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燦對於郡裏的這個決議有點不滿,畢竟華亭和蘇州不接壤,中間也經過幾個縣呢,憑什麼路經過那幾個縣人家不出錢,而自己這個倡議修路的縣反而要出華亭縣內的道路的費用呢!褚遂良好像也看出來了文燦的心思,就說了一句話,把文燦噎住了半天,再不提這個費用的事情了。
話說褚遂良看著文燦的臉色,就知道文燦心裏的大概想法了,所以就說:“本來說好大唐皇家水泥公司江南東道分公司要建在蘇州的,誰知道徐王爺聽說這邊離華亭縣距離還挺遠呢,就不聽老夫的勸阻,要把分公司開在華亭縣。既然華亭縣擁有天時地利,多出一點也是應該的麼,更何況修建其它部分路所需要的水泥還是要在華亭采買的,華亭還是能賺上不少的!”
文燦本來不大同意褚遂良的說法,奈何褚遂良作為文燦的頂頭上司,文燦還沒有傻到去和褚遂良爭辯的地步,心說皇家水泥公司的分公司建到華亭也不是我決定的啊,有本事你找徐王爺說理去!再說了咱怎麼說都是水泥公司的當家人啊,對於一個分公司來說咱還是能掌控地,不過自己現在的中心要放在發展華亭上麵來了,而不是去考慮如何讓公司掙更多的錢。
道路開工了,每天人來車往的就多了,人多了人氣就上來了,消息靈通的商販們就從四麵八方圍集到華亭萊了,販菜的,賣飯的等等,造成了華亭的商稅大踏步地上了一個台階。
而商人們的到來又帶動了華亭的客棧和酒樓業的興旺。高家今年在華亭縣開辦的高氏酒樓華亭店就是一個典型,很快成為了華亭縣相關產業的領軍人物。
人多力量大,除了服役的百姓,進行“勞動改造”的犯人,還有就是道路經過的各村子的村民,紛紛下手建設這條被寄予厚望的道路。
原料供應充足,道路就建設的快,一天建設二裏地是沒有問題。
等道路建設的事情走上了正軌,文燦才把精力放在了縣裏的政務上麵。本來這段時間縣裏的政務都是由錢師爺負責打理的沒,錢師爺精通的是政務處理,對於刑名倒是不怎麼精通,所以這幾個月下來還是積累了不少形勢案件的,現在就等縣太爺親自斷案了。
因為這個事情,文燦已經深入學習大唐律很長一段時間,隻不過因為道路建設的時期比較忙,所以暫時顧不上這方麵。現在道路建設已經進入了正軌,文燦當然要責無旁貸地處理這些時日積累下來的案件了。
這方麵不要說縣裏的百姓,就是錢師爺也想看看文燦的處理手段。畢竟雖然大唐流傳著文燦的傳說,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