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隘口阻擊戰(下)(1 / 2)

r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裏士多德

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掩蓋了一切,每個人都感覺到震耳欲聾,燥熱和震動讓所有人不安。

柯羅姆貝茨上校挨了李奇微的訓斥,並且得到了一個十分糟糕的消息,增援砥平裏的三十八團級戰鬥隊遭遇誌願軍的頑強阻擊,另外一路增援的英第二十七旅幾乎是出工不出力,現在一切的希望全部壓在了騎兵五團身上。

望著冒著滾滾濃煙的山頭,重型轟炸機剛剛投下了白磷彈,柯羅姆貝茨上校氣的想罵娘,誰沒遭到中國 軍隊的阻擊?第三十八團級戰鬥隊和英二十七旅遭遇阻擊無法增援,自己就能增援了?

如同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的柯羅姆貝茨上校有苦難言,於是柯羅姆貝茨上校親自製定的戰術就是集中全部的坦克,放棄所有輪式車輛,步兵直接搭載在坦克上麵。

“快速突擊!”這種戰術在二戰期間蘇軍的裝甲部隊曾經大量使用,美軍也曾經使用過,步兵伴隨坦克一同突破敵人的防線,相互支援,柯羅姆貝茨上校顯然沒注意到這種戰術往往意味著協同作戰的步兵傷亡慘重。

坦克能抵禦大口徑機槍的射擊,但是上麵的步兵卻是血肉之軀,一旦遭到火力打擊步兵必須跳下坦克,否則坦克轉動炮塔會給步兵造成巨大傷害,如果遭到反坦克武器的射擊,隨行的步兵基本毫無生還的可能性。

但是,柯羅姆貝茨上校要求D連的士兵要勇敢的站在坦克上麵,用他們手中的武器去還擊,坦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停下來,如果其中有被擊毀或者被地雷炸斷履帶的情況出現,要果斷放棄救援。

D連的威爾上尉並不是這支快速增援部隊的指揮官,柯羅姆貝茨上校親自帶隊不惜一切代價增援砥平裏。

馬山這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點成為了砥平裏中美雙方爭奪的焦點,因為那裏是誌願軍唯一固守住嵌入美軍環形防禦體係的一個點,而且還是製高點,砥平裏是一個盆一樣的窪地,東側無名高地與馬山兩個製高點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丟掉這裏,誌願軍就等於丟掉了夜間的攻擊發起陣地,重新奪回馬山對於誌願軍來說是無法承受的,而且時間也不允許進攻部隊重新奪回馬山再向砥平裏發起攻擊。

美軍出動了能夠出動的所有空中力量,來自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空軍的各型號攻擊機和戰鬥機不停的盤旋在砥平裏的上空,向任何可能有中國 軍隊隱藏或者占據的陣地投擲航彈,從日本飛來的重型轟炸機將幾十噸的航彈排山倒海一般的丟向地麵,幾公裏長的地域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砥平裏的空氣中彌漫的屍體燒烤的焦臭味道,有的屍體不止一次被凝固汽油彈焚燒過。陣地上的美國人和法國人瞪著通紅的眼睛等待著誌願軍的進攻。

此前的血戰足足進行了十個小時,麵對悍不畏死的中國 軍人美軍官兵感到了恐懼,彈藥的消耗十分驚人,而且第二十三團級戰鬥隊的指揮官弗裏曼上校被迫擊炮彈片擊中腿部,顯然厄運並未過去,弗裏曼上校又一次被流彈集中。

之前拒絕直升機把他運往後方的建議被重提,一架直升機冒險抵達砥平裏,為弗裏曼上校送來了急需的藥品和血漿。

防禦圈周圍非常寂靜,沒有人想說話,隻有法國人點了幾堆篝火,很快遭到了誌願軍精準的迫擊炮打擊,於是法軍得不下令把火堆滅掉。

弗裏曼上校紮著繃帶巡視各營陣地,鼓勵部下繼續努力。他所得到的偵察機報告說,周圍有大批敵軍在榴彈炮射程以外集結。

弗裏曼上校直接越級向李奇微報告,中國 軍隊白天也開始進攻了,顯然中國人的耐心已經耗光了,防禦陣地遭到一次非常猛烈的炮火轟擊,這是敵軍孤注一擲的猛攻的前奏。陣地上的大部分工事用枕木沙袋作了頂蓋,但是炮彈直接命中仍舊能造成死傷。

弗裏曼上校被直升機運走,愛德華中校接替了他的指揮職務,望著飛離的直升機,愛德華中校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要是受傷的是我該多好啊!

柯羅姆貝茨上校指揮的坦克快速縱隊不顧兩側高地上誌願軍的射擊,連續穿過誌願軍幾道阻擊防線。

為了阻敵增援,誌願軍甚至高舉著木架支撐 的炸藥包衝向美軍的坦克,一次不行就衝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把坦克的履帶炸斷。

但是美軍的坦克並未因此停留下來,他們直接拋棄了被炸斷履帶的坦克和隨行的步兵,不顧一切的向前衝。

一些聰明的美軍士兵用繩子把自己固定在坦克炮塔的環形扶手上,以免自己掉下坦克陷入中國 軍隊的包圍。

當美軍的坦克出現在楚鋒的視野中,楚鋒意識到了美國人似乎也拚了,一方是不惜一切代價增援砥平裏,一方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