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九月的東平村雖然山清水秀,但依舊暑意未消。朱榆一大早就來到工地指揮工作,自從來到東平村,她本來還算白皙的肌膚已經徹底曬成蜜色了,好在她本人對外表並不怎麼在乎,依舊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災後重建工作中去。

一個多月前的特大地震給本來就貧困的東平村造成了說重大也不怎麼重大的損失。說不重大,是因為壓垮的也就不過是一些破房子,說重大,是因為那幾乎就是村民們全部的家當。東平村離震中很近,但地震發生時正好是白天,朱榆當機立斷,臨危不懼,迅速組織了村民們撤離,村民無一傷亡,朱榆還因此上了一回官方日報,“最美女村官”的頭銜被冠在頭上,讓她不免覺得有些臉紅,隻能更加努力地工作,來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

手機鈴聲響起時,朱榆正和工頭討論東平新村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她低頭看了一眼屏幕,來電顯示是陌生號碼,她皺了下眉頭,向工頭抱歉地笑了笑,接起電話往無人處走去。

“你好,請問哪位?”朱榆有種不祥的預感。

電話那頭傳來年輕男子無力地求救:“請問是朱榆同誌嗎,請你立刻到臨時辦事處一趟!”

朱榆心裏一沉,說:“你等等,我這裏安排一下就過去。”

本來今天朱榆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這個任務有一定的機密性。領導讓她安排給朱應欽一夥人拍照辦理身份證,說是朱應欽等人身份特殊,辦證之事也要機密行事,這件事就隻能落到朱榆頭上。但和辦身份證比起來,自然是工地開工比較重要,畢竟身份證哪天都能辦,而工地開工的日子是看黃曆選的吉日。朱榆和朱應欽協商改天辦身份證,但朱應欽不同意,並且振振有詞——大明第二十三任皇帝第一次拍照辦身份證,那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必須選吉日,也就是和工地開工的日子同一天。

實在說不通了,朱榆隻好讓辦事員自行招呼朱應欽和他的臣子們。她早有預感朱應欽那夥人不會乖乖聽話,接到特派同誌的求救後,她懸了半天的心居然放下來了,該來的問題總算來了。

朱榆趕到臨時辦事處的時候,外麵拉起了警戒線,閑人勿入,這是為了招待朱應欽這個“一國元首”。

辦事處的同誌等在門口,看到朱榆來了,露出一副得救的表情。

“朱榆同誌,你總算來了!”辦事員像抓住浮木的落水之人一樣緊緊拽住她的手臂,眼眶通紅,“我跟他們沒法溝通,隻能請你過來了!”

朱榆安撫地拍拍他的肩膀,“交給我吧。”

朱榆抬腳走進大廳,就知道辦事員為什麼露出那副無力的表情了。

此時此刻,朱應欽在龍椅上正襟危坐,左右站了兩排大臣,背後還站了兩個打扇的宮女,他微閉著眼,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每一個毛孔裏都流淌著封建帝王的腐朽與墮落。

“你這是什麼意思!”朱榆臉色頓時冷了下來,狹長的鳳眸微眯著,從頭到腳審視朱應欽,“我和你說過身份證照片的要求了吧,你穿得這麼隆重像什麼樣!”

相處了一段時間,朱榆還是知道朱應欽的劣根性的,因此她事前特意吩咐過了,“身份證照片不能穿製服,龍袍也算製服的一種。還有,我說的是免冠照,不是冕冠照!”朱榆眼角一抽一抽的,恨不得掀開那遮了一臉的珠子,“你臉都遮完了,還拍什麼照片?”

“大膽!”

“無理!”

“放肆!”

“跪下!”

朱應欽還沒說話,他左右的大臣一個個瞪過來,對她怒目而視。朱應欽對朱榆的無理倒不怎麼在意,或者說有些習慣了。他撥開垂在眼前的珠簾,露出一張俊美而年輕的臉龐。畢竟經過二十代的基因優化,朱應欽單論相貌也是無可挑剔的,又有皇帝這一層身份在,天生尊貴,舉止優雅,儀態從容,這樣的人按說不會有人討厭他,但朱榆偏偏是個例外。第一,她不以貌取人,第二,她是個剛正不阿的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對這種封建貴族的奢靡做派簡直深惡痛絕,第三,這個朱應欽老是給她找麻煩。

“這可是朕的第一張正式照片,以後還要留給後世子孫瞻仰,豈能馬虎對待?你說的那些是對平民的要求,朕貴為天子,豈能和平民一樣?”朱應欽唇角含笑,語氣溫和,如春風化雨,大臣們一邊覺得吾皇真是仁慈大度不同凡人,一邊又覺得也不用太給朱榆那個刁民麵子,雖然她對大明有恩。“朕的證件照,豈能像你的那樣醜陋。”說著還露出不加掩飾的鄙夷。

“共和國沒有天子,隻有公民。”朱榆眉頭抽了抽,“你頭發不肯剃就算了,皇冕是肯定不能戴的,龍袍也不能穿。還有你這些臣子……”朱榆皺著眉,目光從大臣們身上掃過,“朝服也不能穿!”

“陛下!”一個老臣嗚呼一聲跪下,“陛下萬萬不可答應,穿那些平民陋服與裸奔何異?有辱斯文啊!老臣寧可一死,也不做出此等傷風敗俗之事!”

朱應欽垂下眸子沉默不語。

朱榆氣得牙癢癢——這些老匹夫!

“如果不同意,那就別拍了,沒有身份證,你們在共和國就是黑戶,流民,隨時會被抓去蹲監獄。”朱榆威脅道。

“誰敢抓我們!”幾個武將挺身怒視。

朱榆無視地移開了眼,正好聽到手機鈴聲響起,她看了一眼,頓時臉色微變,接了起來,態度恭敬地說:“首長好。”

“嗬嗬,小朱啊,我聽張秘書反映,你那裏工作遇到了困難。”電話那頭傳來首長和藹親切的問候。

朱榆掃了朱應欽一眼,轉身向外走去,不讓他們聽到談話內容。

“首長,朱應欽說上麵答應了給他們辦身份證,我也就給他們組織辦證了。但是他們又非要搞特殊,說不和群眾一起排隊,為了保密起見,我也給他們安排了單獨辦理,但是他們又得寸進尺,滿腦子腐朽落後的封建思想,非要穿著龍袍朝服拍證件照。”朱榆皺著眉打報告。

“身份證的事不重要,先放在一邊,今天早上組織開了會,對朱應欽等同誌有了新的安排,朱應欽同誌的思想還停留在六百年前,我們的首要工作,還是要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改造,先開展一些活動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這個時代,形式上要生動,要活潑,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的先進性和優越性,這樣才會自願放棄那一套落後的封建思想。”

朱榆聽了首長的話連連點頭:“首長說的是。”

“所以,組織上決定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朱榆喉頭一梗,說不出話來。

電話裏首長笑得十分親切:“嗬嗬……小朱啊,說起來你們也是本家,和其他人比起來,他們也更信任你。組織上也討論過了,對你的黨性和辦事能力都是十分地放心,這個任務除了你沒有人適合了。”

“可是我還要負責東平新村的重建工作……”朱榆垂死掙紮。

“這個沒關係,不影響你的工作。伏龍山特別行動小組已經組建成立了,很快就會到達伏龍山執行任務,將伏龍山裏的古村落改造成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朱應欽同誌不是朱允炆二十一世孫嗎,既然他們自稱大明人,那就叫‘大明新村’吧,這兩個新村的工作都交給你了。小朱啊,這個任務很艱巨,這是組織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的考驗,不要讓組織失望啊……”

朱榆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首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很好很好……”首長滿意地笑著,“還有一點,朱應欽同誌身上懷有不少明朝乃至宋朝的文物,這些都是民族瑰寶,你一定要協助他們妥善保管好。”

說到這點,朱榆頭就更痛了,但也隻能點頭哈腰保證完成任務。

朱榆掛了電話往回走,還沒走進大廳,就聽到裏麵吵吵嚷嚷的,滿屋子的之乎者也,聽得她頭大。接觸到朱榆的目光,朱應欽稍稍抬起手,聲音便瞬間靜了下來。

“你有話說?”朱應欽聲音響起,目光直視朱榆。

朱榆輕咳兩聲,說:“今天先不用辦身份證了。”

朱應欽挑了下眉梢,眼帶疑惑。

朱榆:“我剛得了上頭指示,政府會派人將古村落改造成新農村。”

“大明新村?”大廳裏響起了嗡嗡的討論聲,王丞相皺緊了眉頭,“我們是大明國啊,怎麼一下子變成村了?”

朱榆聽得眉頭直跳。

“沒關係,皇圖霸業,徐徐圖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六百年我們都等了,還差這一時半會嗎?”說話的是風將軍。

“可惜啊,燕賊的不肖子孫,奪了我大明江山不好好經營,竟讓滿清韃子給滅了,從今往後,我們的目標就是——”

“反清複明!”

“反清複明!”

“反清複明!”

朱榆:我!@#¥%……

好想告訴他們大清已經亡了,現在是共和國,沒有皇帝……

算了,他們高興就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有個寄托。

朱榆揉了揉眉心,向朱應欽走去。大臣們討論得火熱激烈,他倒是從頭到尾神情淡淡,讓人猜不透在想什麼,朱榆尋思著這大概就是上位者的城府吧。

“先回家去,把衣服換下來收好了。”朱榆近距離看了一下這針腳細密的龍袍,想到首長說的話,這朱應欽家裏用的馬桶都是古董,更別說這龍袍了。朱榆也估摸不出這套龍袍的價值,不過大概能猜出,這東西偷運出境起碼要被判無期。

就是看在這些國家寶藏的分上,朱榆才能說服自己委曲求全。

月前的一場地震,對世人來說,已經是過去的舊聞了,但對朱榆來說,地震隻是一個開始,這場地震引起的後續影響,正在波及越來越多的人。

朱應欽等人的存在對世人來說仍然是個秘密,包括距離最近的東平村村民,看到山裏突然走出來一批穿古裝留長發的人,驚異了一陣,也就相信了朱榆編出來的理由——影視公司拍戲的龍套。

現在要建設個大明新村,被撞見了又該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