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曆史(1 / 3)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而離,離五百歲而複合,合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昂太傅,因家於齊焉。

世子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錄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注】老子。——老子的曆史,因年代久遠,後世研究他的學問的,又沒有孔子一般多,所以不能說得十分詳細。便是司馬遷做的這一篇列傳,把老子歸並在莊子申子韓非子一類裏,寥寥幾十句,說得迷離惝恍,使我們後人讀了,幾疑他是神仙一類的人。其實他是一位講“自然主義”的哲學家,他生時,大約比孔子早一二十年。張君相說:老子並不是他的名字,老字,和考字的意思差不多;子字和孳字的意思一樣;是說他能考教眾理,群生的萬物意思。楚苦縣——苦縣,本是陳國地方;後來到春秋時候,楚國滅去了陳國,苦縣便歸屬了楚國。在如今河南鹿邑縣地方。李氏——有為說:李是老子母親的姓;又說:他母親在李樹下生老子。所以取姓李諡曰聃——人死以後;查考他生平的特性,取一個名字,稱做諡。照聃字的本義講是說人的耳肉模糊,沒有輪廓的,稱做聃。大概老子的一雙耳朵,生得有一點異樣,所以活著取名耳,死後取名聃。藏室史——史,是官名。周守藏室之史,是說做周朝藏書室的官。又稱老子為柱下史,便是說藏書室的柱下,便拿“柱下”二字做官名。孔子適周——孔子是魯國人。他到周朝去,據清人閻若璩推算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見四書釋地續——因為禮記曾子問有那一句“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聘,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這個日食,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已時。史記裏也說:“孔子與南宮敬叔同適周”其人與骨——其人與骨,是說古時有道德學問的人。則駕——駕,是說坐著車出去,替國家做事體。蓬累——蓬,是說地上的茅草;累,是說跟隨。蓬累,是說茅草跟著風勢倒來倒去,比方人在亂世的時候,便順著時勢做去。良賈深藏——良賈,是說善於做買賣的人。深藏,是說拿他值錢的貨物收藏起來,好似沒有貨物一般,待不值錢的貨物賣去以後,才把值錢的貨物拿出來賣,倘先賣值錢的貨物,那不值錢的貨物便沒有人買了。所以稱做良賈。君子盛德——說十分有道德的人,他心中謙虛,見人不肯先說話;看他樣子,好似愚笨的人一般。態色與淫誌——態色,是說搭架子的氣色;淫誌,是說貪功名利祿的心。為罔——罔字是古網字、捉獸用的。為綸——綸,是線;為綸,是說做釣魚的弦線。為矰——矰是箭,射鳥用的。猶龍——是說老子的學問思想,深妙不測,好似龍一般,忽然在雲中,忽然在水中,來去不可見。自隱無名——自隱,是說存心退讓,不願與人爭功,把自己的名望顯露出來;他並不願天下有一切善惡美醜賢不肖長短高下前後的定名。無長便無短,無前便無後,無美便無醜,無善便無惡,無賢便無不肖;因為人若知道了美是好,便知醜是不好了,知道善是好,便知惡是不好了,知道賢是好,便知不肖是不好了。平常那種賞善罰惡的行為,都不是根本辦法;根本的辦法,先要把那善惡賢不肖等等對稱的名稱取消了,歸到無名混沌的時代。無名,便不爭,不爭,便沒有一切罪惡。關令尹喜——令尹,是官名;喜,是人名。這個關,依李尤函穀關銘說,關尹喜遇老子在函穀關。依抱樸子說:“老子西遊,遇關令尹喜於散關。”散關,在陳倉縣東南五十二裏地方。函穀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二裏地方。今人顧實六家諸子擬年表裏說:“關尹,名喜。關尹,其官名,蓋懷關擊柝隱於下僚者也。莊子達生篇言:‘列子問於關尹子。’應帝王篇又言:‘列子師壼子。’即壼丘子林——漢書古今人表作狐丘子林——而呂覽下賢篇言:鄭子產為相,往見壼丘子林。則關尹壼丘子林,皆列子鄭子產之前輩也。然世本言:‘鄭穆公時列禦冠。’則列子生及鄭子產大父穆公之世,似又較長於鄭子產也。鄭穆公歿於十六年,當周匡王元年,鄭子產相鄭,在魯襄公之三十年周景王之二年,相距七十九年。豈壼子甚老壽耶?古固有弟子而年長於師者,豈列子亦年長於關尹者耶?故茲擬關尹年世。自周匡王元年,至周景王二年,略當西紀元前六一二至五四三年間。”強為我——強為我,是說勉力為我的意思。強字,其兩反。著書上下篇——上下篇,便是如今老子道德經上下兩卷,又稱老子。函穀關銘裏說:“留作二篇”又稱一卷,抱樸子裏說:“為喜著道德經一卷,謂之老子。”言道德之意——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後人便稱他的書為道德經,稱老子為“道家”。莫知其所終——老子的生世,各家書都記得模糊,尤其是他的死時,有人說他騎青牛入函穀關成仙去。列異傳裏說:“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其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牛而過。”因為有這種傳說,所以後來學神仙的,都認老子做祖師,到如今道院裏還畫著老子騎青牛的像。照我推想起來,老子是一個十分長壽的人,因為經過的朝代太多了,後人也記不起他的死日,隻好說一句“莫知其所終”了。老萊子——司馬遷疑心老子便是老萊子。因為老萊子也是楚國人。因為亂世,他逃在蒙山裏耕種度日。列傳裏說他;“耕於蒙山之陽,莞葭為牆,蓬蒿為室,枝木為林,蓍艾為席,芰為食,墾山,播種五穀”。後來楚王到山中去迎接他,老萊子便去至江南。與孔子同時——老子是否生於孔子前,生於孔子後,或與孔子同時生,都不可考。今人梁啟超卻極力主張老子生於孔子後的,他的先秦三百年間政治思想界主要人物年代表裏把孔子排列在第一個五十年的末段,春秋告終期裏——周景王十四年至敬王三十八年是第一個五十年——卻把老子排列在第二個五十年的前段,楚滅蔡杞期裏。——周敬王三十九年至考王九年是第二個五十年——但是據史記說,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又據史記索隱說:“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查楚滅陳蔡,是在孔子未生以前,而老子的家鄉已屬了楚國;那末,老子是比孔子早生了。但是梁著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上又說:“老子五千之言著者果為誰氏?……舊說大率認五千言之著者為孔子所從問禮的老聃。果爾,則其人為孔子先輩,道家當在儒家前成立。雖然,向老子著書之說,從何出?不外據史記本傳。然史記即以與太史儋老萊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