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1 / 1)

���с�物質主義與精神主義是絕對不能兩立的兩種主義,其實兩者之中隻要徹底一種,就能通徹到別一種。所苦者隻是模棱兩可,兩方都不徹底。

中國社會上的人事大都犯了這兩方都不徹底的毛病。

親友之中,甲有事勞乙出力,在理當然甲應贈乙以報酬。

但甲不敢赤裸裸贈送金錢,即送了,乙也不肯老老實實的收受,好象是取精神主義的。其實,乙不能無物質的計較,甲也不敢坦然忘懷,結果甲假托了別的名義,打算又打算,酌量數額改了麵目送物品與乙,乙也受之無愧。這就是所謂彼此心照的辦法。普通慶吊,即使饋送金錢,也必用封套把金錢裝潢,上加什麼“菲儀”的避雷針(有了這就可不論數目之多少)的簽條。甲這樣去,將來乙也這樣來,彼此把金錢數目牢牢的記在儀簿,一查便知,絲毫也不會有多少。真是精神物質兼顧,寓精神於物質之中的好方法。可是人趣卻因而全失了。

最令人不快的是教育界的情形,也與這同一鼻孔出氣。近來學店式的學校到處林立,有人以為學校漸趨商業化了,深為歎惋。我以為學校不患其商業化,隻患其商業化的不徹底。學生出學費向學校買求知識,學校果真有價值相當的知識作商品賣給學生,學生對於學校至少可沒有惡感。並且象老顧主和相識的店鋪有感情一樣,學生愛校之情自必油然而生了。這就是由物質主義徹底而達到精神主義。反之,把精神主義徹底亦可達到物質主義。因為學校如果真有教好學生的熱誠,一切自然認真,學生以及社會也自然能以物質的扶助學校,白吃不會鈔,斷不是人情。

再就教師說,現在的教師原已成了一種普通職業,不象以前有和“天地君親”並列的神聖的威嚴了。但真能有和報酬相當或以上的熱心與知力提供於學校或學生的教師,必仍能得學校的信任,受學生的敬愛,否則一味假借師道之尊,想以地位自豪,總是羊質虎皮,學校方麵且不論(因為教師有時就代表學校),在學生眼裏是不堪的。

假教化之名,行商業之實,藉師道之尊,掩自身之短,這和金錢封套上的“菲儀”簽條一樣,同是個避雷針。學生對學校或教師的風潮無不發端於此。

向精神主義走固好,向物質主義走也好,徹底走去,無論向那條路都可以到得彼岸。否則總是個進退維穀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