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北伐如火如荼的當口,這篇文章非常的不合時宜,難免被人抨擊。
這應該就是創造社分裂的開端。
林子軒把鬱達浮拉去英國,是想讓他暫時遠離這個輿論漩渦,等事情平息下來再說。
他欣賞鬱達浮的直言不諱,因為他自己做不到如此毫無顧忌,如此不虛偽。
林子軒清楚自己無法成為魯訊和鬱達浮那樣的人,但不妨礙他保護鬱達浮。
進入三月份,戰爭進入最後的階段,北伐軍分三路進攻上海和鬆江,由宜興包抄蘇州,由寧波奪取浦東。
租界拉起鐵絲網,全麵封閉,隻留有幾條通道,沒有通行證嚴禁進出。
3月12日,上海各團體舉行臨時市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臨時執行委員會。
提出組織市民代表會議,受國民政府節製,接收上海政權,建設民選市政府。
3月21日,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暴動,北伐軍進駐上海。
3月22日,下午2時,西門公共體育場舉行上海市民歡迎北伐軍大會,50萬人出席。
至此,這場在上海周邊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上海的出版行業做好了準備,在3月29日帶著大批圖書前往英國進行文化交流活動。
正是在這一天,宋子聞來到了上海。
他來上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江浙財團的主意,說白了就是向銀行要錢,充作軍餉。
林子軒臨走前和宋子聞見了一麵,把整理好的有關美國經濟危機的資料交給他。
宋子聞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還在華爾街的銀行裏工作過,他翻看了之後就明白了林子軒的打算,不由得瞪著林子軒。
意思很明顯,你是開玩笑的吧?
林子軒很認真的和這位廣州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解釋了一遍,他讓宋子聞先看資料,等他從英國回來再說。
要不要做這趟大買賣還要看宋子聞的決定,如果宋子聞不做,他就自己單幹。
“你準備出多少?”宋子聞詢問道。
“一百萬。”林子軒說了一個較為保守的數字。
這是他預備在1929年投入美國股市的資金。
當然,如果有國家的力量在後麵支撐,他不介意投入更多,這可是高額回報的投資。
宋子聞沉默下來,他原本以為林子軒是開玩笑,但看起來不像,他們都是有身份的人,不會無聊到拿這種事開玩笑。
也就是說,林子軒對美國經濟發生危機有極大的把握。
他這才想起林子軒和他一樣,都是經濟專業畢業,隻是平時被文學家的光環給掩蓋了。
但他不會聽信林子軒的一麵之詞,他需要認真的研究其中的可行性,畢竟這件事牽涉到兩個國家的經濟,要慎之又慎。
不過,作為一位經濟專業的高才生,想象著用一個國家的資金衝擊另一個國家的股市。
這種大手筆光是想想都激動不已。
林子軒倒沒有那麼激動,在後世新聞上他看到不少類似的例子。
金融大鱷索羅斯在1997年一手導演了亞洲金融危機,橫掃東南亞股市。
這一次,林子軒把目標瞄準了美國。