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4年,大唐武德四年,河南道潁川郡長社縣(*1)高廟村。
高廟村是個不大的小村子,村子裏大概有四十來戶人家,都姓高,據說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村子離州治所在長社縣有70裏路,坐車去大概要半天時間,騎馬的話一個多時辰就能到。村東麵與崗樓村相鄰,西麵與曉李村接壤,村南村北皆是耕地,大約有四百多畝,基本上都為村裏的高大善人所有,村子裏的其他人家也大多也是高大善人家的莊戶。
高大善人名叫高德治,是老高家如今的當家人,今年53歲,妻張氏,中年得子,到三十歲頭上才有兒子高晉川。高晉川生的北方人的典型身材,繼承了高大善人的性格,溫頓厚道,深受莊戶的尊敬。老高家詩書傳家,高晉川雖然沒有多大天賦,但也進過秀才,19歲那年大舅**做月老,娶了大舅母的侄女,陵西趙的趙氏為妻,婚後育有一子,長子高文燦。
話說這高廟村,村裏村外有七個大水坑,個個水滿,據村裏年長的人說,一甲子以前啊,當時天下還大亂著,有一天啊有位高人來看過村裏的地勢,就說高廟村的水太深,不會出什麼人才,當時的村民一聽,著急了,立馬請求高人給改改風水。高人就告訴村民說,這個風水格局不用改,雖然暫時不會出什麼人才,但是一甲子之後啊,等天下一統,天下太平,你們村就深水出天才,不世的天才,要是現在一動地勢,風水就全變了,將來就是出人才,也沒有多大成就。村民們這才打消了主意,高高興興的酬謝了高人,高人的話也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大唐高祖李淵統一天下後,高廟村的村民算著這時間也夠了,天下也太平了,這天才也該出現了啊!等高大善人長孫高文燦出生時,正值初夏,連下七天暴雨,特別是到了高文燦出生那一天,炸雷一個接著一個,村裏的大水坑也異常渾濁。可是黃昏時等他一落地,雨消雲散,晚霞滿天,水坑又是一汪清水。
這村裏麵就私下議論開了,說這高家小公子就是那高人說的天才。可是沒過兩年,村子裏就不這麼議論了,為什麼啊,因為這小公子太怪了。
當人家小孩子吃喝拉撒不應時的時候,文燦小公子已經會定時吃喝定時拉撒了,而且除了沒滿月那會兒會哭,之後就不哭不鬧的很乖了,吃了睡,睡了吃。
當人家小孩子十個月大還在父母懷裏的時候,這文燦小公子就學會走路了。這一學會走路不要緊,別人再抱他就不讓抱了,抱起來他就掙紮著要下來。
當人家小孩子剛滿周歲才還在床上呀呀爬的時候,這文燦小公子已經會含爹爹娘爺爺奶奶了。而且周歲一過,就不哭不鬧的自己斷奶了。本來趙氏看孩子小,要喂他,可他就是不吃了,倒是喂米粥能順順利利的喂下一小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