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1 / 3)

1心鎖

誰都有不小心的時候,老張出門倒水,隨手一帶,門“砰”的一下鎖住了。

他拎著臉盆,站在門邊發愣。熱心的鄰居湧來,想盡了辦法,結果還是

“沒門兒”。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裏眨眼,忽然她笑起來,擠到老張跟前向他神秘地說著什麼,眼神一個勁地向南院飛。老張愁眉逐漸舒展,卻又顯得很為難。大姑擺擺手,叫上了幾個小夥子連請帶拽地拉來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幾年因偷盜,在勞教所呆了一年多。現在,他成天不言不語,悶著頭在廠裏幹活,誰也沒再聽說過他再幹那號事。平時人們很難想起他來,似乎院裏根本就沒這個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們推到了門前,大姑臉上浮著尷尬的笑容,拉著她連說帶比劃;老張笨拙得拿著根煙一個勁地往嘴裏塞。他們極力慫恿小川打開這把鎖。

小川臉有些發紅,鼻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他低著頭,手抄在口袋裏,緊抿著嘴唇,一隻腳在地上來回的蹭著,鄰居們期待著,好奇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一下子周圍變得異常安靜。

他像是下了決心似的慢慢抬起頭,臉上皺起一種古怪的表情,想笑一笑,卻又笑不起來。他用手試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鄰居要了一根舊鋸條。

他緩緩舉起手,仿佛提著根千斤重的東西。人們注意地望著他的一舉一動,後麵的人起勁地往裏擠、往上踮腳……他忽然閉上了眼睛,將鋸條順著門縫往裏那麼一插,誰都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呢,老張的門開了!

一片說不清是什麼意思的“嘖嘖”聲從人們嘴裏發出來。小川撥開人群低著頭往南院走去,我看見大姑目光深意地向人們掃了一圈,隨後她疾步跟上小川,滿麵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經心地問:“雙保險的鎖你也能開嗎?”

小川站住了,一雙眼突然變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徹人心的目光遲鈍地盯住了大姑僵住了的笑臉,又緩緩掃過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著發出一聲低沉的冷笑。

“當”的一聲,鋼鋸條在他手中折成兩截。他用盡全力把它扔到遠遠的陰溝邊,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又汙穢的東西。這一瞬間,我發現他的手指閃著一星紅色的光點。

我的心驟然縮緊了,幾乎是跑著回到了家中,似乎覺得自己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張家都換上了雙保險鎖。

這也是從以前留存的資料中尋得的,是一篇微型小說,資料中沒有記載作者的名字,很遺憾。《鎖》裏的某些場麵描寫得過於細膩、繁瑣了,讀起來有一種很澀、很硬的味道,但它所揭示的道理卻絕不普通。

居室裏的“鎖”是很容易打開的,可人心裏的“鎖”呢,要用什麼才能打開?我能理解小川心裏的淒涼,他之前的事是不夠光彩,但他現在還有將來都願意本本分分地做人啊,為什麼還要讓他承受周圍懷疑的目光?他知道,如果他幫了這個忙,人們可能還會像提防“賊”一樣地提防自己,但他還是冒險地信了他們一次,可結果卻讓人如此的心灰意冷!

給別人應有的信任,這是對人也對己最起碼的尊重,隻有釋放心靈之鎖,我們才能獲得更廣闊的天地。

2壓力之下

理查德德·拉紮魯斯(心理壓力研究的權威之一)給心理壓力下的定義是:“心理壓力是當事人和環境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是當事人認為自身負擔過重或超過本身負荷並危及到自身的幸福滿足時的一種狀態。”受壓後最常見的心理反映不僅是身心受到了影響,還包括情緒的不良變化,如變得異常激動或是具有攻擊性;對個人儀表、其它人或從前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無法做出決斷;具有悲哀、內疚、疲乏、冷漠、強烈的不快和失落感;對自己喪失信心,通常伴隨缺乏自我認同感。

也正因如此,“如果我們因什麼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擾我們的不是這一事物,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判斷。而清除這一判斷是在我們力量範圍之內的。但如果在我們自己的意向裏有什麼東西給我們痛苦,那麼誰阻止我們改正自己的意見呢?”所以,我們是可以自己解決內在的負擔的。麵對壓力,可試一試如下積極的態度和行動:

>做你自己。不必強迫自己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所謂“別人”,包括丈夫、妻子、親戚、朋友、老板、同事及客戶等。強迫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就像得了精神厭食症。當你把自己壓縮在一個既定的小框框時,你的目光將隻集中在假想的虛胖上,使你一心一意想消除它們。

>忘掉過去。就算不是為了能更成功,而是你想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過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你的行為模式,然後,再比較改變前後的差異。哲人說,“在同一祭壇上的大量乳香:一滴是先前落下的,一滴是後來落下的;而這並不使他們有何區別。”所以,收獲不計早晚,我們要有耐心。

>為自己畫像。“你”是最重要的關鍵,沒有必要做別人的影子。不要再想你“應該”怎麼樣;相反地,你可以從心裏勾勒出自己最好的一麵,並讓這些最好的本質幫助你達到人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