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勞力手頭有錢了,對於吃上就舍得了,更何況這大熱天的,縣衙把高溫補貼直接折現了,就是怕有些人不舍得吃要拿回去補貼家用。不過現在看來文燦的擔心是多餘的,至少這些人對於文燦的話是深信不疑的。既然縣太爺說以後日子隻會一天比一天好,又給了高溫補貼,那咱就聽縣太爺的,吃好喝好休息好身體才好,身體好才是工作的本錢,工作是好生活的本錢,那咱就放心吃吧,至少高溫補貼咱們沒有必要節省下來,修路的工錢已經不知道比種田的收入高多少了!
這華亭縣修路的勞力一舍得吃,可樂壞了那些商人,而這些商人平常在商場上也有不少朋友,漸漸地受到了這些在華亭的朋友的感染,漸漸地都到華亭來了,即使是看到這邊已經有好多人在這邊了,不過人氣多的地方商機也多不是。再說華亭的西瓜時好東西啊,至少在江南東道還算是獨一份吧!之前也聽說潁川那邊有種西瓜的,不過好像還沒傳到江南這邊來。
所以這些新來的商人看著西瓜,一個個咧著嘴笑了。
時間就是金錢,這些人到了華亭考察完市場,馬上就找到種西瓜的莊戶或者高正生管家,要求購買西瓜。這地少瓜少商人多的,西瓜的價格漸漸就上去了,從剛開始的一文錢五斤的價格漸漸漲到一文錢二斤,就是這樣,你還不一定能買到貨。
這些新到的商人們買了西瓜,馬不停蹄地運送出去,主要就是運往揚州和蘇州杭州。這三個地方也算是大唐最繁華的城市了,所以有錢人多,再加上南方天氣悶熱,所以西瓜的銷路很好,把這些商人們給樂壞了。
這些商人們的生意一好,自然就加大了對西瓜的采購數量,而西瓜的麵積就那麼大,產量有限,所以價格很快就漲到了一文錢一斤,這下子修路的那些勞力算是舍不得吃了,但是不影響蘇杭的那些有錢人啊!
就因為這個情況,所以華亭的整個夏天都可以說是瘋狂的,別人也許不知道,那些種了西瓜的人心裏最清楚。按照一畝地產五千斤瓜來算,今年的西瓜平均價格也有一文錢二斤,這就有兩千五百文了。要是隻種糧食的話,一畝地頂天了產個三石糧食,不過三百六十斤,合三十鬥。按照一鬥大概五文錢的價格來算,一畝地不過畝產一百五十文。產值翻了十倍還多!
更何況地裏除了西瓜,還有棉花呢,這樣算下來,一畝地的收入還要再多收二三十文。(解釋一下,因為棉紡還沒有推廣,所以棉花的市場有限,價格暫時還上不來。而西瓜則物以稀為貴,有點偏離價值規律。這樣的考量是,一是可以提高收入,同時麥瓜棉套種可以最大化提高田地收入,二是逐漸推廣了棉花,為棉紡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