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丹鳳夫人永流芳(3 / 3)

話已說到了這個地步,亞仙的一切疑團和顧慮可算是全部打消了。可她,還是有點自卑地感到配不上新科狀元。為了他,自己似乎還是應該識相點退位讓賢為好。過去的事可以不說了,今後狀元公要在官場上廣為應酬。他不能帶著一個獨眼婆去見人呀?那還成何體統呢?豈不要叫人傳為笑柄嗎?

鄭元和見亞仙的內心還在猶豫不決,就拉了拉她的手,示意她趕快說話。亞仙這才冷靜地說道:“老大人,老夫人,你們言重了。元和死而複生是他的造化,是他的命大福大。元和能蟾宮折桂高中狀元,是他勤勉好學,腹有文才,賤妾不能貪天之功。賤妾出身貧寒,從小慈母就早亡,家父去世後,又賣身葬父,不幸被人二次轉賣到煙花院中,被迫操起了賣笑生涯。如今承蒙二老不予嫌棄,十分感激,但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狀元要明媒正娶的是一個煙花女子,賣唱歌女,豈不貽笑大方,叫狀元公無顏立於朝堂之上,同僚之中?那樣,將是賤妾的罪過罪過了!”

“不!不!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人言可畏,我不怕。有了你,就有了一切。沒有了你,我就不要這頂烏紗帽了!我就去出家當和尚!”鄭元和大聲叫著,而且取下了頭上的官帽就要往地上摜!

“慢!”鄭儋攔著了兒子的手,轉麵對亞仙說:“亞仙,請允許老朽說一句不該我說的話。”

亞仙說老大人但講無妨!”

鄭儋說:“俗話說,易求無價寶,難覓有情郎。元和可算是個有情郎了。你不答應作鄭家的兒媳,看起來是為了我們鄭家,可他把烏紗帽都摜了,還要出家去當和尚,豈不是事與願違地害了我們鄭家?何去何從,你可要仔細搪掂,三思而後行嗬!”

“這--”亞仙的秀眉緊皺,又陷人了沉思。

鄭老夫人說話了:“亞仙,我們一家兩代三個人都感激你,都在央求你,你就答應了吧!”

眼見著鄭家三個人誠懇的態度和乞求,特別是鄭儋對自已看法上的轉換,這是自己始料不到的。亞仙心上鬱結的烏雲消失了。頓時覺得心明眼亮。她原先設想的送別劍門,分道揚鏢的辦法動搖了,不再存在了。她覺得自己苦苦追求和尋覓的“有情郎”完全經受住了考驗,自己應該知足了。如果再提分道揚鏢,就太不近情理,也太傷人心了。想至此,她就嫣然一笑地走向元和,接過他手中要摜的烏紗帽,端端正正地與他戴在頭上說:“別摜了,快戴好吧!”

鄭元和聽任亞仙為他重新戴好了烏紗帽,內心裏多日來的不安與愁雲頓時無影無蹤了。他高興地說道:“亞仙,你想通了?”

亞仙爽快地點了點頭想通了,完全想通了。”

鄭元和又問不和我分手了?”

亞仙看了看二老說看在二老的麵上,不分手了,永遠不分手了!”

“太好了!太好了!”鄭元和心花怒放地大叫了起來。

二位老人相視一笑,共同慶幸今晚上,得兒又得媳,可謂雙喜臨門。

鄭元和拉了亞仙一把,笑咪咪地提示道還不快叫爹娘!”

亞仙即對鄭儋低頭叫了聲爹!”

“嗯!”鄭儋樂得來胡子都在發抖。

亞仙又對鄭老夫人叫了聲娘!”

“嗯!”鄭老夫人一把把亞仙拉在懷中,親個不夠地說我的好兒媳,為娘的太高興太高興了。”

“爹娘在上,請受兒媳大禮參拜!”亞仙按照傳統禮儀向二老叩了三個頭。二老連連說著請起!請起!”從而正式認可了這個兒媳。

桌上的紅燭生花,分外光明。窗外的圓月吐輝,分外明亮。一切矛盾都已解決,一切人物都有了交待。本書應該就此打住了。不過,還要補充交待的是:鄭元和與李亞仙明媒正娶的大媒人不是別人,正是樂道德。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幫忙把婚禮辦好,籍以將功補過。

婚禮就在劍門館驛中熱熱鬧鬧地舉行。兩家的隨從是主要的來賓。銀箏是伴娘。老管家宗祿是主婚人。聞訊趕來的劍閣知縣是證婚人。

婚禮大廳裏,紅雙喜字高懸。紅燭高燃,嗩呐高奏。亞仙盛妝打扮,高髻上特意簪上了當初定情的金鳳簪。鄭元和則特意穿上了亞仙二次相見贈的新繡襦。一雙舊情人與新夫妻,雙雙拜了天地,又拜高堂,再拜親友,然後同入洞房。

洞房花燭夜。兩個人有說不盡的情話,道不盡的恩愛。

小住三日後,兩位官員的兩隊人馬合為一處,共同浩浩蕩蕩、高高興興地向著天府之國沃野千裏的成都府走去。路上,鄭元和發下了兩樁宏誓大願:一是要為亞仙請求皇上封贈。二是要找遍天下名醫,為亞仙治好左眼。

功夫不負苦心人。時間過了不久,這兩樁誓願都圓滿實現了。西蜀峨嵋山的一個外號叫活華陀的高僧,受新科狀元的多次請求,用秘傳的複明藥加針炙治療,複明了亞仙的左眼,從此獨眼美人又還原為完美無缺的人間仙子。

當今皇帝在審閱了崔尚書轉的鄭元和的表章中,

得知李亞仙刺目勸學的等等事跡後,大為感動,龍心大悅地特意傳旨,加封李亞仙為丹鳳夫人,贈以鳳冠霞帔,讓其百世流芳。

以後,曲江歌女刺目勸學的故事廣為流傳,被搬上了舞台,讓藝人們常演常唱。至今,一千多年過去了,它仍然活躍在神州大地的多個劇種的大小舞台,以及熒屏聲光當中,讓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