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看透人生真諦——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旅途(2)(1 / 3)

財富是一種寄存,錢再多,你也不能帶到棺材裏去。情愛是一種寄存,人之亡之,情之焉附?權位是一種寄存,無論你怎樣叱吒風雲,卻不能逃出最終的交替。而唯獨自己的內心,才是生命最原本的狀態,它永遠不會背叛我們。

一個人的內心是生命的本態,它在任何時候都會伴隨著生命的存在而存在。一個人也隻有忠實於自己的內心,才算得上是忠實自己的生命。然而,生活中,尤其在當下,人的內心充滿了無盡的貪念,人也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一心去追求外在的物質,到死時,才發現一切都是一場空,伴隨自己的,唯有自己的一顆心。

從前,有位家財萬貫的富人,一生一共娶了四位夫人。然而,他最寵愛的是他的四夫人,因為她長得年輕漂亮,他終日與她恩恩愛愛,從來不離不棄;其次,他疼愛的是三夫人,因為三夫人本身也很有魅力;再次,他還十分疼愛二夫人,因為當初在貧困的時候,二夫人曾經與他共患難過,但是富貴之後就將她慢慢地淡忘了;而最受冷落的還是他的原配夫人,他對這位夫人從來沒有重視過,因為她既長得不漂亮,也缺乏魅力,隻讓她每天做家務,像對待仆人那樣要求她幹粗活。

後來,這位富人患了不治之症,臨終時,他就將四位夫人叫到身邊,這樣說道:“我活不了多久,很是孤單,現在我想讓你們中的其中一位陪我上路。”說著,他看了看四夫人,說道:“四夫人,我平生最為疼愛你,時刻也不想離開你,現在我已經活不了多久了。我現在死了以後,很是孤單,我雖然有很多妻子,但是我隻想帶你離開。你願意陪我一起走嗎?”

這位妻子聽後大驚失色,驚叫道:“不行,不行,你年紀大了,要死是當然的,可是我還很年輕,你死之後,我還得好好地生活下去呢!”

富人聽後,傷心地歎了一口氣。然後就將三夫人叫過來,仍舊依照對四夫人說過的話向她提出要求。三夫人一聽,嚇得渾身直打哆嗦,連忙說:“我現在這麼年輕,我可不想這麼早就隨你去,我還想嫁人幸福地過完下半生呢!”

富人聽了又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擺擺手,命三夫人趕緊退去。然後將二夫人叫過來,希望二夫人能夠陪他一起死去。

二夫人聽罷,連忙擺手道:“不可,我怎麼能夠陪你去死呢?四夫人與三夫人平時什麼事情都不肯做,而我必須得管理家中的事物,所以更不能夠陪你死去。不過,你死之後,我一定會把你的葬禮辦得風風光光的。”

富人聽到此,難過得掉下了眼淚,沒想到,自己一生最衷愛的幾位夫人,對自己卻是這樣。最後,他又將平時最不關心的大夫人叫到跟前,對她說道:“我生前一直冷落你,真是太對不起你了。現在我要一個人死去了,在黃泉路上真是太孤單了,你肯陪我一起過去嗎?”

大夫人聽此,並沒有絲毫的慌張,答道:“嫁夫隨夫,現在你要去世了,做妻子的如何能夠活得下去呢!不如與你一同死去的好!”

“你真的情願隨我一起去死?”富人十分地驚訝,也十分意外,並由衷地感歎道,“哎,早知道你對我如此忠心,我平時根本不會冷落你。我平日裏對四夫人、三夫人愛護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對二夫人也不薄,但是到今天,她們卻忘恩負義,當我死的時候,還如此地狠心把我一個人丟下。想不到我平時不重視你,你反倒願意隨我一同死去。”富人說完,就同大夫人一起去了。

這是一個極為精彩和有寓意的故事,故事中的四夫人,就如同我們外在的身體。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將自己的外表打扮得光鮮亮麗,都喜歡追求名利,到死的時候才知道外表的光鮮終究隻是一場空。要改嫁的三夫人就好比是你一生為之追求的財富,生前擁有再多的財富,到最終也帶不走,終究是要留給活人看的。二夫人就是我們在窮困時才想起的親戚和朋友,他們因為還有太多的塵事未了,在你臨終的時候,隻會去送你一程。在平時被多數人所忽略的大夫人,實則就是指我們的內心,到生命的盡頭也隻有她才願意跟著我們走進墳墓。由此可知,自己的內心才是生命的本態,生命正因為有了它的陪伴,才體味到酸甜苦辣,才能豐富異常,它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值得珍視的東西。所以,生活中,我們切不可一味地為名利、財富等一些身外之物而奔波忙碌,全然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欲求。

6.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在結果

每一個你所浪費的今天,都是昨天死去的人曾經奢望過的明天。每一個你所厭惡的現在,都是未來的你想回也回不去的曾經。百年人生,不過是一個過程罷了,隻要走過、路過、奮鬥過、拚搏過就是成功。隻要走好自己的路,不去羨慕,不去嫉妒,不去抱怨,不去仇恨,就能收獲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