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這個領悟真的高瞻遠矚,看問題一點也不狹隘呀,怪不得當初,從那麼多優秀的人之中選拔出來,你當周旭東工作助理,看來周旭東的眼光是真毒辣!”
“不過呢,你也不要氣餒,我讓他覺得你還是非常有機會的,你的實際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也是不折不扣的前任製研究生,我聽小道消息說還有一批人才選拔計劃,要從研究生學曆選拔一批,同樣是去國外,這一批人又通過下級部門逐一向上級部門申報,我覺得你問題不大呀。”楊康還是得到了一些內部消息,這也是幾乎通過會議討論之後的結果。
“真的嗎?”劉海洋眼神閃爍,那可就真的有機會去國外了,這樣的學習機會不能說千載難逢,簡直是萬載難逢,錯過了肯定會後悔。
這一次航空係統也發現,這飛機的設計製造等等各個方麵,我們確實有短板需要補而補短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人才,我們要走出去學習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這對以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沒有下正式文件,不過我覺得也差不多,凡事都要講究個平衡,也不能,都讓那些博士去吧!畢竟有一部分博士他們主要是搞科研,真正理論結合實際的人很多還是研究生,要不然的話為什麼,要分學術碩士和專業碩士。你先不要對外亂講,我也是聽說。”楊康笑嗬嗬地說。
他大半夜來劉海洋這裏說渦槳發動機動力不足的問題,總要也給劉海洋點高興的事吧。
“好,楊總放心,我的嘴嚴著呢!”
“那你快休息吧,明天還要工作!”楊康看了看手表,感覺自己說錯了,哪裏是明天呀,現在已經過了十二點了。
“我送你,楊老師。”劉海洋把楊康一直送到酒店的電梯旁,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如果下一批真的從碩士研究生中選拔人才,劉海洋有信心能夠選上,可這種事情的概率實在太低了,航空係統專業領域的人才博士有一大堆,哪裏能輪到他們這些研究生。
也不知道陳薇現在怎樣?
劉海洋想給陳薇打個電話,心想算了吧,陳薇肯定沒睡著,沒準這會正趴在床上哭呢。
劉海洋也解決不了陳薇的問題,隻能徒增煩惱。
第二天劉海洋照常在酒店吃了早餐去安裝公司現場。
劉海洋到現場的時候,鯤龍配備的兩台渦槳發動機中的一號發動機,已經開始空載運行了。
伴隨著一聲轟鳴聲。
二號發動機也開始運轉起來。
兩套獨立的發動機檢測係統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忙著,現場橫七豎八的放著很多電腦還有一些檢測設備。
發動機的控製實驗檢測涉及的東西太專業了,劉海洋也沒有過多的過問。
楊康和李楠磊兩個人跑前跑後忙得不可開交。
張魯山和王少鵬也來了。
劉海洋在現場沒有看到馮雪敏。
也沒有看到何雲貴。
“馮雪敏和何雲貴又去彙報航電係統的事了!好像是上級部門領導還不是非常信任,畢竟飛機飛上了天,這套航電係統那可是關鍵。”王少鵬對劉海洋說:“何雲貴經理,來到這兒之後,很少在安裝現場,一直都是跑前跑後地彙報航電係統!可能跟航電係統出現邏輯錯誤,亂碼拖了那麼長時間才解決有關係吧,領導們還是覺得有些不靠譜。”
“我覺得行業係統沒問題啊!”劉海洋抱著胳膊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跟蹤還原,進一步提升,這本來就是科技創新應該有的過程!也不能說咱們想什麼就能幹成什麼,中間還不能出現過錯?發射衛星還有失敗的時候呢,關鍵是我們知道失敗在哪,下次不會犯這個錯誤,能舉一反三。”
“我聽人說好多人都擔心這個渦槳發動機功力不足啊?提供的動力太小!”王少鵬也多少聽到了這方麵的議論,“發動機的廠家就是帶著備用方案來的,他們完全把鯤龍當成了實驗品,真是膽子夠大的,這個型號他給渦槳發動機如果不行就換那個更大一點型號的,你說他們這樣玩累不累?”
張魯山也附和王少鵬的話,“我覺得發動機生產廠家這些人,也挺牛氣,真敢這麼做,不過他們有底氣,發動機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做過無數次的空載實驗了,這些準確無誤的實驗數據,可能就是他們的最後底牌吧。”
“通電檢測,設備調試,全機共振實驗,動力放空操縱液壓聯動試驗,防火係統,電源係統,液壓係統,基本上都已經確認無誤!就剩下發動機了。”劉海洋說道:“行與不行到底什麼程度,咱們也決定不了。”
“是啊,誰說不是呢!”王少鵬憂心忡忡地問劉海洋,“我聽說周老師又住院了,這一次似乎還病得有點重!進了重症監護室?”
“真的,我還真的不知道。”自從周旭東回荊門之後,劉海洋也沒有聯係,工作上的事情劉海洋都能擺平,他不想給周旭東打電話,周旭東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負責的人,隻要一見到劉海洋的電話,肯定心思就不在身體上了,這不利於周旭東老師身體恢複,所以劉海洋很少打電話,除非有極特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