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拓跋頊番外:幽泉沒疏影之歸路(下)(1 / 3)

“我真的沒有!”拓跋頊踉蹌兩步,腳一軟已跪倒在玉妃跟前,淚水已跌落塵埃,“我不會去斷阿墨的生路,不會!”

玉妃盯著這個跪在自己跟前無助哭泣的年輕男子,眼眸愈發幽深如井,像隔幾世塵煙般看不到底。好久,她才道:“我兩天沒能睡了。一閉眼,就看到阿墨。她頭戴金光燦爛的鳳冠,身穿一身大紅繡金的嫁衣,一個人坐在空曠的陵墓裏,望著黑黝黝的山壁。我一遍遍地叫她,阿墨,阿墨,阿墨……可她聽不到,依然一個人孤零零地坐著,不言不笑,不哭不鬧,像個死人一般……”

“啊……”

拓跋頊忽然發出了垂死野獸般慘烈的嚎叫,揪了自己的頭發,發瘋般奔了出去。

直奔簡陵。

玉妃望著他的背影,顫抖的手掩住唇,不知忍了多久的淚水,簌簌而落,迅速打濕了灰布僧衣。

紅塵萬丈,前塵冤孽,她一直在逃。

竟逃不開。

竟逃不開!

當年梁昭帝蕭彥說過,簡陵將用來安葬齊幽帝和當時的惠王蕭寶溶。因此簡陵的石門雖緊閉,但這些年一直留有可以打開的機關,並有著鎮守的齊兵。

如今,鎮守的齊兵早已不見,機關早已毀去,厚重的石門四周均用鐵水澆鑄密封。

失勢的玉妃無法打開簡陵,但對一國之君的拓跋頊來說,卻是易如反掌。

兩包炸藥引爆,山石亂濺中,萬金之軀的魏帝拓跋頊已在近衛的驚呼中衝入陵中。

“阿墨!阿墨!阿墨……”

他慌亂地大聲叫著,山石滾落的隆隆聲漸漸消逝,那聲聲焦急的呼喚便漸漸清晰,一遍遍地回蕩在依然顯然空曠的陵墓中。

回答他的,是身後近衛們讓陛下保重的請求,以及淅瀝瀝流動的溪泉聲。

這陵墓在蕭寶墨手掌重權時修建,四周都鑲有寶珠,瑩瑩的光芒幽暗慘白,卻足以視物。

以前的雜物和石堆早已除去,陵墓中很是平整,一眼望去,除了些隨葬器皿,再不見一個人影。

越過橫跨溪上的石橋,便是修葺好的兩間主墓室。上首一間的壁上,刻有齊國重臣的墓誌銘,封死的墓門積了一層的灰,一看便知是齊幽帝蕭寶雋的墓室。

而另一間,拓跋頊輕輕一扳機關,門竟開了,珠玉的柔和光亮頃刻耀亮了他的慘白麵容。

墓室頂部繪著江南三千裏錦繡河山,嫵媚含情;四壁則是迷樓畫棟,美不勝收。珠玉如星鬥般鑲嵌散落,更讓空曠的墓室平添了一份風流優雅。

如果不是正中那副棺槨,拓跋頊可能會疑心,自己是不是不小心,走到了某位江南名士的隱居之地。

棺槨是釘死的,幾名近衛費了好一番手腳,才將鋼釘除下。拓跋頊十指顫抖,狠狠推開外槨。

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明珠玉璧,俱是蕭寶溶的愛物,堆滿了外槨與內棺之間。

拓跋頊盯著那堆寶物喘著氣,猛地伸出手,將棺上的物品瘋了般往外甩著,露出內裏金絲楠木的內棺。

或許棺木太大不易逃離寧都吧?這具棺木質地雖是絕佳,可比一般棺木還要小些,絕計容不下兩人躺著。

拓跋頊蒼白的手指在自己情敵的棺木上遊移哆嗦著,喉間滾動的氣團和胸中燃燒的淒愴讓他喘不過氣來,張著淡色的唇,努力呼吸著,終於下定決心,打算令人開棺查看時,忽然聽到了外麵傳來的一聲慘厲的驚叫。

“阿墨!”

是玉妃的聲音,長長的泣音顫動著,枯葉般抖索在空氣中,久久地回旋著。

拓跋頊身軀一震,屏住了呼吸,立刻轉身向外衝去。

玉妃正奮力掙開試圖拉住她的侍衛的手,發出淒絕的叫喊,匆促地踩入溪水中,試圖夠著水麵上飄浮的一樣東西。

拓跋頊扶著漢白玉的橋欄定了定神,看清那樣東西是什麼,身體一晃,差點一頭栽小溪水去。

那是一根長長的披帛,清淡的水碧色,被一塊水中的石塊掛住,水草般飄在溪水上,搖曳中仿佛快要和溪水融於一處,不細看,再看不出。

玉妃已將那披帛夠著,抓在手中,卻似再也站不住,直往溪水中軟倒下去。虧得一旁隨行的魏帝近衛留心著,急忙踏著水將她拉回岸上。

拓跋頊奔過去時,她已整個人如棉花般癱軟下去,濕淋淋的衣衫粘裹著突然失了所有力量的軀體,素潔的灰色轉作了死寂的深褐,向來清脆悅耳從容不迫的聲線,迸出了撕心裂肺的痛哭。

她手中的披帛,式樣雖是簡潔,做工卻是精致。大簇的蘭草暗紋中,錯落地繡了幾枚綠萼梅。纖薄的花瓣姿態嬌嫩,經水後如盈淚眼,竟是無語淒涼,似覺得出其孤恨清香,幽幽如訴。

縱然拓跋頊和阿墨見麵的次數不多,也能一眼辨出,這是阿墨之物。

她處世謹慎,身畔向來從者如雲,何況墓室中並無大風,這繞肩而過的長長披帛,又怎會掉落水中?

僵硬地扭轉頭,拓跋頊死死地盯住那一汪溪泉,清好的麵龐倒映上水麵上,怪異地扭曲著,似隨時會被洶湧的暗流擊碎衝走。

而那溪水也仿佛越漫越高,漸漸漫過腳背,漫過膝蓋,漫過腰部,漫入胸口……漸漸連頭腦都被淹入,冷得骨髓都在顫抖,呼吸早在不知不覺間屏住,一如當日從簡陵中潛水逃去時的憋悶。

可那時,至少他的心還是熱的,心底的那一方希望,是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