白玉最多。國中人民,最講禮樂仁義,沒有做盜賊的人。人壽可活至二百歲,國中人都解神仙法術,常常見有坐雲車、騎白鶴的仙子,在天空中來往。

吳明國王望見西方空中有黃氣如蓋,知道中國有聖人出世,便特遣使臣來進貢。所謂常燃鼎,可容三鬥,鼎光潤如玉,顏色純紫,在鼎中煮食物,不用柴炭而能自熟。食物香潔,與平常釜中所煮的食物不同,久食此鼎中所煮之食物,可令人返老還童,疾病不生;所謂鸞蜂蜜,因吳明國所產之蜂,其鳴聲如鸞鳳,身有五色,大者重約十餘斤,築巢在高山岩穀之中。最大的窠巢,占地有二三畝大,每年產蜜甚多。但每次取蜜,每一巢中,隻能取二三合;如采取過多,便有風雷的變異,倘誤被蜂螫,便生瘡毒。

隻須采石上菖蒲根塗之,便能痊愈。蜂蜜作綠色,貯之白玉碗中,裏外明澈,有如碧琉璃一般。久食之,可令人長壽,顏色如童子,白發便長成黑色。如有聾啞殘疾的,食此蜜都能痊愈。

憲宗得此二物,也十分愛惜,常將蜂蜜賜於後妃,又常與諸親貴大臣,用常燃鼎煮食;君臣之間,甚是和樂。

但憲宗皇帝因迷信神仙之術,常在空室中靜坐,摒去妃嬪,又欲絕食,修成仙體,戒食稻米,終日把藥餌瓜果充食,漸漸弄得身體瘦弱。郭皇後和鄭淑妃再三勸諫,又親自調弄食物進獻,憲宗皆拒絕不食。後妃二人退至私室,憂愁萬分。郭皇後說:“萬歲如此迷惑左道,必致妨礙聖體。為今之計,須以聲色改易萬歲心意。”

鄭淑妃亦深以皇後之言為是,但環過六宮粉黛,卻無一人有絕世容顏能怡情悅性的。郭皇後便私用財帛,令中官至四方去訪求有奇才絕色的女子;那中官至貝州清揚地方,訪得宋氏有姊妹五人,均有奇才絕色,俱在閨中,尚未字人。

宋氏父名庭芬,富於才華;膝下有女五人,不獨容顏長得個個美麗,且又聰明絕倫。庭芬家居無事,授五女以經藝,又教以詩賦,年未及笄,皆能文章又富於詞藻。長女名若莘,次名若昭,三女名若倫,四女名若憲,五女名若荀。若莘、若昭二女之文,尤淡麗,性亦貞靜閑雅,不喜紛華之飾,遠近聞其名,遣媒求聘者,甚眾。若莘姊妹五人,相約不嫁,願以學藝揚名顯親。

若莘在家,教誨四妹,有如嚴師,又著《女論語》十篇,其文氣都模仿《論語》體裁,以韋逞母宣文君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等代顏閔。其間問答辭意,全是講究婦道。若昭又從而注解之,一時鄉黨傳誦,賢德之名四起,那中官亦聞名而至,與宋庭芬相見,多贈以金帛。宋庭芬說:“我女都立誌不嫁,我不能以富貴屈之。”

中官該采若莘姊妹所著書進獻,庭芬便將若昭所寫本,交與中官攜至宮中,郭皇後問宋氏姊妹姿容,中官對稱姊妹五人,均豔絕人寰,而若昭尤美。

郭皇後又慮萬歲無情於女色,鄭淑妃思得一計,即將《女論語》薰以蘭麝,乘憲宗不留心時候,便悄悄地拿去陳列在寢宮禦案上。憲宗在夜靜更深時候,閉目靜修;忽覺奇香觸鼻,從案頭度來,憲宗不覺心中一動,急近案尋覓,忽見一錦盒黃標,寫著《女論語》三字。憲宗便隨手打開盒子來翻讀過幾頁,心中不覺起敬。次日即傳中官訊問,中官即奏稱為昭義節度使李抱真所獻。

憲宗又詳問宋氏家世,中官把宋氏姊妹五人的才色,詳細奏說了一番。憲宗大喜,立命中官齎詔至清陽,宣宋氏五女入宮。誰知那宋若莘姊妹,卻很有誌氣,說皇帝如不以禮聘,我姊妹決不入宮,如屈我姊妹在妃嬪之列,雖死亦不入宮!中官無法,隻得拿此話轉奏皇上。憲宗此時欲見宋氏姊妹的心很切,便令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用厚幣齎著皇帝的聖旨,到宋家去聘請若莘姊妹五人,進宮教讀後妃。又拜若莘父宋庭芬為金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