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十歲縣太爺(1)(1 / 2)

貞觀五年二月底,江南東道蘇州州治所吳郡,騎馬坐車的一行數十人不慌不忙地在官道上行駛著。

這正是將要赴華亭縣做縣太爺的高文燦一行。要說這文燦赴任,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隨行呢?

原來文燦這次赴任,不僅帶著貼身書童進寶,母親趙氏不放心兒子獨自在外,所以打發了自己的貼身丫環清風明月過來照顧文燦的起居。而父親高晉川和家裏幾個堂哥一商量,又派來了家裏的一個常用幕僚錢正昊過來幫襯文燦;另外的就是高廟村學的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學習比較好的十來個學生。而隨行的幾輛車上都是一些行李以及西瓜棉花等種子。

這錢幕僚以前也是寒門學子,不過屢試不第,最後一次京試時丟了盤纏,流落街頭,剛好被高晉川給碰到,心裏可憐他的經曆,剛好自己又缺個幕僚,所以就招他入幕。而錢正昊也感激高晉川在他最窘迫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所以對於高家也是鞠躬盡瘁。而這次高文燦來華亭縣做縣太爺,家裏人都不放心,畢竟官場上的人沒有幾個笨人,文燦雖然聰明,但是到底沒有經曆過官場,所以就將錢正昊派到文燦這邊來了。

因為離交接的時間還早,所以文燦也沒有著急著趕去接印,反而是隱瞞身份在路上慢打慢遊地一路行來,順便體察民情。

大唐建國十三年多了,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民間的生活比隋末戰亂時好多了,但是還遠遠比不上後世。不說別的,就看關鍵的衣食住行,在這幾天的見聞中,文燦就知道好多人家一家人就那麼一兩身衣服,誰出去辦事誰穿。吃的方麵,基本上都是雜糧混著野菜吃。想吃白米飯,除非你家有兩天百畝以上。住的方麵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都是土坯建造的房子,屋頂覆蓋著茅草,而且是一家人擠在一起。至於行的方麵,基本靠走啊!

不過文燦也發現了不少可以發展的地方,一是人少地多,良田多荒地也多,隻要有足夠的勞力,這裏的糧食產量至少能翻番。二是作物種植單一,不說套種了,就是正常種植,也是麥子,大豆,高粱,穀子,沒有見到稻穀。三是交通不行,本來南方就多雨,特別是這過完年以後就開始下,路上泥濘不堪,明顯不適合商業的發展。四是鹽田多,但是都是老實曬鹽法。

看了這些東西,文燦心裏也就有個大概的輪廓了,對於如何發展華亭,這幾天和錢正昊兩個人在車上嘀咕了幾天,已經有係統的計劃了。錢正昊以前也不是沒聽過文燦的才名,不過畢竟都不是官場上的,但是經過這兩天的相處,倒是覺得文燦公子簡直就是為官場而出生的,有些地方自己還沒有思路呢,文燦公子就有了,所以到最後自己的職責倒成了為文燦公子的思路查漏補缺了!

三月初一,文燦按時和前人縣令交接了官印,這才算是正式走馬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